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3 12:05:27

《池上》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在网上也看了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想突出作者对童趣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让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笔者也很想来献计献策,还想表达自己对于古诗教学的一点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目标:展开想象,在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荷塘的美。

(设计理念: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结合,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快,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

2.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出示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的词语解释,再读感悟。

1.出示: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艇:船。

撑:

解:懂得、明白。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

2.再读古诗,猜一猜每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这种只出示重点词语解释,让学生猜整句、整首诗意思的办法,为以后学生自主学习古诗铺垫。)

(三)感悟童趣,和文本对话。

1.体悟“偷”之顽皮。

提问、引导:

(1)“偷采”是什么意思?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可能是馋了,可能是家长为了防小孩溺水……)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

(2)你怎么理解“偷”?你认为这样的行为正确吗?如果故事中的主角是大人,你又怎么看待?

(3)从这一个“偷”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设计理念:生活就是课堂,让学生感同身受地感悟教材内容,真正做到和文本对话。)

2.品味“不解”之天真。

提问、引导:“不解”是什么意思?小娃不解什么?他(她)会怎么做?

(四)读中感悟,用读来表达。

1.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2.教师表达自己的理解,前两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体现的是得手后的得意,后两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体现的是露陷后的惊讶和慌张。

3.趣味朗读: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加上“嘿嘿”)

(加上“哎呀,不好”)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自由练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再出示教师的理解,仅为一家之言,供优秀学生参考,也为后进学生提供范本。)

三、介绍作者:

1.你们知道一位叫白居易的诗人吗?说说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投影出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理念:白居易无疑是伟大的诗人,我们先学其诗,再来认识他的伟大。与先介绍他的伟大,再来学其诗相比,更能让学生们信服,往大了说,有益于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认识权威,而不是曲于权威。定性的认识在感性认识之后,这样才有理有据。)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提议搜集白居易的诗。

2.提议搜集有关写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诗词。

3.出示相关阅读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朗读积累。

大儿锄豆河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

(设计理念: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所收集的诗句,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部分后进学生或者家中缺少资料的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方面常完成得不尽如人意。当堂出示一些需要搜集的资料,能有效帮助他们。)

五、总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人神往的,珍惜你们的童年,让你们的童年生活更多姿多彩吧!

六、指导生字学习,描红、抄写生字。

(作者单位:巢湖市人民路小学 238000)

上一篇:职业院校高等数学项目教学整体设计之探讨 下一篇:个性化教学在职校数学课堂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