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管与监管者声誉

时间:2022-07-03 01:59:20

银行业监管与监管者声誉

一、引言

银行体系本身的脆弱性使得银行业市场失灵现象甚为严重,政府通过提供银行监管,可以缓解不完全竞争所导致的高贷款利率、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还有外部性所引发的银行挤兑的蔓延以及监管中的“搭便车”现象,保证银行业安全稳定,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尽管银行业监管是必要的,但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商业银行和存款人如何相信这一公共产品确实能保证银行系统的有效运行,保护存款人利益呢?商业银行或者更倾向于回到19世纪的自由银行业时代;或者在既定的经济体制中不得不接受政府监管,存款人却可以选择不把钱存入银行,由此失去存在的基础;而借款人则可以选择不从银行融资,尽管这可能是最经济有效的融资渠道,也因此影响银行的持续发展。可见,无效的银行业监管甚至比不监管产生的问题更大。事实上,由于监管当局的目标函数与社会公众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可能存在不一致,并且监管过程中存在着包括信息不完备等外部条件约束,监管也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因此,监管者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面临着是否具有公信力的问题。本文将对监管者的声誉进行一般性的理论分析,试图回答为什么要关注银行业监管者声誉的问题。

二、声誉理论概述

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由于假定了信息完全和零交易费用,任何背叛的行为都能马上被察觉,因此,在竞争均衡的市场上不可能存在欺骗、不守信誉等行为。上个世纪中后期,随着对新古典理论的修正和与不完备市场相关理论的兴起,声誉问题相关的研究逐步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受到重视。

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中,声誉能够提高市场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声誉作为信息显示机制能够缓解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并作为一种隐性激励机制约束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

(一)信息显示功能

声誉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上同时充斥着质量好、质量中等和质量差的产品和服务,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只有卖者知道自己商品的质量好坏,而买者对此一无所知。产品价格成为购买决策的主要参考,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问题,劣币驱逐良币,质量好的商品并不能找到买家。于是,建立于过去长期交易基础上的声誉就成为另一个更有效的信号显示器。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企业建立起良好声誉,从而向市场发出信号以显示自身所出售的产品为高质量产品,与低质产品区分开来,进而促使买者做出购买决策;反之,买者可能做出不购买的决策。可见,声誉是一种反映行为人历史纪录与特征的信息,在市场交易中,信誉反映的是不可观察的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一个信号。有关声誉的信息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换、传播,形成声誉信息流、声誉信息系统及信誉信息网络,成为信息的显示机制。声誉信息的流动可以拓宽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范围,降低搜寻成本以及减少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有效限制了信息扭曲,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

(二)降低交易成本功能

声誉机制通过环境约束下的自我实施达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如果交易者获得的准租流的贴现值大于违反契约的短期所得,契约将得到实施,契约机会主义行为将不会发生。这种状况使得契约关系处于自我实施范围之内,其中声誉起了很大的作用。声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声誉是个人与环境达到一致的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工具,它以“说真话”的形式出现,减少了信息搜集、信号显示、信息甄别、合约签订从而达成“合作”的信息费用与谈判费用;第二,声誉是保证合约实施的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工具,它以“做实事”的形式出现,从而减少了合约实施和行为监督的履约成本及考核成本(Sauermann,1978);第三,声誉使得长期契约代替短期契约成为可能。经济主体的声誉可以使其他市场参与者对它的行为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预期,别人可以从他的行动中判断其履约的能力,并由此决定是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了谈判的次数和签约的频率,这也促使了谈判成本和签约成本减少。

(三)隐性激励功能

Fama(1980)认为,声誉是一种隐性激励机制,声誉的存在使经济主体愿意放弃短期利益以维持长期的交易关系。Holmstrom(1982)论证了在关系中,声誉可以作为显性激励的替代来约束和激励人行为,降低成本,这为声誉在激励方面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个具有良好声誉的市场主体容易获得人们的信任,也容易与其他经济主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和交易关系,从而带来长远的利益。当交易一方违背了关系契约所作的承诺并被发现,就会导致声誉受损,因此失去“声誉租金”。从处罚机制看,合作的另一方会终止与他的合作关系,或者违约的一方被排除在特定的社会组织活动之外。因此,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声誉与其拥有者未来收益流密切相关,声誉投资可以带来“声誉租金”,并激励长期利益的参与者之间建立信用关系,避免机会主义,因为合作的收入流足以支撑交易主体放弃采取欺骗行为获得短期利益的企图。

基于声誉的信号显示、降低成本、隐性激励等方面的功能,声誉理论被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产品质量、企业和政府融资、货币政策、金融中介等方面的研究。

三、监管者声誉

早期监管理论起源于“公共利益监管理论”,政府管制能弥补市场失灵的命题,是建立在以下假设前提之上的:第一,管制者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是大公无私的、仁慈的(benevolent);第二,管制者是无所不知的(omnisciente),拥有完全信息,譬如消费者的偏好、企业的生产成本、需求弹性、最优的价格定在什么地方,等等;第三,管制者说话是算数的(pre-commitment),管制政策具有公信力。事实上,监管者是否具有公信力并提供有效监管的问题是与监管者的自身目标函数和外部信息约束密切相关的。

