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棚膜蔬菜发展扫描

时间:2022-07-03 05:36:18

德惠市棚膜蔬菜发展扫描

近年来,德惠市的棚膜经济工作在省市农委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总目标,按照“区域开发、产业配套、集群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路,朝着绿色、有机、内外市场相结合的方向加快特色产区建设,使全市的棚模经济走上了建基地、拓市场、打名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成为了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1.调结构,做大棚膜经济

为了将棚膜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市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棚膜经济在种植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1.1优化区域布局

从各乡镇(街)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实施分区规划,强化连片开发,实现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布海、菜园子、惠发、边岗、大房身、郭家、同太、达家沟、松花江、万宝等10个棚膜经济优势产业区,促进了区域种植业布局的优化和发展。菜园子镇大棚西红柿已经形成“千顷地、万栋棚、产值2亿元”的发展规模,棚膜经济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0%。布海镇棚膜瓜菜种植面积发展到45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0%,其中,温室大棚500公顷,地膜瓜菜4000公顷,实现产值1亿元,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

1.2建设示范园区

把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带动棚膜经济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加效益的有效载体。布海镇相继建成“鬼市”百栋大棚瓜菜、长山有机大棚蔬菜、升阳大棚蔬菜和德升、吉家露地蔬菜等多个棚膜瓜菜示范园区。菜园子镇投资500万元建设占地1000公顷的高标准蔬菜园中园,拥有大棚和温室10700栋,配套自动卷帘机、滴灌等设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年产蔬菜9万吨,销售收入3.24亿,纯收入2.26亿元。大房身镇的地膜烤烟园区面积发展到412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5%,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1.3提升产业层次

为拉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德惠市积极扶持、壮大产业关联度、辐射带动面广的棚膜经济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2008年,万宝、菜园子、同太、朱城子等乡镇的蔬菜加工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资扩产,万宝震撼绿色蔬菜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了绿色蔬菜种植基地。2009年,长春佳龙农牧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新建了年加工腌渍蔬菜3万吨的绿色蔬菜加工厂,预计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利税1000万元。

2.拓市场,做活棚膜经济

按照“搞活流通、拓宽渠道、活跃经济、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德惠市努力搭建市场销售平台,拉动棚膜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2.1建设产地专业市场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布海“鬼市”、菜园子西红柿、郭家葡萄、同太青椒、大房身黄瓜、松花江哈密瓜等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集贸市场为主体、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开放有序、物流畅通的市场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产地专业批发市场14个。布海“鬼市”紧靠102国道,原占地2万平方米,年交易瓜菜9万吨,销售额近亿元,产品远销黑龙江、河北、辽宁、天津等省市。“鬼市”的建立,不仅吸引了布海、同太等乡镇,而且吸引了周边县(市)的瓜菜到此销售。为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拉动功能,2006年投资650万元,使“鬼市”面积扩大到3.6万平方米,新建交易大厅8个,新建集信息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检测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一栋。扩建后的“鬼市”,年可交易瓜菜30万吨,交易额3亿元。

2.2创新农村经济组织

德惠市注重引导,大力扶持,强化服务,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以此带动棚膜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发展龙头企业拉动型、经济能人领办型、乡镇公司创办型、专业协会(研究会)、民营科技园区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283个,经纪人8000多人。布海镇政府组织成立了多个专业生产合作社,如长山党员蔬菜生产合作社、吉家村妇女蔬菜生产合作社等。鼓励“致富先锋”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合作社内统一生产计划、统一生产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采购和销售,每年向东北三省、河南、河北、北京、俄罗斯等地推销瓜菜10万吨,销售额达5000万元。

2.3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以广泛交流、增进合作、繁荣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拓宽棚膜经济产品销售渠道。1998年,德惠市首创并举办了中国吉林德惠绿色食品节,现已成功举办了六次。在2008年8月举办的第六届德惠绿色食品节上,共签约棚膜经济项目4个,引资额达到5.6亿元。并先后组团参加了长春、厦门、大连、齐齐哈尔、乌鲁木齐等地举办的农产品博览展洽会。通过发展会展经济,增进了对外交流,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德惠市瓜菜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棚膜经济的发展。

3.创精品,做强棚膜经济

当前农产品面临着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双重竞争,只有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努力打造拳头产品,才能占有市场,做强产业。为此,德惠市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不断在做大做强棚膜经济上下功夫。

3.1改善品种结构

以促进棚膜经济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引进名优新特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商品优质率。如菜园子镇引进推广了美国大红、以色列番茄、法国红利、红元帅等国内外高产优质西红柿品种。布海镇引进推广了西安绿茄、黑玛莉、黑星长茄等优质茄子品种,从中国农科院和四川引进的中椒、都椒系列辣椒品种8个,用于大棚生产,公顷产量达12万斤,每公顷收入近10万元。布海镇百栋温室大棚园区引进台湾玉露甜瓜新品种,每年5月初上市,11月末下市,每栋大棚可实现利润近10万元。

3.2加大科技投入

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每年培训棚膜经济从业人员8万多人次。重点推广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农产品储藏加工、农业环境保护、节水节肥、绿色无公害生产等棚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棚膜经济的科技含量。布海镇长山村仅推广香瓜嫁接一项技术,就可为瓜农增收100多万元。

3.3强化质量监管

把绿色、安全作为质量监管的首要任务,下大力气抓出成效。从市政府到农业局、乡(镇)、村,层层建立了领导组织,核心是“四长负责制”,就是主管农业副市长负责协调政策与资金,农业局局长主要负责技术服务与质量监控,各乡镇长主要负责规划面积的落实与服务,基地村的村长主要负责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同时,由市领导牵头,按品系分别建立标准化实施领导小组,强化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组织协调、合理规划、统筹运作和质量控制;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集中科技力量,成立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小组,采取科技人员分片包干的办法,强化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宣传培训和生产指导,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加强农业标准化检测体系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配备了专业检测设备和检验员,强化了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控。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每年争得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保障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3.4实施品牌战略

为提高德惠市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打造绿色品牌、无公害品牌和区域特色品牌,努力培育一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已有3大类32个棚膜经济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证书,有15个品种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认证。万宝镇的“震撼”绿色蔬菜、郭家镇的吉惠牌葡萄、菜园子镇的“德菜新”牌西红柿、布海镇的“德升”牌瓜菜、“鬼市”瓜菜等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

现在,德惠市的棚膜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和发达的县市(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名品不多,竞争能力不强。二是生产规模不大,生产总量不多,发展不够均衡。三是营销网络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营销手段相对滞后,“自产菜”的占有率还较低。

下一步,德惠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把棚膜经济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生产稳定发展、质量稳定提高、效益稳步增加”的思路,坚持打特色牌,走绿色路,全力推动棚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副业型向主业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点状型向片状型、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使棚膜经济尽快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一篇: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展望 下一篇:破解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建立行之有效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