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厂管线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7-02 07:48:43

采油厂管线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管线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管线后期使用的效果,而管线施工质量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管线质量,还影响着我厂油田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采油四厂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管线施工质量建设单位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形成了“项目分解、检查量化”、“四个坚持、四个通报”等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我厂油田建设管线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管线施工;质量管理;探索实践

一、实施背景

(一)生产现状

我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生产区域位于“三条河流、四大水库”等环境敏感区,管线布局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风险大。因各种原因影响,近年来全厂各类油水管线破漏频繁,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和社会舆论压力。因此,近年来我厂管线更换工作量在逐步增大,油维、隐患工程平均每年更换、铺设管线约**Km。

(二)管理现状

1、施工单位方面

随着近年来内部队伍的转型和退出,我厂目前油田建设工程内部队伍仅1家,施工力量较为薄弱,且未承建我厂油田建设管线工程。我厂油田建设管线工程100%工作量由市场化队伍承建,施工“低老坏”质量问题呈现出抬^和多发的态势。

一是市场化队伍施工技术力量参差不齐,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水平有高有低,且市场化队伍追求利润,重工期进度,轻质量管理。2014年以来,我厂管线施工队伍**家。二是市场化队伍主要管理人员现场到位率低,现场负责人管理水平低,监理指令难以有效落实。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三检制不落实,不熟悉施工标准、规范,或者施工操作凭经验进行,不执行技术规范。三是油田建设施工中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施工粗放,野蛮施工,责任心不强。实体工程的材料进场不报验现象依然存在;对原材料、上道工序或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原材料、上道工序或成品出现损伤。

2、建设单位方面

厂级业务部门:油田维护建设工程工作量大、区块分散,平均每年油维工程数量在**项左右,管线铺设长度约**Km,施工期多集中在5-11月,但工艺安装工程管理人员少,平均每项工程巡视率约1次/4-6天,无法实现施工全过程监督。

基层单位:一是参与的深度、广度不够,工程管理专业性较强,而基层单位无专业管理人员,多为计划组或工程组人员兼职,现场管理经验缺乏,只能监督管沟深度、吹扫试压等专业性要求相对较低的环节,在焊接、补口补伤等方面监管水平有限,现场监管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管理人员均为兼职,监管精力有限。三是近三年来基层管理人员更替变动频繁,也造成管理经验缺乏,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3、监理方面

一是工艺安装监理人员配备不足,全厂仅配备3人,但监理范围涵盖产建、油维、隐患工程,无法实现全过程监管,抽检及隐蔽检查存在管理漏洞。二是监理人员业务水平高低不一,1人为监理工程师、2人为监理员,从业监理行业时间短,现场经验不足,有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三是监理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存在只下发整改通知单而未落实整改、现场监督不及时等现象。

二、主要做法

(一)工程开工前期管理

1、对施工队伍管理

一是所有进入我厂施工队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实行审查、备案制度,施工单位项目部必须服从建设方、监理部及相关参建方的通知、指令等。对于不服从管理,则视为不配合工作或违约。

二是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单位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详细讲解工程建设新要求、新制度,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组织特殊工种(焊工)进行考试,考核合格者签发上岗证,不合格者严禁进入我厂建设市场。通过执业资格证审核、专业知识考试等方式,确保市场化队伍管理、技术、特殊作业人员资质到位、技能到位。

2、对建设单位管理

一是按照“合法性、统一性、规范性、实用性”的原则,对《第四采油厂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细则》进行修订,新制定《第四采油厂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细则》。从制度上明确各单位职责、权利和义务,将监管权力赋予基层单位,由“参与管理”变为“负责管理”,将基层单位纳入到工程监管体系,保障“2+2”监管体系有效运行。

二是组织基层工程管理人员对油维工程建设新要求、新制度,工艺安装施工规范标准进行学习,丰富理论知识;编制下发《地面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100例》、《地面建设技术统一规定》、《清单式检查表》、《现场检查单》、《隐蔽工程验收单》、《自主管理项目管线无损检测流程》、《加强基层自主管理工程竣工资料管理的通知》等资料,完善现场和竣工资料,提升基层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和专业水平,夯实“2+2”监管体系基础。

3、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任何管理措施的实施都要统一思想,要提高管线质量需先提高各参建方的质量意识。一是通过月度例会对质量问题、焊缝无损检测等情况进行通报,对存在严重质量隐患问题的进行考核处罚,增强施工方质量意识。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岗位教育,强调共同发展的理念,提高全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做到把质量意识放在心中,管线质量把握在手中。

4、工程图纸审查

参建各方领取工程图纸后,仔细研读图纸,依据现行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及工程特点,按照事前控制的原则,事先分析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针对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例如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质量通病进行事前识别并归类,对重要隐蔽验收环节需控制的技术要点进行熟悉与掌握,由此在接下来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5、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

