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时间:2022-07-03 04:59:44

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确定要大力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大做强派出所,充分发挥其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作用,是公安工作适应社会变革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趋势。当前,公安工作的重心正在逐步向基层单位倾斜,而加强社区警务作为派出所基础性工作的构成要素和主要载体,成为公安工作改革的切入点和重中之重。

一、发展社区警务的重要意义

社区警务是指警方和社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建立并规范社区警务制度是我国警务改革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这种新型警务运作模式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社会渊源。公安机关早期就制定了专群结合的基本工作方针,警察驻区、守区有责、为民服务、群防群治一直是公安基层工作的传统模式。我国的社区警务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潮流中经历了由应运而生到停滞不前,再到多方借鉴、不断改进,最终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治安形势也愈加复杂化。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承担着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营建安定祥和的社会大环境和无数个治安良好、和谐有序的社区小环境,积小平安为大平安,就必须要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真正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努力构筑集打、防、管、控、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实施社区警务对于加快实施“四区”战略,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努力提高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努力打造“平安北辰”,是我区社区警务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自2003年以来,公安北辰分局按照市局的规划和部署,积极推行社区警务制度,已经在镇、街的居民区内建立社区警务室151所,警员151人。尽管如此,我们的社区警务制度还不够成熟,还应该加强对这一新型警务模式的调查研究,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完善我区的社区警务工作。

二、实施社区警务的基本模式

社区警务具有灵活性、多元化的特征,可以(来源:文秘站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进行合理的调整,而不应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结合我区实际,新时期社区警务的运行模式应包括:

(一)建立现代化社区警务室,用先进设备武装社区民警。社区警务室是公安机关面向群众的最近窗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枢纽。为此,要本着便于服务群众、利于提高警务效能的原则来筹建。首先,将社区警务室纳入社区居(村)委会办公用房整体建设。解决社区民警办公用房问题。其次,以实现警务信息网络化、数字化为目标,逐步配齐配强社区警务室的硬件设施和民警装备。目前,已计划开发社区警务网络软件系统,为各派出所的每个警区(4至5个社区组成一个警区)配备一台警务专用电脑,为每名社区民警配备警务通、350兆手持电台和警用交通工具等办公设备。

(二)合理配置社区民警。逐步实现“一警多能”。目前我区实有人口已超过43万人,分局所属社区民警共151人,基本实现了“一区一警”,符合公安部规定的社区警力配置标准。在警力仍然不足的条件下,“一区一警”的格局向我们提出了“一警多能”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向素质要警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既专且能的社区警务队伍。

(三)按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原则,明确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社区民警的职责和任务,即扎根社区、深入群众,以调查熟悉人口和开展辖区巡逻为主要勤务方式,广泛开展情报信息收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等工作。这就要求社区民警既要提高对本辖区人口的熟悉程度。又要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形象分;既要突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执法职能,又要体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职能;既不能放松对辖区人口、地理位置等社区静态的控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又要通过巡逻、收集各类情报信息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动态的控制,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的过程中、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以增强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发展和谐的社区警民互动关系。处理好警民关系是顺利开展各项警务工作的前提条件。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线,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优良传统为我国推行社区警务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社会成员构成和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公安机关的任务日益艰巨,工作模式已经由静态管理向动态控制过渡。在转型过程中,非社区性质的临时任务多了(如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大型文体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外宾的警卫、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等),民警与社区居民互相了解协助的机会少了,群众投身公共安全防范的热情减退了,出现了做群众工作难的被动局面。新时期社区警务制度着眼于于解决民警下片难的问题,提出了扎根社区、深入群众的要求,目的就在于重建警民鱼水情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警民联防、和谐互动的效应。社区民警通过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树立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引导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公益责任感,通过发动和组织居委会、治保会、联防队、“4050”和辅警人员参与社区防控工作,弥补警力不足的缺陷,努力建设一个警民双方为营造安全社区而共同努力的大好局面。

三、推动社区警务建立健全运行、考核、保障机制

(一)警务运行机制。以为 人民服务、保一方平安为宗旨,建立高效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一方面要从体制上保障社区民警能够“下沉”,真正把社区当作自己的“责任田”,把社区警务室当作自己的“根据地”。为此我们采取了加大派出所治安警力投入和加强内勤工作以及最大限度地为社区民警减负降压的措施,改变了社区民警接手的治安纠纷调解、治安案件查处等非社区警务工作络绎不绝,民警疲于应付的的局面,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落实了责任区民警每周至少30个小时的下片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实行社区警务弹性勤务制,在时间分配、工作安排等方面给社区民警留有自主安排的余地,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丰富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克服懒惰麻痹思想,避免守株待兔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服务群众、打击违法犯罪、创建平安社区的热情,使基础工作越做越扎实。

(二)警务考核机制。以提高社区警务效能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警务考核机制。社区警务考核机制应坚持科学合理原则、简便实用原则、突出绩效原则和规范适应原则。考核标准一是有利于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规范化和良性循环;二是有利于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有利于增加警务工作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有利于实现警务效能的最大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警务保障机制。以加快社区警务正规化建设为中心,建立健全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也就是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对社区警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人力方面,设置‘“一区一警”的格局显然是受当前警力资源所限制的一种过渡方式,社区警务具有纷繁复杂的特点,一个偌大的社区仅靠一人的力量来管理恐怕是不够的。要尽快实现“一区二警”、“一区多警”的构想,还需要加快精简机关、扩充基层的步伐。同时,要大力提倡和实践向素质要警力的思想,加强对社区民警队伍教育培训的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社区民警岗位练兵比武,以干代学,以学促干,要通过培训和磨练不断提高每名社区民警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财力方面,市局和分局要加大对基层派出所的资金投入,应本着经济实用原则将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兼顾提高社区民警的福利待遇。物力方面,在保障社区警卫室的必要设施和社区民警的必需装备不缩水、不落后的基础上,应着力开发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先进技术设备。

通过健全社区警务“三项”机制,逐步促使公安民警智高一等、技高一筹,有力地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和创建“平安北辰”的目标。

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努力构建平安北辰

上一篇:矿采区副区长个人先进事迹 下一篇:离退休工人工作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