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

时间:2022-07-03 01:04:47

论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

摘要:正确理解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对完善高校目标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本文从高校制度管理与高校目标管理的区别与联系、高校制度管理是目标管理的约束和保障、高校目标管理对制度管理的补充和促进、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统一这四个方面对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有机结合,才能促进高校稳步而快速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高校;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辩证关系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学校管理过程当中都引进了目标管理方式和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然而,高校目标管理在实践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和员工在办事过程当中,过多地强调了目标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特点,而忽略了高校制度管理。这实际上是对高校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采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对高校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进行分析。

一、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涵义

要深入分析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弄清楚高校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1、高校目标管理概念及特点

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由此拉开了目标管理的序幕,首先是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后得到迅速地推广,它被认为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西方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将目标管理引入到教育领域,我国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些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目标管理,管理者运用目标管理思想来指导管理实践。所谓高校目标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发展总目标和实际情况,通过与广大教职员工的有效沟通,制定学校、集体和个人在一定周期内既科学又合适的目标,以教职员工为中心,以工作业绩和成果来衡量和评价目标完成情况的管理方法。

其特点主要有:一是以人为本。在目标的制定过程当中,高校管理者不断地与教职员工进行沟通,以达到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统一,以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在目标的实施过程当中,在一定范围内给予个人最大的权力和空间,尽可能地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目标的评价和考核过程当中,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价和考核,以工作业绩和成果作为主要依据,一视同仁,不徇私情。二是强调自我管理。目标管理俗称责任制,高校目标管理过程当中,各二级学院和行政单位对本单位负责,各教职员工对个人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各二级单位和教职员工为了实现制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监督和修正本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三是重视工作成绩和自我评价。高校目标管理十分重视个人的工作成绩和成果,并以此作为考核和进一步改正的依据。同时,目标管理过程当中也强调个人需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价,改进不足,提高工作效益。

2、高校制度管理及特点

制度管理就是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程序标准等,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式化管理。制度管理运用领域十分广泛,从国际组织、国家到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以使用。现代大学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别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大学制度。所谓高校制度管理就是高校管理者依法制定和完善办学章程,并且以其为统领,在教学、科研、人事、学生、后勤等各个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一切运作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执章必严。

其特点主要有:一是以政策法规为依据。高校制度管理是建立在制度制定和实施基础之上的,体现了组织和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制度一旦制定实施就不允许单位或个人进行随意的更改。二是约束力强。高校制度是高校的教职工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对教职员工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都有明确的说明。教职员工开展工作都要依据高校的规章制度,一旦违背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三是程序性明显。高校制度本身有较强的程序性,工作职责和工作基本方式基本确定,不对事不对人,不体现个体差异,只针对相应的工作岗位。

二、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辩证关系

在当今高校的发展中,引入目标管理所取得的成效日益明显,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却不能忽视高校管理制度的建设,更不能用目标管理来取代制度管理,而是应该在运用目标管理的同时脚踏实地地抓好制度建设,只有把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刚柔并济,才能相辅相成,使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1、高校制度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对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高校制度管理与目标管理也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联系在于:都要遵守高校发展和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都是为实现高校发展总目标服务的,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发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服务于社会;都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

高校制度管理与高校目标管理的区别在于:一是中心不同。高校制度管理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对物对岗,强调管理的模式化、程式化和规范性,约束和限制了高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标管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学生和教职工的发展为本,重视师生发展的需求。二是依据不同。高校制度管理依据依法治校的需求,严格按照教育法规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权力范围不同。制度管理体现的是权力集中,维护高校管理者的权威,按照其命令和要求进行工作;而目标管理则体现的是权力下放,给予教职工一定的权力,让其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从而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2、高校制度管理是目标管理的约束和保障

党的十以来,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这些都离不开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法制化进程,以及规章制度得到较好地执行。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由此可见,制度在社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高校发展也不例外。高校目标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趋势,在高校管理和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点。首先,高校目标管理其核心是教职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前提是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其次,现实中的人比较复杂,其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不能保证在一定权利范围内能激发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对于不善于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人,目标管理可能会造成其自由散漫。而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制度管理强有力的约束、保障作用,为高校目标管理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高校目标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理念或口号层面,从某种角度来看,高校制度建设也是目标管理的一部分。要想切实贯彻高校目标管理,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在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上下功夫。如在薪酬分配制度下实现“以人为本”,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3、高校目标管理是对制度管理的补充和促进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管理的指南、高校的办学理念。高校制度管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第一,高校制度建设需要根据社会环境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总是落后于现实情况;第二,制度的制定十分严密,但也不可能做到细致入微,也不可能从方方面面指导和限制个人的行为,都是有可能被钻空子,法律法规尚且如此,更何况学校的规章制度;第三,高校制度管理压抑了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职工处在消极被动的状态。高校目标管理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弥补制度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将制度的制定内化为教职工自觉的行为,甚至是教职工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从而不断促进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建设。

4、高校目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统一

高校的良好发展需要制度管理的刚性与目标管理的柔性有机地结合统一,缺一不可。一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组织的地方就一定需要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另一方面,社会和高校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和需求无处不在,人的潜力也是巨大的。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各有优势,但却不能相互取代,而是将其优劣势互补,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结果。具有客观规律性的规章制度,如高校教职工考勤制度、请假制度、教师上课规范等,这些制度受到上级管理部门或相应法律法规的管理规定,是对教职工工作基本方式的监督和约束,有利于对教职工进行鞭策,不适合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科研奖励办法、教学考评、教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是可以为了达到学校相应的总目标而进行协调沟通来进行制定的规章制度。所有的规章制度最终都要依靠人去执行,如果规章制度与人的观念形成了抵触和对立,再好的规章制度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可见,目标管理依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制度管理又需要教职工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从而制定更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教职工个人发展的规章制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各有各自运用的范畴和领域,教育规律和当前社会大环境、大趋势要求的范畴不容协商,需要制度管理来进行刚性约束;教职工积极思考和工作的领域运用目标管理来进行激励,满足其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发展需要用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这两条腿走路,不可偏颇,只有强调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内在统一,将制度建设融入到目标管理中,力求把两种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代霞、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

[2] 黄德良:人本行政管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娟: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1).

上一篇:试论藏族学生L3习得过程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下一篇: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