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时间:2022-07-03 01:01:34

探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开始迅猛的发展,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它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对于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它具有受影响因素多的特点。

1.2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

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事后表面上看质量尽管很好,但是这时可能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钢筋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诸如此类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终检时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来的,有时即使使用了检测仪器和工具,也不一定准确的发现问题。

1.3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音等方面的问题。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二是“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三是“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四是以预防、预控为主的原则,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五是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遵守国家的规范、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3.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3.1项目的实施者

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实施者,它包括:业主方、承(分)包商、供应商(材料、劳务等),所以,要全面衡量实施者的能力。

3.2材料的控制

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并能符合设计标准要求。严禁易污染易反应的材料混放。尤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合理选用,严禁混用、少用、多用。

3.3机械设备的控制

对施工方案中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施工设备,如需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应将其作为重点进行控制。

3.4施工方案

在选择施工方案时,对主要的施工项目要事先拟订几个可行的方案,找出主要矛盾,明确各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反复论证和比较,选出最佳方案。随着工程的进展,要不断细化和深化施工方案,使之更利于质量控制。

3.5施工环境

(1)自然及施工作业环境。编制施工方案时,应从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制定切实可行且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施工对策,并从实际条件出发做好冬雨期施工项目的安排和防范措施。

(2)施工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主要是指质量控制的内涵,它包括工程实施者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等,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时刻保证质量控制体系处于良好状态。

4.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4.1提高人的素质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的决策领导会决定整个工程的优劣水平,一项错误的决定会毁掉整个工程,因此项目经理必须加强在政治、相关核心技术以及项目管理三方面上学习,从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再把经验运用到实践中。

(2)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提高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的素质,加强施工质量的预控教育和素质教育,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因此,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从严格施工人员准入和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抓起。

4.2完善法规,建立合理监理制度

总体来说,当前的建筑工程相关质量法规还算完整,但是其威慑力度远远不足,这样必须把相关法规定性在权威性上,才能确保法规的完善执行,因为,现今大部分工程监理只是停留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在监理人员进行工程监督工作时,很多工程已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甚至很多监理人员不是项目工程施工相关专业出身,在工程监督工作中才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对工程的质量监督影响十分恶劣,十分有必要。

4.3完善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熟读图纸,加强图纸会审工作,消除设计隐患。对不便施工和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的设计方案及时提出,加以修改,以防止由于设计原因导致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把好图纸设计质量关是搞好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步。

(2)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工作,如何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课题。在编制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针对性问题,即要针对本工程建筑设计的技术特点、难点,地质勘探资料及现场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项目工程实际施工的可操作性统筹兼顾,全面、综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层层分解,合理计划,有条不紊的程序化管理。

(3)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把不合格原材料消灭在施工前。现在的建材市场良莠混杂,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选购尤为关键,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原材料、半成品等是构成工程施工的重要物质条件,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也就无法进行施工作业。

4.4全面提升意识,完善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通常是由整体施工人员施工质量意识来反映的。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质量意识的必要性,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的思想认识,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在工程施工中能否进行质量控制的客观条件,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进行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才能真正的贯彻实施保证质量控制。

5.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

工程项目开工前,质量监督部门根据业主向其申报的工程质量的监督申请,对施工建设单位的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检测等各方面逐一进行资格审查。监督各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监管体系。通过审查监督,使质量控制形成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的控制体系。同时对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其是否按照标准进行试验检测,检验频率是否满足,流程是否规范。

工程监理是依据合同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控制,监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应将监理工作作为重点,实行现场监督。监理人员除了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件进行审查,还要对其在岗情况、日志记录情况、旁站情况、签证情况等进行抽检,着重检查监理审批其开工、工序自检、中间交工、后台计量等资料。掌握质量动态的最有效办法是进行现场抽检,质监站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对易出现质量隐患或对质量有疑问的部位及时安排工地现场抽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监督工程师通知书》,责成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纠正,对严重影响建筑质量的责其停工整改,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参考文献】

[1]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19.

[2]罗新刚.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

上一篇:关于电网企业变电站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研究 下一篇: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