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1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指导意义

时间:2022-07-02 06:43:28

MCP-1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指导意义

鼻息肉是一种鼻腔和鼻窦黏膜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病因的多元性以及明显的术后复发倾向,其诊断和治疗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尚没有一种单一的致病因素可以解释鼻息肉的发生机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检测鼻息肉组织以及正常鼻黏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CP-1)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研究MCP-1与鼻息肉的关系,初步探讨MCP-1在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有助于指导鼻息肉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为鼻息肉的分子生物学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10年3月间,实验组为随机抽取的32例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时切除的鼻息肉标本,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为43岁。所有患者均为确诊后的第一次手术。全部病例均排除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支气管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及囊性纤维化病史,术前两周内未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和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史;对照组为取自同期15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需手术部分切除的下鼻甲组织,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为37岁。两组资料的性别比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中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切片由病理科医生作出诊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法结合微波抗原修复法检测MCP-1在鼻息肉组织中和正常鼻黏膜中的分布及表达。观察其在上皮组织、血管内皮组织及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1.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

每张切片在400倍镜下分别观察上皮组织、血管内皮组织、间质组织,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随机数50个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数后取其平均值。以背景清晰,胞浆或胞膜呈现棕黄色染色细胞为MCP-1表达阳性,无着色为阴性。

2结果

2.1 光镜观察

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见鼻息肉标本黏膜表面以富含杯状细胞的假复层上皮为主,部分被覆鳞状上皮或扁平上皮;组织间质水肿明显,腺体增生、血管扩张,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对照组标本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2.2 MCP-1蛋白在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MCP-1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MCP-1在32例鼻息肉组织中均呈现出强阳性表达,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病变组织中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血管壁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间质中炎性细胞的胞浆,胞核无阳性表达。MCP-1在1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部分切除的下鼻甲组织中的上皮组织、血管内皮组织和间质组织中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32例鼻息肉标本中MCP-1在上皮组织、血管内皮组织和间质组织中的阳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42.4,40.6,21.4;1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正常下鼻甲标本中MCP-1在上皮组织、血管内皮组织和间质组织中的阳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10.5,10.5,2.625。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4<0.01)。

3讨论

MCP-1是趋化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属于cc亚家族,也称其为β亚家族,1989年从骨髓单核细胞和胶质瘤细胞中第一次纯化分离和克隆。MCP-1编码一种9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为前体蛋白,其N-端为信号肽,含有23个氨基酸肽段,此肽段具有疏水性,它们都对单核细胞具有趋化作用[1]。MCP-1在体内及体外均有强大的诱导单核-巨噬细胞聚集、附壁、游走的功能,是炎症的始动因子及标志,与血管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目前,在多种炎性病变组织中已发现MCP-1存在的异常表达。RAU 等[3]的研究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中有局部并发症或远处器官衰竭的患者血浆MCP-1浓度明显升高,并且升高的程度与局部并发症及远处器官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见MCP-1在SAP的局部并发症或远处器官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叶献词[4]等人用半定量RT-PCR检测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32例结肠镜检查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黏膜标本显示: 对照组肠黏膜中MCP-1 mRNA 表达水平微弱, 活动期UC患者MCP-1 的转录水平明显增高, 而且MCP-1 mRNA的表达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病程越重, 其表达越高。提示MCP-1在UC 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法,检测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CP-1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在鼻息肉中大量存在,由此提示MCP-1与炎性细胞浸润关系密切,可推测MCP-1在鼻息肉中可能是重要的调节因子,在鼻部炎性病变进展及炎性病变黏膜转为鼻息肉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对研究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优选新的治疗靶点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Yoshimura T,Yuhki N,Moore SK,et al.Human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J]. FEBS Lett,1998,244(6):487~493.

[2] 荆施展,吴声滨,杨天伦,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血压与酰托普利治疗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05,20(2):130~133.

[3] Rau,Baumgart K,Kruger CM, et al. CC-chemoknie acitvation in acute pancreatitis enhanced release of monocyte chemoattracatnt protein-1 in patients with local and systemic compilcations[J].intensive Care Med, 2003,29(4):622~629.

[4] 叶献词,吴正祥.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中的表达[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6(12):273~275.

上一篇: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体会 下一篇:夜查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