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方法在计量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3 02:26:16

六西格玛方法在计量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六西格玛方法是建立在测量、试验和统计学基础上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实现六西格玛质量目标就是对实验室质量管理进行不断改进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着量化科学管理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六西格玛;计量实验室;精益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P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74-01

0 引 言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宗旨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测量标准及被检/被测件的受控程度,通过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制定质量体系文件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实验室检测的质量和能力。六西格玛作为一个高度有效的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提供了一系列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全球化产品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六西格玛方法为计量实验室贯彻其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营造科学、严谨、和谐的实验室文化氛围。

2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

2.1 基本原理

6(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即数理统计中的标准差,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着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在一百万个出错机会中不出现超过3.4个缺陷。6质量管理方法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来度量后,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2.2 改进模型

为了达到6,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DMAIC改进模型是6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和程序,主要用于改进现有过程,包括5个阶段:界定阶段、测量阶段、分析阶段、改进阶段及控制阶段。

界定阶段:确认使用方的关键需求并识别需要改进的产品或流程,确定要进行后续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的关键质量特性。

测量阶段:测量和评估现有过程,制定期望目标和绩效衡量标准,识别影响过程输出Y的输入X。

分析阶段:通过数据分析确定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

改进阶段:寻找最优改进方案,优化过程输出Y并消除或减小关键X的不良影响,使过程的缺陷或变异降至最低。

控制阶段:通过有效的监测方法,维持过程改进的成果并寻求进一步提高改进效果的持续改进方法。

3 计量实验室的六西格玛管理

3.1 应用于计量实验室的可能性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除应用于产品质量相关活动外,也可应用于各项工作质量的管理。同样也适用服务于计量实验室。六西格玛管理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其通过度量指标波动性或称为西格玛值来衡量工作质量水平,借QC小组活动经验与不足,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制度,共同推动质量绩效的改善。以委托方为中心,一切为委托方服务的理念将进一步深化。

3.2 存在的差距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要求实验室改善原有一些质量管理习惯,增强指标度量的意识,善于发现和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度量和改进。质量管理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以前计量实验室多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事后检验为主要特征,目前推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重视标准化,但对质量指标的持续改进不够重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要对关键因素进行长期控制并采取措施以维持改进结果。定期监测可能影响数据的变量和因素,制定计划时所未曾预料的事情。在此阶段,要应用适当的质量原则和技术方法,关注改进对象数据,对关键变量进行控制,制定过程控制计划,修订标准操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建立测量体系,监控工作流程,并制定一些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3.3 六西格玛改进

(1)界定阶段

在质量管理工作八项原则中,第一项便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直接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转化并得到满足,因此其具有方向性。对于计量实验室而言“顾客”就是“委托方”,即要实施“以委托方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增强为委托方服务的意识,规范对委托方的服务,保护委托方的利益。

(2)测量阶段

测量阶段是DMAIC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既是界定阶段的后续活动,也是连接分析阶段的桥梁。测量阶段首先应绘制流程图。通过绘制流程图,可清楚地了解计量工作的执行过程和影响工作效能的一些因素。

(3)分析阶段

实验室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通过测量阶段分析出的影响因素为数据分析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委托方满意;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供方;质量经济性。

(4)改进阶段

改进阶段的目标是形成针对根本原因的最佳解决方案,并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流程执行人员分别针对每个关键问题的相应关键原因,然后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方案的评价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对每个改进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分数的高低来确定改进实施方案。根据评价分值的高低最终确定的改进实施方案。

(5)控制阶段

控制阶段是六西格玛项目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收集流程数据,通过控制图、防差错系统等方法监控改进后的成果,并实施控制计划以确保改进后的成果。在此阶段,不仅需要测量和监视结果,还要坚持以“零缺陷”的理念贯穿于生产过程中[3]。

4 结束语

六西格玛的应用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精益质量管理强调度量的作用,在六西格玛管理中常常提到:我们不重视我们不度量的东西,我们对不度量的东西不能有所作为。精益质量管理就是要促进实验室不断发现应该度量和改进的关键质量指标,通过系统方法实现持续改进。六西格玛管理代表了新世纪质量与生产力改进方法的发展方向,将对竞争力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相信今后实验室在不断完善目前GJB9001B-2009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学习那些成功推动六西格玛的企业的共性,逐步深化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念,计量实验室一定能实现减少偏差,提高过程能力的短期目标和达到六西格玛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桢,车建国.精益六西格玛:新竞争优势的来源[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5):321-325.

上一篇:高考英语四大攻坚策略助你“超常发挥” 下一篇: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技术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