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让公益性彰显

时间:2022-07-03 12:31:22

医改让公益性彰显

医疗改革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三明市从2012年2月份以来,对全市县级以上22家公立医院在分配机制、补偿机制、考评机制、药品采购、医院管理、医保基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整体综合改革,经过两年的改革,初步实现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取得了“百姓可接受、财政要承担、基金可运行、医院可持续”多方共羸的成效。

一、三明市医改背景

(一)群众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

医院的医药收入年年大幅增长,2011年增长48%,大处方大检查让病人、财政承受不起,医院营运成本高医生实得绩效低。22家县级以上医院疗费用支出逐年增长2009年12.67亿元、2010年14.62亿元、2011年16.9亿元。

(二)医保基金收不抵支

2010年亏损1.44亿元、2011年亏损2.08亿元。因财政无力兜底,医保基金累计欠医院医药费1748.64万元。

二、医改的主要措施

2012年2月以来,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坚持“三个依靠”公立医疗机构硬件投入依靠政府、软件和日常管理依靠医院自身、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三医联动”( 医疗、医保、医药)促进“三个回归”,(医院回归到公益性、医生回归到看病的角色、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先后出台了30多份文件,全力推进综合改革,主要内容有5大主题22项措施:

(一)针对“看病贵”的问题,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1、在全市公立医院同步实行药品零差率药销改革

从2013年2月1日起,我市全面取消医院药品加成,实行县级以上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遏制药价虚高,减少药品浪费,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百姓负担。医院由此面减少的差价收入,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服务价格、医保付费、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消化等措施进行弥补。财政增加的补贴不与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差价直接挂钩,从而彻底切断通过多开药获得医院利益的链条。

2、实行医生(技师)年薪制

参考国际通常医生收入高于一般平均收入3-5倍的惯例,探索公立医院分配制度改革,在县级以上医院试行医生(技师)和临床药师年薪制,由市卫生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公务员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按照职称级别岗位,实行不同等级年薪,住院医师年薪10万、主治医师15万、副主任医师20万、主任医师25万元。提高医生的合法收入和待遇,让社会认可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劳动价值,遏制其卖药的冲动,从而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医生(技师)队伍的目的。让医生不开“回扣药”,只开“良心药”,从“售药员”回归到看病的角色。

3、实行药品限价采购改革

实行药品零差率,仅切断了药品与医院的利益链,药品虚高定价仍滑得到表除,医院仍在为药商赚取高额利润;实行医生年薪制虽然为医生不愿再开“黑心方”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因回扣的利益驱动而导致药品在数量上和价格上大量浪费问题。为此,我市按照“为用而购、去除灰色、价格真实”的原则,对药品实行限价采购改革,严格实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

4、实施重点药品监控

将福建省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目录中的129个品规(主要是辅、营养性、高回扣药品)。列为全市第一批重点跟踪监控品规(厂家)目录。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被发现有回扣品种的药品生产企业,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企业黑名单,取消该生产企业所有药品在三明市公立医疗机构的供货资格。同时,对为该品种承担配送任务的经营企业,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企业黑名单,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停止向该经营企业进货1-3年,从源头上遏制药品生产企业医药代表向医务人员行贿行为的发生,从而保护医务人员。

5、严格控制“大处方”“滥检查”行为

要求做到“三不用”“三不要”能用便宜的不用昂贵的;能用简单的不用复杂的;能用国产的不用进口的。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坚决不要检查;可开可不开的药品坚决不要开;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坚决不要收。严格控制医院门诊平均费用和出院病人平均费用;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月必须将抗菌药物用量前10名的品规及其医生在院务公开栏公布,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在前三名的抗菌药物给予暂停使用处理,对责任医生进行诫勉谈话。

6、严格监控医务人员执业行为

一是加强职务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以决策权、基建权、采购权、人事权、财务权等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医院领导干部和行政科室等管理行为的监控;二是以诊疗、用药、检查、收费等行为为重点,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三是开展供应商诚信度管理,防止商业贿赂;四是改进患者满意度调查,建设评价平台,健全评价制度,改进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内容、范围,主动接受患者监督,促进医患和谐。

(二)针对“看病难”问题,不断优化就医环境

1、建立医院周转金制度

从2012年5月起,从医保基金中预拨一个季度的资金作为各医疗单位的周转金,以减少参保病人预交金额。

2、打破县域就医壁垒

全市12个县(市、区)作为一个诊疗区域,整合全市医疗资源,方便病人看病;统一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统一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经办机构,方便群众报销。从2012年5月起,让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权,方便两县交界处的群众择近择优就医,节省往返费用。明确“三保”在全市范围内不分县内县外,同等级医院执行同等标准报销,让患者自由选择医院就医。

3、推进单病种付费改革,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单病种付费的核心理念是规范医疗行为,限制乱开药乱检查乱收费。在“全民医保”体系逐渐成型的阶段,以临床路径管理为切入点,控制医疗费用,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探索大病按病种付费,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重点方向。推行单病种付费,改按项目收费为按病种收费,切实提高了公立医院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群众得实惠

百姓看病费有不升反降,医院的医药总收入年年大幅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全市出院病人次均费用为5020.99元,2012年4964.64元,2013年4692.32元。我院(明溪县医院)2011年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为3471.41元,2012年3389.84元,2013年2826.31元。

(二)医生收入有较大的提高

全市22家医院的工资总额由2011年的2亿9千余万元,到2013年达7亿元净增加4亿多元,医务人员收入翻了一番。与2012年比我院(明溪县医院)主任医师平均年薪增7万元,副主任医师增5万元,主治2万元,主院医师1万元。

(三)医院实际收入增长较大

2011年医院可用医务性(诊疗、床位、手术、护理等自主性收入)收入8.69亿元,2012年9.73亿元,2013年达12.4亿元,同比增加2.67亿元,增长27.44%,我院医务性收入2012年1055.9万元, 2013年1496.52万元,可用资金增440万元。

(四)医院收入结构趋于合理

药品费用支出大幅度下降,2011年全市各家医院的平均药占比为48.53%2012年为39.38%2013年为28.21%,人均出院费用明显降低。2013年我院(明溪县医院)的出院病人数比2012年增加了421人,住院医药费收入减少了44.96万元,其中各类检查收入减少41万元、药品收入减少432.22万元,病人负担减轻,医院节余增长了近30%,医院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强。

(五)医保基金运行趋于平稳

由于抽调专门人员成立“稽查小组”,对定点医药机构进行日常巡查检查,重点核查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员“人证卡”使用、门诊病历书写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医药机构反馈和沟通,促进医药机构工作人员的医保行为规范。从2010年、2011年的亏损到2012年、2013年的有结余。

我国的这次新医改方案不仅给我国医保制度实现全民覆盖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前景,而且为我们设计了路线图,制定了时间表,提供了资金和制度上的必要保证。可以相信,新医改方案逐步让公益性彰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得以实现。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以它的公益性回归必将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从“界”到“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