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

时间:2022-07-02 03:12:59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

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从组织背景、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本身三个方面阐述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具有的特性,并提出构建系统所必须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权变、目标导向和经济性;其次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整体架构和逻辑框架;最后提供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在逻辑框架下的一种设计方案。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1.省略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就包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但该指引主要侧重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不够具体。内部控制评价实施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国内学者围绕内部控制评价作了一系列努力。有些学者从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内部控制评价要素进行了有益探讨。如,陈汉文和张宜霞[1]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骆良彬和王河流[2]、韩传模和汪士果[3]相继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有些学者通过案例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经验的借鉴。如,张谏忠和吴轶伦[4]、戴彦[5]、于增彪等[6]、上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7]分别研究了上海宝钢集团、A省电网公司、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汽集团的内部控制评价实施情况。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对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得出了诸多有益启示,如朱荣恩等[8]、阚京华[9]、张龙平等[10]。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所取得的研究虽然较过去有较大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研究探索侧重于外部审计或者外部监督角度,而不是基于管理的视角;是以纠错防弊确保信息真实和资产安全为目的,以财务报告为主线,而不是以满足管理需要为目的[11]。另一方面,研究探索多是解决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某个或某几个点的问题,缺乏基于整体的评价系统研究。

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特性与构建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体系,而内部控制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复杂系统[3]。这就必然决定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次,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需面向社会公众,因而评价系统构建就必然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和市场反应,其复杂性可想而知。最后,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运行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这必然对其本身的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然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具有复杂性,那么我们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引导。以下,我们将通过企业的组织背景、内部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本身三个层次,来分析一个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该具有的特性,进而明确构建的基本原则。

1.组织背景

一个企业的组织背景,即指该企业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每一个企业不仅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千变万化,而且所具备的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这就意味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风险管理是企业必须永远面对的话题。而控制风险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也就必须以风险管理为主线。

风险的最大特性在于不确定性。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要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就必须在构建评价系统时充分考虑这一不确定性,以做到因时、因势而变。因此,权变原则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构建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2.内部控制系统

从内部控制系统整体角度来看,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该具有什么特性呢?我们将从内部控制的本质说起。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由企业的组织关系特征决定的;企业组织的契约关系和科层关系决定了内部控制具有制衡和监督的本质[12]。然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基于此,内部控制的本质应当体现在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内部控制除了制衡与监督的约束性功效外,还具有激励性的积极作用。因此,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监督与激励。

制衡、监督与激励属于管理的范畴。故从本质看,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属于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之一[11]。《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因此,不论内部控制本质,还是其定义,都告诉我们内部控制首先应当为内部运营管理服务;基于内部管理视角应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又一特性。

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时,从管理视角出发是一种必然;而实现该目的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以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大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和资产目标。为导向。内部控制目标不仅概括了内部控制的应有功效,而且反映了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内含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要求。因此,目标导向也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构建的一项基本原则。

3.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可行性[13]。而制约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可行性的关键因素在于资源的约束。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某些方面难于评价,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没有合适的方案、恰当的指标、合理的标准,而只是因为实施所占用的资源过多。企业在特定时期内,所控制的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保证所有合理活动都得到执行。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必须要以资源约束为条件。

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就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指为获得一定的产出或服务所耗费的资源最少。发挥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功效是目的,而在目的实现的前提下,尽量耗费最少的资源,是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数量很少、比例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价成本过高[14]。因此,经济性原则也成为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当具备的特征是:以风险管理为主线,以内部管理为视角,以资源约束为条件。在系统构建时,必须坚持权变、目标导向和经济性三项基本原则。其逻辑构成体系可见图1所示。

需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其一,权变、目标导向和经济性三项基本原则不是各自分离的,它们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比如,目标导向原则在具体执行时需要权变思想。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的情况下,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时,应权变地设立目标导向。

其二,权变、目标导向和经济性三项原则为基本原则,还可分别派生出其他具体原则。比如目标导向原则可引申出全面性和重要性,经济性原则可引申出成本效益原则等。但是,基于原则太多反而不易于把握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抓住最基本的原则才是最切合实际的。

三、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整体架构及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一词的选用参考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价》。

要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就必须要明确该系统的整体架构和逻辑框架。整体架构就是要解决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内容构成问题;而逻辑框架解决的是评价角度或切入点的问题,也就是从哪些方面来对内部控制作出评价。显然,这是两个重要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1.整体架构

