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中医手法治疗

时间:2022-07-03 01:39:24

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中医手法治疗

下颌关节紊乱症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俗称“掉下巴颏”,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以单侧多见。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咀嚼肌肌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3类症状。下颌关节紊乱症多数为功能紊乱性质,也可累及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器质性破坏,但一般都有白限性,属肌肉骨骼类紊乱疾病。

下颌关节绞锁引起咬合错位、关节周围肌肉过度兴奋或抑制、牙颌关系紊乱及关节先天畸形等均能导致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感受风寒、气滞血瘀及跌扑闪挫有关。

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三大特征

下颌关节紊乱症的发展可有3个阶段,即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这3个阶段一般显示了疾病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该病虽然病期一般较长,可有几年或几十年,并经常反复发作,但一般不发生关节强直,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因失治误治可发生关节弹响、粘连,造成张口困难,严重影响进食进水及语言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其临床表现有以下3个主要特征。

下颌运动异常包括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歪曲);开闭运动出现关节绞锁等。

疼痛主要表现在开口和咀嚼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一般无自发痛。一些经久不愈、病程迁延的患者,常常有关节区发沉、酸胀、咀嚼肌容易疲劳,以及面颊、颞区、枕区等慢性疼痛和感觉异常。

弹响和杂音正常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弹响和杂音。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以下几种。

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咔、咔”的声音。

破碎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咔叭、咔叭”的破碎音。

摩擦音,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摩擦音。

此外,本病还常常伴有许多其他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言语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

本病易与三叉神经痛、牙病所致牙痛、面瘫先驱症状相混淆,但三叉神经痛为闪电刀割样发作性剧烈疼痛,且兼有眶上、鼻旁、下颌部疼痛,发作时皮肤发红流泪;牙病者有牙齿或牙龈等相关疾病,症状可随原发病减轻而缓解;面瘫初期也可有耳前、耳后疼痛现象,但很快会出现面神经口眼歪斜症状,可与本病相鉴别。消除下颌关节紊乱症所致的疼痛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下颌关节紊乱症以通经活络、解痉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治疗步骤如下。

局部点穴及按揉患者取坐位,先在其患侧面颊及下颌处施用一指禅推法8~10分钟,主要穴位为上关、下关、颊车、耳门、翳风及压痛点。然后大鱼际揉法5分钟,同时嘱患者配合有节律的张口、闭口运动。

取穴要点:上关穴,在耳前,下关穴直上,当颧弓上缘的凹陷处;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颊车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耳门穴,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操作:施用一指禅推法时,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在操作时应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在应用本法时,一要注意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要协调一致;二应注意拇指在治疗部位上要相对同定。

点按耳点按完骨穴1分钟。

取穴要点:完骨穴,在头部,当而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手法操作:指按法是以拇指指面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操作时须将拇指伸直,用指面着力按压某一部位或穴位,其余四指自然屈曲,并以屈曲的食指抵住拇指指间关节助力,下按后可持续片刻再松手,一般每分钟可指按5~10次。

按揉合谷穴按揉健侧合谷穴3分钟。

取穴要点: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手法操作:指揉法是以拇指的指腹着力或以示指、中指、无名指3指并用,共同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所施行的回旋揉动,操作时手腕应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从而带动皮下组织,使之产生内摩擦。

推风池以双手一指禅推法分别作用于两侧风池穴,吸定推动2~3分钟。

取穴要点: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抹前额医生立于患者对面,以两手大鱼际在患者前额部施大鱼际抹法,并经头侧过耳至风池穴及颈椎处止,共操作5遍。

手法操作:抹法为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手掌紧贴患者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弧形往返推动。大鱼际抹法是指用大鱼际部分着力,在前额部作分抹法,再逐渐沿头侧分抹至颈部两侧止,要求用力均匀、持续连贯、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掌擦下颌关节用手掌紧贴下颔关节,做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以局部透热为度。

手法操作:擦法亦称平推法,是内功推拿按摩流派的主要手法,操作时用手指和手掌的掌面紧贴患者皮肤,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擦。须注意的是。擦法不能直接在患者的体表操作,因为擦法的热效应非常明显,所以操作前必须在患者皮肤上加涂一层介质,比如按摩油、冬青油、植物油等,既能减少摩擦、保护患者皮肤,又能增强治疗效果。使用擦法后一般不再在相同部位使用其他手法,特别是搓、捏、挤、揉法,否则容易损伤皮肤。

推拿手法治疗本病一般为1次/日或隔日1次,患者亦可配合自我按摩法,具体操作方法为:①大鱼际揉下颌关节3分钟。②按揉颊车、下关、颧髎、耳门、风池穴各1分钟。③掌擦法作用于病痛局部,以透热为度。

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取穴:下关、上关、翳风、合谷、太阳、耳和髎。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耳和髂,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郭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刺法:针刺以上穴位,使之得气,留针30分钟左右,可配合电针、神灯。隔日1次,7次1个疗程。

艾灸疗法对上述穴位施以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以局部产生灸感,即有舒适温热感不断扩大甚至沿经络走行传导为度,须注意的是,艾灸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发生烫伤。

水针疗法1 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 ml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于下关穴。须注意严格消毒,检查针具,预防晕针、折针,有药物过敏史者禁用,针刺入皮肤后,回抽无回血后再将药注射人体内。

预防下颌关节紊乱症

患者应避免咀嚼生冷及坚硬之物,避免大笑或张大嘴的动作,纠正单侧咀嚼的习惯。双侧交替咀嚼可预防本病的发生。尽量避免咬牙、磨牙动作,放松咬合肌群。可热敷局部,避风寒。出门佩戴口罩和帽子,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上一篇: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其家庭护理措... 下一篇:改变的是名字 不变的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