(一)监管者目标函数与监管者声誉

监管目标定位是有效实施银行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监管目标明确定义,并且准确无误地将监管责任委托给监管机构,监管才有可能有效进行”(Goodhart,1998)。传统银行监管目标理论主要基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视角,建立在市场失灵论和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之上,认为银行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认为监管者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然而,在现实的银行业监管中,社会公众将自己监督金融机构的权利委托给监管者,以实现他们的利益;同时,他们通过纳税的形式给予监管者一定的报酬,从而形成社会公众与监管当局之间的委托一关系。事实上,监管者的目标函数很可能与社会公众不一致。监管者本身作为一个有着自身独特利益的理性经济体,在监管的过程中可能会被贿赂收买或屈服于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其行为可能偏离社会公众最优化目标,出现监管政策的

扭曲,损坏社会福利(Stigler,1971;Peltzman,1989;Becker,1985)。

监管或者成为一种存在需求和供给的商品,“政府是这种商品的供给者,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如生产者、消费者、政治家等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成为管制的需求者,他们都希望管制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监管当局的自利性使他们倾向于将商品供给那些能够提供愿意支付高价的利益集团,而监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这种倾向存在实现的可能性,这集中表现为监管过程中的设“租”行为。“租”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的原意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在银行业监管中,监管者利用手中拥有的监管权,通过设租获得私利。比如对潜在的进入者抬高市场准入限制,人为地提高新银行的进入成本,对银行的运营实行过于严苛的监管等。

当监管当局的目标函数与社会公众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时,监管者可能滥用监管权谋取私利,损坏社会福利,社会公众对监管当局在银行业监管中纠正市场失灵,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和保护公共利益的作用自然会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监管者是否具有公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监管者具有公信力是指监管者作为公共权力或公共权代言者信守规则,履行契约的能力,由此表明其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履行程度和实际“践约”状态。监管者是否具有公信力,从社会民众的角度分析,是社会组织、公众对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是政府行为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由此评判监管者守信的程度和政府形象的优劣。因此,具有良好公信力的监管者作为公共权的代言者是不会滥用监管权力的;而社会民众一旦判断监管者具有良好公信力,就会自然形成预期,即拥有良好公信力的监管者履约能力强,监管更有效。这种预期的形成是因为监管者是否具有公信力是社会民众对其过去所提供的监管服务的记录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判断。只有监管者始终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在根本上保证监管政策公正而不被扭曲,才能有效地防止监管中存在的权力滥用。由此可见,监管者的目标函数和监管者的公信力是互为因果、紧密相连的,越是无私的监管者其监管公信力越强,而拥有良好公信力的监管者越有激励避免腐败行为,提供有效的监管服务。在一般的论述中,公信力也被称为信誉,或者守信的声誉。

(二)信息约束与监管者声誉

监管者目标函数与公共利益的不一致是影响监管政策公信力的重要原因,但是,即使管制者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也并不必然意味着监管政策具有公信力。实际上,由于监管过程中存在着包括信息不完备等外部条件约束,监管也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

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市场准入限制、存款利息率、资产组合限制、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等各种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银行业业务运营以及市场退出实行限制和保护,以纠正银行系统中由于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但是,由于存在监管人员不能发现信息的知识不对称,以及金融机构刻意隐瞒信息的披露不对称,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委托――关系。监管当局掌握的金融信息虽然比社会公众要多,但相对于人的金融机构来说仍然不完备。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甄别问题,为了诱使被监管银行披露所有信息,以尽可能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一般而言,监管者会以有关法规为依据审查银行的经营资格,规定银行业务范围,要求银行定期报送相关信息,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检查,并对违规银行进行惩罚。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所获得的信息的真实性,可能使监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作为人,被监管银行具有信息优势,比监管者拥有更多的业务经验,也更清楚如何才能以最低成本达到监管目标;进一步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造成了金融机构普遍的道德风险,产生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转嫁激励和不稳定(Kaufman,1996;Kane,1997)。总之,监管当局对银行的有限信息直接影响着监管的效率。

由于信息约束的存在,即使监管者是无私地行使公共权力,存款人对于金融机构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仍然存在质疑。这种情况下,监管者的声誉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信息约束条件下不必要的质疑声。监管者声誉是一种显示信号,反映着监管者的目标类型,同时也是监管者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信号。存款人常常形成这样一种看法,声誉良好的监管者,其监管水平也高,服务质量也高,监管也越有效。他们在监管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减少外部约束,减少甚至避免监管中的政府失灵。因此,面对监管中的外部约束问题,声誉机制对监管者的有效监管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论及启示

文章对声誉以及监管者的声誉进行一般性的理论分析,试图回答为什么要关注银行业监管者声誉的问题。声誉能够缓解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并作为一种隐性激励约束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可以提高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由于监管者目标函数与公共利益可能存在偏离,并且监管者也面临着信息约束,因此监管也存在着政府失灵,不仅不能有效地保证银行系统安全和公共利益,甚至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寻租等现象,从而扭曲了监管政策,浪费了社会资源,损害了公众利益。监管者声誉与监管者的自身目标函数和外部信息约束密切相关,银行业中监管者声誉同样拥有信誉的一般特性和基本功能,在监管的过程中发挥着维持交易关系,促进合作的重要作用,以缓解由此而导致的监管失效问题。

上一篇: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下一篇:中国国民收入储蓄倾向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