把握初中数学探究学习的有效“基点”

时间:2022-07-03 01:48:39

把握初中数学探究学习的有效“基点”

【摘要】 只有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才能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仍然存在“探而不究”的现象. 探究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有效“基点”.

【关键词】 初中数学;有效探究;基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置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起自身的探究能力. 这样,才能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的探究学习却存在“探而不究”的现象,仅仅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课程的理念贴在课堂教学的某一个环节之中. 探究能力从简单来说是指探寻和研究未知或者已知事物的能力,探究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成就的基础,探究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有效“基点”.

一、基于“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是将课堂放手给学生,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又陌生的尝试.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已经固化于被动接受,当教师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无从下手,第二反应就是没有探究兴趣. 而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指明道路,探究情境是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起点,有效的探究情境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学生的认识冲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启思”未知,为学生自主探究打基础.

例如,在“立方根”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已有立方的基础,所以我选择提出如下问题教学:大家都知道已知正方体的边长就能求出正方体的体积,那么,如果我们知道正方体的体积,是否也能反求出正方体的边长呢?接下来我给同学们出示了几个体积分别为:1立方米,8立方米,27立方米和n立方米的正方体. 学生们很容易计算出前两个的边长,但后两个却无法得出结果,引起学生的思考. 这就为他们接下来探究“立方根”打下了基础.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情境“启思”教学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产生知识冲突,激发出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于“动手操作”,设计探究活动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课堂必须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 要使课堂能展现出活力与激情,教师首先要树立起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意识,打破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道路上汲取知识. 因此,教师在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时,也必须考虑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对坐标平面内图形的变换规律进行探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操作活动. 首先,我让同学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的任意点放上一个小圆片,并写出这个小圆片所在位置的坐标;接着,让他们把这个小圆片以y轴为对称轴分别向左、右平移8个单位,并记录下平移后小圆片所在位置的坐标;最后,让他们把这个小圆片以x轴为对称轴分别向上、下平移6个单位,并记录下平移后小圆片所在位置的坐标. 这样,就有了五个坐标点,此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五个坐标点有什么特点,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自主探究出了平面坐标内的点与它平移h(h ≥ 0)个单位后所得图像的坐标的关系.

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数学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迁移归纳”,巩固探究成果

任何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巩固复习,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探究能力也不例外,正所谓温故方能知新. 并且,巩固阶段作为培养的总结和深化阶段,更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汗水和努力. 因此,在巩固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归纳,在迁移归纳过程中提升探究方法,达到培养探究能力的目的.

1. 还原生活,拓展探究范畴

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生活,那就不再是知识.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教师除了要将知识教给学生,还应将怎样使用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牢记知识. 例如,在教学完“普查与抽样调查”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些题目:① 调查自己小区初中生的数量;② 调查附近公园30天进园人数等. 通过让学生处理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很自然地就学会了将课堂上习得的数学探究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2. 归纳整理,提炼探究方法

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能够将所学知识整合归纳,在整合归纳中反思出新的知识. 探究性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知识,所以同样需要通过一定的题目引导学生对习得的探究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小结,从而达到质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完“相似图形”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如下问题进行归纳反思:我们是如何定义相似图形的?在相似图形的判断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相似图形的实际意义有哪些?

总之,初中数学教育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抓住这个阶段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但是,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更新老旧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从情境、建模、巩固三个阶段入手,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意识,从而达到培养探究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红红.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初中数学教学. 考试周刊, 2012(75).

[2]潘久清.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利用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中学数学,2012(24).

[3]刘荣.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中学时代 ,2012 (16).

上一篇:《外国小说欣赏》中现代派小说的审美教学策略...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