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不平等格式条款的措施及建议

时间:2022-07-02 10:36:21

要根治“不平等格式条款”,就必须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彻底打破垄断,弱化某些行业“老大”的传统垄断地位与垄断优势,努力促成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势力均衡”。给消费者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不平等格式条款”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对个别自然垄断行业,有关部门应该强化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从经济法追求实质公平、关注社会福利、倾斜于保护弱者的理念出发,完善对格式条款的规制,笔者认为应将重心放在以强制格式条款制定者承担更为严格的法律义务,以及对其形式的契约自由的限制并是否符合、促进消费者利益的实现为标准。具体而言:

一、在立法层面

1、将格式条款的订立全部纳入法律的规制范围。建议修改《合同法》第39条,或者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任何格式条款都必须要有条款的制作人向相对人提请注意,即对格式化的免责条款,条款的制作人应当尽到更高的提请注意的义务。

2、具体、概括与弹性规制并举,全面有效地认定格式条款的效力。立法技术上,在保留具体列举规制格式条款效力的前提下,融入概括、弹性规制,既涵盖全部,又能关注个案,兼顾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二、在司法层面

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允许法官根据消费者的请求,对交易双方在自愿基础上变更后的格式条款的效力进行确认,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与需要,为公平交易排除障碍。

同时,应当考虑消费者在知识缺乏、诉讼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应该在制度设计上多向消费者倾斜,方便其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损害救济。

三、在行政层面

主要在明确行政规制的主体资格及其规制职能方面下工夫。行政规制在理论上包括行政机关主动草拟格式条款,以及由格式条款使用人起草后送请行政机关审查两种方式。有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力求:

1、政企分开,塑造合格的行政规制主体。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要彻底的将制定格式条款的强势企业的行政职权剥离,将此权利还给真正的行政管理机关。由该机关事前审核强势企业制定的格式条款,事后处理消费者的权益因格式条款受到侵害的投诉,尽可能地使消费者的损失获得应有的赔偿。

2、加大行政机关对格式条款的审查力度。在行政机关内部成立由专家技术官员组成的委员会,专门从事审核工作,并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出发,平衡法益,赋予委员会质询各方代表的权力,纠正不公平的条款。

3、其他方式。一是要强化法制观念。指导企业逐步树立服务意识,用真诚细致的服务吸引消费者,而不是用不讲理的“霸王条款”欺骗、胁迫消费者。二是要加强社会监督。消费者组织和媒体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点评、曝光等手段挫败它的“霸气”。三是要加大依法监管和处罚的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之走上和谐有序竞争的轨道上来。

格式条款变成“霸王条款”,成为消费者的“梦魇”,是强势格式条款制定者利用自身优势滥用格式条款的结果,归根到底是法律规制不力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无疑是市场中的主角;而在格式条款的交易链条中,消费者是更重要也是最薄弱的一环。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是这个链条顺利运转的前提。因此,完善现有的法律规制理念,从消费者弱势地位出发,对其做倾斜的保护,拿“消费者的利益”这把“尺子”来衡量格式条款的利弊,指导制度设计,才能真正兴利弊害,使格式条款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闵行分局)

上一篇:创建道路客运行业品牌的思考 下一篇:上半年会议出现增速放缓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