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海洋意识”养成教育及其策略

时间:2022-07-02 10:09:55

思想政治课“海洋意识”养成教育及其策略

摘 要:中国海权式微,与此同时,国民“蓝色国土”观念几近泯灭,海洋意识养成教育已成“软肋”。基于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从寻绎“失落”的海洋文明,激发文化自信自觉;触发“失忆”海洋精神,培育民族海洋信仰等方面建构“微海权”,实现海洋意识的重塑。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海洋意识;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4-0036-05

海洋意识,是国民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形成的以对海洋的认识为核心的一种心理秉赋,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其对海权的某种意识倾向。民向海则国兴,众背海则族衰。因此,唤醒国民迷失的海洋意识、内化大国国民意识是破解海权积弱困局、重返海洋强国行列的眉睫之需。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海洋意识养成教育责无旁贷。

一、海洋意识养成教育的“迷失”:基于现状的透视

1.海洋意识之“殇”:“蓝色国土”观念几近泯灭

古希腊海洋学家狄米斯·托克利早在2500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一个世纪前,海权论鼻祖——美国海军学院少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更直言不讳地说:“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强国,首先要控制海洋。” [1]

近代中国的屈辱,几乎都来自海洋;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发展仍饱受“岛弧”的围堵与掣肘。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只知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色国土”,却不知晓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疆域”;只有10.6%的受访者能准确说出我国四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和舟山群岛);有约68.4%的被调查者竟不知有黄岩岛或至少不知此岛具体方位;有近97%的受访者错误地认为“北部湾在越南”而不知其为中国与越南所共有;甚至有23.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争几个小岛毫无意义”。[2]

今天,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而大多数国人的观念却似乎仍未从580年前的“海禁”中转身突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海洋意识教育却有声有色:除各具特色的海洋馆、水族馆外,每年7月的第三个周一更是作为以感恩海洋无私赐予、祈祷日本繁荣昌盛为主旨的国家海洋日,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缺乏土地、没有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由此折射出的,不仅是教育的疏漏,更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大陆观思想对海洋意识养成教育的疏漏。而这种“海陆分裂的双重国家性格”与“以海为途”的海洋强国战略恐怕只会渐行渐远。

2.思想政治课之“怆”:海洋意识养成教育已成“硬伤”

海洋意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基于海洋国土的国家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海洋意识的养成须臾不离有关学科海洋知识的普及教育,如地理学科等。但“有知识无文化”的海洋意识养成教育注定是“一朵美丽的无花果”。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思想政治课之于海洋意识养成,非但不是一种僭越,而是避免诸如此类“美丽错误”的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原点回归。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换言之,思想政治课的责任与担当是培养“政治人”“社会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社会主义人”。而无论哪种人,首先都应是作为“国家人”的中国人。因此,海洋意识的养成,与其说是价值观念的培养,倒不如说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陶冶。海洋意识养成实为一种魂塑“中国意识”与“国家情结”的海洋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教育。否则,任何海洋意识养成教育的宏大叙事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

依此逻辑观照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笔者发现,现行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海味”不浓,而这已成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硬伤”。

例如,《经济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目提及“加快资源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节流”固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殊不知“开源”也不可忽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拥有周边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管辖权及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1万平方公里热液硫化物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能为我国提供极为丰富的生物及矿产资源,而诸如此类海洋开发的知识在现行教材中难觅踪迹。

《政治生活》“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一节言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可谓海洋意识养成教育的绝佳切入,但教材却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未深挖包括海权在内的国家安全与利益的“边界”所在;同样情况在“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等章节屡屡出现。

《文化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节从“独树一帜,独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瑰宝,民族骄傲”言及中华文化的特点,却未提及“海陆兼备,包容尚和”;“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节将中华民族精神提炼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却只字未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民族品格。

由此,不能不让人扼腕于此版教材“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之悖离:只见“政治”而无视“思想”。中华民族是世界海洋文明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而绝非“旁观者”,编者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惟有对当下海洋意识养成教育忍痛自剖,才能获致国民海权观念与意识的自省与自觉,国家海洋价值与取向的转换与调适,实现战略的“意义生成”与民族的“海洋崛起”。

