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城乡一体 打造中原明珠

时间:2022-07-02 10:46:14

实现城乡一体 打造中原明珠

地处豫南的舞钢市,是一个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30多万的中原小城市,从40年前设置独立建制――舞阳工区,到20年前撤区建市,到如今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等,一路走来,如今经济社会已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当前,新一届党委政府继往开来,又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舞钢市为什么会在不长的时间有长足的发展,他们有哪些做法和体会?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舞钢市委书记高永华。

记者:高书记,舞钢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方面都发展很快。最近,我们在舞钢采访,感觉全市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请您谈谈舞钢市的发展过程及新的发展思路?

高书记:舞钢市是随着铁矿石的开发和钢铁冶炼企业的发展而建立起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舞钢市已成为以采矿、钢铁为主,集纺织、医药、食品、造纸、建材等多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城市。连续4年进入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前20强,2005年被河南省确定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被有关部门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绿色生态城市、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国际国内诸多矛盾和挑战,舞钢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战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全市经济回升向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势头强劲。新的一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紧盯“实现城乡一体,打造中原明珠”这一目标,坚持“生态建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和谐兴市”工作理念,以“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和“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力推进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强力推进创业发展服务区建设、强力推进旧城改造”为工作重点,积极以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和谐的发展保障体系、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科学评价体系”为原则,努力把舞钢打造成为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精品城市。

记者:围绕着新的奋斗目标,请您谈谈市委、市政府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高书记:要“实现城乡一体,打造中原明珠”的奋斗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钢铁和纺织是舞钢市目前的两大支柱产业,但用发展的眼光看,光靠这两个产业来支撑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远不够的,必须尽快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切实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具有舞钢特色的战略产业支撑体系。一是以舞钢公司和中加公司为依托,打造钢铁产业“航空母舰”。全力支持舞钢公司、中加集团、舞阳矿业公司等重点钢铁企业的发展。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谋划好与之衔接的配套项目,千方百计延伸产业链。重点抓好舞钢公司4.2米轧机改造工程、舞钢公司与中加公司合资建设的炼铁高炉、宝润实业公司再生资源加工、汽车配件等钢铁产业项目,逐步把钢铁产业打造成为舞钢市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预计到2015年钢铁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二是以银龙集团为依托,打造纺织产业“航空母舰”。抓紧研究制订舞钢市纺织业发展规划,切实抓好鑫海21万锭、龙山二期10万锭和宇龙20万锭高档精密纺等纺织项目建设,在产业集聚区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引导纺织企业向集聚区集中,鼓励发展染织业和制衣业,力争两年内使舞钢市纺纱规模达到100万锭,把纺织产业打造成舞钢市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预计到2015年纺纱规模达到150万锭、织机1500台,纺织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三是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把产业集聚区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做好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和高新技术等专业园区规划。加大融资力度,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强招商针对性,提高招商成功率,务求在利用外资上实现大突破。着力引进机械加工和高新技术项目,确保全年到位资金32亿元以上。认真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兴起全民创业热潮。四是以龙凤湖旅游度假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整合旅游资源,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旅游设施和景点景区开发建设步伐,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高水平办好第十届水灯艺术节等各项文化旅游活动,创建中国冶铁文化之都,筹建冶铁博物馆,冶铁文化苑,打造钢铁旅游品牌。五是以舞阳矿业公司为桥梁和纽带,打造豫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钢材物流中心。

记者:高书记,您刚才提到的“两集中四推进”,具体是指哪些方面的集中和推进?

高书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必须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核心。所谓“两集中”就是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舞钢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康发展。目前,舞钢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万亩,力争年底达到10万亩。农民向城镇集中就是按照“一城四镇十八个中心社区”的总体发展布局,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社区集中,目前,湖滨社区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湖滨社区二期、和谐社区、上曹社区等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所谓“四推进”,一是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是“产业立市”的载体,今后产业的发展,原则上都要进入产业集聚区。要依托产业集聚区这个平台,围绕钢铁、纺织、食品、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千方百计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规模效益。二是强力推进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围绕龙凤湖周边的山水做好城市建设文章,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叫响“南有苏杭、北有舞钢、休闲胜地、度假天堂”和“台湾日月潭、舞钢龙凤湖”等旅游推介品牌。三是强力推进创业发展服务区建设,实现以创业发展服务区建设为抓手,带动城市建设大发展,城市品位大提升,行政效率大提高的目的。四是强力推进旧城区改造。旧城区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我们将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对旧城区和“城中村”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提升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生活质量。

记者:从实际情况看,舞钢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是基础,城市是关键。要把舞钢建设成为“中原明珠”,城市建设上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高书记: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要、城市形象提升,安排城市建设项目。以创业发展服务区、产业集聚区、旅游度假区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等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二是围绕“打造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精品城市”建设目标,综合考虑城市空间方位、人口规模、产业优势等因素,力求城市规划设计品位高雅,定位科学。三是以“双创”为载体,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为目的,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功能完善、和谐有序的宜居环境。力争今年12月底前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为2011年跨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请问在新的一年里,舞钢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将做哪些工作?

高书记:一个地方的发展依靠人民,同时,发展也是为了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新的一年,我们一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点解决改制后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继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出台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面积,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强力推行医疗体制改革,整顿医疗市场,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和补偿标准。二要整合教育资源,振兴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培养和引进急需的建设人才。三要大力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手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完成“中国冶铁文化之都”创建工作。认真办好中国冶铁文化节、第十届水灯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提升舞钢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四要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落实工作长效机制,工作下沉,关口前移,把问题和矛盾消除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平安舞钢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跨入全省平安建设先进行列。

上一篇:海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新野县民政局保民生促稳定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