组织参建单位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重点审查其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要求,主要施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工程需要,是否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的HSE 管理体系等,并形成有效的审批意见,如若不满足要求或未及时完善,则禁止开工。

(二)工程施工阶段管理

以“2+2监管体系”为依托,建立分级监督机制,完善厂、作业区两级管理和第三方监督网络,明确单项工序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监管范围及监管责任,确保业务部门责任明确,作业区业务人员压力明显,将“直线责任”贯穿始终。

1、推行“项目分解、检查量化”工作机制

一是实施单项工程分解。以“单项施工工序”为基准,将每道工序分解到相关部门及现场责任人,重要工序、易出现问题的工序重点监控,全面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二是明确各项工序施工标准。以“项目分解”为基础,结合国家、行业标准及油田公司相关规范、规定,同时借鉴以往施工存在问题,整合现有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明确单项工序施工标准。

三是推行现场检查量化。以“施工现场检查单”为抓手,作业区工程负责人根据工序施工标准及现场检查项目及频次要求进行现场施工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立即督促整改,现场填写《现场检查单》,并拍照留存,避免小问题发展为大隐患,确保“直线责任”落到实处。

四是τ诠芄瞪疃取⒐芟叽┰健⒐芟呤匝沟纫蔽工程实施环节,作业区工程负责人全过程现场监督,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并拍照留存,确保隐蔽工程施工质量。

2、充分发挥监理、检测单位技术优势

一是充分将工程建设监管授权于专业监理,对五大员到位、特种人员持证上岗、质量、安全体系运行、焊接工艺评定、管线埋深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理。通过旁站、巡检、平行检验等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以标准规范施工,及时规避施工质量问题。

二是加强检测单位管理,确保无损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指令检测到位,切实发挥“透视眼”的作用,真实反映工程实体质量内在情况,把好管线焊缝质量关。

3、坚持“月度例会和正反面现场会”两个平台

一是每月定期组织月度例会。组织基层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经验交流、讨论学习。通报施工现场存在的“低老坏”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后续施工中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二是不定期组织正反面现场会。一是以“正面现场为榜样”,选择质量实、外观好的工程为质量标杆,根据工程进展实际情况,组织示范交流活动,以点带面,推进工程质量上台阶。二是以“反面现场为警示”,将管理差、质量问题多的现场作为反面教材,相互学习、讨论,加强印象,普及各知识面。以现场对标规范,以规范指导现场,让参建各方管理、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便于现场更好的管理。

4、坚持“四个坚持、四个通报,以查促改、以改促进”的检查机制。

坚持旬跟踪检查,由质量员专人负责,以联系单的形式形成小结通报;坚持月专项检查,由科室副主任牵头,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形成月度通报;坚持季考核检查,由科室主任牵头,以打分排名形式形成季度通报;坚持年考核评价,由基层单位、监理单位、机关科室等全员参与,以诚信体系评价形式形成年度通报。

对于检查发现的“低、老、坏”问题,加大奖惩力度。对好的做法和措施进行表扬,对错误的做法和现象进行考核处罚,对长期存在“低、老、坏”问题且屡教不改的施工单位,纳入黑名单责令退出我厂建设市场,对监理人员监理不到位,存在问题较多的进行考核处罚,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时刻保持警惕,做到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从根本上防治和杜绝“低、老、坏”问题的发生。

(三)工程完工阶段管理

工程完工后,首先由基层单位或工程项目管理室(监理公司)组织参建各方对工程进行预验收,对工程整体进行质量通病的排查工作,依据本工程相关验收规范标准,对每个分部、分项,每个质量检查点认真核实,仔细排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进一步提升了工程整体质量。其次由厂综合验收领导小组组织最终验收工作,根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竣工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查、复检,把好最后一道关口。

三、取得成果

(一)管线施工质量得到了全面控制

2016年以来铺设各类管线**Km,开展质量巡查200余人次,查改质量问题**个,与2015年同期对比下降21%;焊缝RT检测一次合格率由81%85%,管沟埋深、管线焊接、补口补伤等方面施工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改观,管线投运一次成功率100%。

(二)参建各方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显著提高

各参建单位均树立了“质量是一个责任、一份忠诚、一种尊严”的观念,做到追求施工质量不是喊口号、贴标语,而是必须严格遵循《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脚踏实地的把管线施工质量做好。

(三)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发生转变

基层单位参与施工过程监督协调的及时率、到位率不断提高,查出问题的精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协调,做到各环节有序衔接,缓解了厂级工程管理人员少,监管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四、结语

质量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搞好质量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只有共同协作,全员参与,质量工作才能够稳固。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要根据质量管理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完善、优化、提升”,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方法、细化措施,消除质量隐患,建设优质工程,提升我厂管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上一篇:小议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环境因素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