二、读懂这片“深蓝”:基于海洋意识教育的重塑

我们需要完善海权“顶层设计”,如制定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事务决策与协调机制、设立涉海专司职能部门、发展包括航母在内的与国力相称的海上军事力量等,但更需要促进国民对海权的认知与理解,摆脱懵懂与蒙昧,实现海洋文化与精神的彻底觉醒与转变——不只是心潮澎湃于涉海话题茶余饭后地闲话,而是沉淀下来读懂眼前这片“深蓝”:寻绎“失落”的海洋文明,激发文化自信自觉;触发“失忆”的海洋精神,培育自我海洋信仰。唯有在宏大战略叙事的同时不舍“微海权”的建构,才能在世界海权“国际协作”与“丛林法则”的天平两端寻求平衡,迎接康德“永久和平时代”的来临,同时也不惧“霍布斯时代”的卷土重来,彻底隔开悬在头顶的海权“达摩克利斯之剑”,开创属于我泱泱中华的“大海洋时代”。

1.寻绎“失落”的海洋文明,激发文化自信自觉

拨开历史的迷雾,寻绎中华“失落”的海洋文明,呈现眼前的绝不只是痛楚与悲怆。对民族海洋文明历史脉络的诠释和蠡测,凸显出海洋中华折戟沉浮的文化基调与真切意蕴——“和”。徐福东渡扶桑、法显取经海归、鉴真扬帆萨摩抑或郑和七下西洋,寻求的却不是侵略扩张,而是“泽被八荒,惠施化外”;不是开疆拓土,而是靖海安邦、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是中华海洋文化道德取向的核心追求与经略之术:尚和,亲和,重和,讲诚和,识谐和,致中和,求和合。于是,当被遮蔽了近600年的中华海洋“和”文化得以显露,海洋意识养成教育的意义才不致于成为“冒险与掠夺的海盗”的符号意象,而复归和谐共存、海陆合一的文化自信自觉。

基于此,笔者尝试沿循“激活认知自信—提升文化自觉”的路径推进教学,唤醒学生“迷失”的海洋意识。

激活认知自信。《经济生活》“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节涉及“贸易全球化”,笔者提出“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航运全球化”,由此设问:“世界环球航行第一人是谁?”“麦哲伦呗。”在学生略显不屑的回答中,笔者列述如下材料:“英国前海军军官、海洋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提出:‘郑和早于哥伦布70年发现了美洲大陆,并最早绘制完成了世界海图,早于麦哲伦100年完成了环球航行,早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了澳洲大陆和南极洲……’[3]消息一出,举世哗然!如若属实,所有‘遐迩闻名’的航海家都将名列中国人之后。”姑且不论此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散失坊间鲜为人知的中华海权“轶事”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中国海洋历史与文化的认知兴趣。

一堂好课在于“表现真理,而不仅仅是陈述事实”。随着鉴赏能力的跃升,席勒式的“传声筒”在学生听来已不再悦耳,在事实中获得思辨理性才能使其获得。为了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海权思考,笔者顺势抛出“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堂堂北洋水师会输给“蕞尔岛夷”?再设问:“为什么俄罗斯要抢在美国之前在北极冰盖下宣示?”这样,当学生以辩证的理性思维与深邃的现实洞察审视海权时,其对中国海权的认知自信必将被极大地释放。

提升文化自觉。在教学《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一章涉及“国家利益”“外交政策”等内容时,笔者结合当前“黄岩岛对峙”“争端”等中外海权争议热点,提出如下观点请学生分析:

“中国对菲律宾侵占我黄岩岛、日本所谓‘购岛’闹剧等采取了针对性的反制措施:派海监、海军舰艇编队巡航维权执法,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海图等,同时继续秉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海洋合作。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海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谐海洋’建设的政治意义?”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和谐海洋’建设符合中日、中菲双方利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和谐海洋’建设对推动地区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和谐海洋’建设符合联合国宗旨与原则;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谐海洋’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谐海洋’建设将为我国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葛兰西认为,“社会集团主要通过‘精神和道德权力’即话语权来实现其领导”。[4]福柯甚至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5]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对海权政策的研读过程即国家海洋话语权与海洋信仰的建基过程。于是,顺水推舟得出“中国海权的文化根基在于‘和’,‘和谐海洋’的精神意蕴在于‘和合’;‘和谐海洋’的建设非但不是西方所谓中国海洋霸权的一种建基,恰是中国面对海权之争的睦邻尚和之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样,于不动声色间实现对学生“和合”海洋话语权引领的同时,也获致了其海洋文化自信自觉的升华。

2.触发“失忆”的海洋精神,培育民族海洋信仰

海洋精神,作为蕴涵在伟大民族精神中的一种有机因子,全面体现了海洋族群的思维状态、内在品质与价值追求。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注定没有未来;惟仰望星空,才保有希望。”在五洋远征的壮举与“丧海辱国”的痛楚交织成的海洋记忆二元悖反的矛盾图景下,对海洋精神不断进行自省与自觉、解构与重构,才不致使之成为空洞而静止的名词。

中华先民自涉海之日起便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心态与包容性格。中华民族在文化坚守的旗帜下践履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海洋精神追求,更凸显着“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海洋文化特质。包容尚和,此中华海洋精神之其一。其二,刚毅无畏。东夷百越依海而生,“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海滨之民“走死地如鹜,冲风突浪,争利于海岛绝夷之墟”。海洋,就这样锻造着海洋族群刚毅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其三,开拓创新。海洋是流动的国土,因此亘古常新。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今日“改革开放”,无不体现着开拓进取、尚变图新的海洋变革精神。马克思说:“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海洋相隔绝。”作为一个拥有近2万公里海岸线的濒海大国,中国在拥抱世界的同时又岂能远离海洋?

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溯源传统”“审视当下”,以深化学生对海洋精神的认知与认同:

溯源传统。《生活与哲学》“意识的作用”一节涉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等内容,笔者尝试以《庄子·秋水》“海鳖与井蛙”为切入,以寓言赏析的形式从哲学思辨的视角佐以海洋精神的探究,列述如下: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在文本释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对井蛙与海鳖作深入解读:井蛙只顾有“井干”可跳“缺甏之崖”可休,却不曾想井栏终有破损之时;而海鳖则凭“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这熟稔久远的经验,洞察历史、把握现实,较之于井蛙的安于现状,海鳖深谋远虑。井蛙沉缅于“还奸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的自满;而海鳖则追求“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的至境,相比于井蛙的保守自足,海鳖拼搏进取。在得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与控制作用”哲学道理的同时,强调“东海之鳖所代表的开放进取正是中华海洋精神的真实写照”。同时,简述《山海经》“精卫填海”、《苻子》“海鳌与群蚁”、曹操《观沧海》等古人涉海作品,以进一步内化学生对中华海洋精神的认知与憧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洋精神的塑就绝不是无根的浮萍,而任何跨文化与跃时空的移植都可能使“精神”愈加杂乱无章。因此,基于文化自信自觉、延承优秀历史传统才是海洋精神走向伟大复兴进而生生不息的必由路径之一。

审视当下。《文化生活》“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言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内容,笔者尝试以“蛟龙”号深潜、“辽宁舰”入役、海军亚丁湾护航等“大事件”为例,提升学生海洋精神的“觉醒度”:

“2012年6月27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7062米的记录,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深海作业的能力。‘五洋捉鳌’佳话的书写离不开伟大的载人深潜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载人深潜的海洋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哪些民族精神与品格?”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如下结论: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海洋精神‘爱国主义’的核心;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体现了海洋精神‘自强不息’的品质;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体现了海洋精神‘团结统一’的特质。”

拿破仑说:“上帝往往站在物质力量强大的一边。”其实不然,精神本身就是力量。海洋锻造着民族的精神与信仰,丧失精神与信仰无疑将构成民族的“致命伤”。而信仰往往都有一个朦胧的“彼岸”,一个可供朝圣的“麦加”。于是,当学生在探究中走进了海洋精神,于思考时获致了海洋信仰,中华民族定不致在历史长河的文明竞赛中沦为“输家”,复演“失去命运之神眷顾”的百年屈辱。

阿尔文·托夫勒曾预言“进军海洋将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第三次浪潮的一个全新制高点”,如果将十报告所言“建设海洋强国”视为中华民族美丽“海洋梦”的话,那么梦的基座就是海洋意识。因此,以辩证的理性思维与深邃的历史洞察、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和合的精神自觉,回溯民族海洋文明发展的宏大历程、解构民族海洋精神自省的当代转型,才能真正实现海洋意识的重塑。

参考文献

[1][美]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著,安常容,等,译.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2.

[2]张淼淼."海洋意识"的缺失困惑[J].瞭望,2006(36).

[3][英]加文·孟席斯著,师永刚,译.1421:中国发现世界[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1.

[4][美]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田时纲,译.狱中书简[M].北京:人民出版社,l983:315.

[5]王治河.米歇尔·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作者单位: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 215200)

上一篇: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下一篇:关注细节 巧设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