内部控制评价本质上属于一个由各个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目的性和内在联系性的综合体。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当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七个要素。而且,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11]。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通过选取评价指标,确立评价标准,并经由一定的评价方法,最终得到一个评价指数。评价指数即为评价系统的最终评价结果,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个量化反映。评价指数不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独立构成要素,但是其在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运行和应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评价报告的得出依赖于评价指数,是在对评价指数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次,评价指数可用作评判企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标准,经过比较、分析,找出缺陷和改进措施,进而提升集团整体的管理水平。最后,评价指数可用作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比较标准,为投资者决策和市场监管提供重要依据。

评价指数的得出依赖于评级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基于评价指数的重要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可视作整个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设计的重心。

2.逻辑框架

在我国,不论是企业实际应用还是学者的理论研究,大多还是以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为评价系统的逻辑框架。只有少数的学者尝试引入ERM框架

COSO于2004年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简称ERM框架)。该框架指出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八个要素。或者重新确立一个逻辑角度。韩传模、汪士果[3]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风险导向和示意结构的内部控制递阶层次模型,分别从控制目标、风险要素、流程控制等多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我们认为,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框架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逻辑框架,是一种合理选择。一方面,五要素联系紧密、互相牵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能够全面反映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另一方面,基于五要素框架设计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与《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相契合,易于被接受、实施和推广。

四、逻辑框架下的一种设计方案

在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中,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目标是基本确定的,而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却需要确定具体方案。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有效运行,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是关键。我们严格遵循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原则,以《基本规范》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为逻辑框架,以《评价指引》为指导,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所诠释的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为参考,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分四级设计了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是要素层指标,即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二级指标是准则层指标,与要素的具体业务或具体步骤相对应,主要依据内部控制的18项应用指引中所分析的风险为导向设计。一级指标“内部环境”对应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风险评估”对应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控制活动”对应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和合同管理;“信息与沟通”对应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内部监督”对应内部审计、检查监督和内部控制评价。

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是措施层指标,考虑具体业务或步骤实施过程中主要风险的控制措施,差异在于四级指标是三级指标的细化。有的三级指标被细化为四级指标,而有的三级指标没有细化。

由于篇幅所限,以下仅以内部环境的部分指标为例说明指标体系的构建,见表1所示。

内部环境类应用指引有5项: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我们以此设置了5个二级指标。《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着力解决企业应如何进行组织架构设计和运行,核心是如何加强组织架构方面的风险管控。组织架构设计方面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在:公司治理机构形同虚设,董事会、经理层和大股东之间的独立性问题,关联交易的公平性和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基于此,我们在组织架构下设置了2个三级指标,分别是公司治理结构(应用指引中称作“组织架构设计”)和组织架构运行。公司治理结构下设置6个四级指标:制衡机制、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关联交易、三重一大事项和交叉任职。

2.评价标准的设定

评价标准设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系统的科学实用性,因此我们在评价标准设定方面严格遵循《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和《应用指引》关于评价指标的相关规定,同时考虑评价指标类型的影响。我们借鉴中国内部控制评价指数[15]的做法,以指标的得分情况(设定满分为100分)衡量指标运行的有效性:90―100好、80―90较好、60―80中、40―60较差、0―40差(分值区间为左闭右开),同时借鉴国资委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2006)确定定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做法,将制度执行的程度划分为5级:完全执行、基本执行、执行一般、执行较差、未执行,分别一一对应上述的五个分值区间。如此就可以按照指标执行情况赋予指标科学的分值。至于制度执行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则定性描述,依据制度执行效果的好坏程度,对照指标运行有效性区间,赋予其合适的分值。

由于篇幅所限,以下仅以内部环境的部分指标为例说明评价标准的构建,见表2所示。

3.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是评价指标到评价指数的必经之路;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得出科学评价结果的前提。因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众多单项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并且还是分层级的。要想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我们所选择的评价方法必须能够实现若干个单项指标实际值到综合性评价结果的技术转换[16]。鉴于这些情况,我们借鉴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简称南开治理指数)[17]的做法,引入分层处理的方法(具体可考虑层次分析法AHP,该方法适用于多目标规划问题的评价),并将主观赋值与客观赋值相结合。对于最底层指标(三级或四级指标)按照评价标准采用模糊评价法赋予分值,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有四级指标的三级指标)得分通过本级各指标对应下属的各指标分值的加权平均计算得出,依次层层递进,最终通过一级指标的加权平均得出评价指数。

因此,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便是各级指标的赋权问题。基于指标体系中指标类别和具体指标的四个层次,我们借鉴企业会计指数的指标赋权方法[18],将指标赋权分为类别赋权和具体指标赋权两类,分类处理赋权问题。一级指标的赋权通过类别赋权实现,由于类别赋权难以通过直接的统计量分析实现,因此我们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调查对象为被评价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二、三、四级指标的赋权采用具体指标赋权方式,结合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行业风险分析法得到两种方法下每一指标的权重,然后各按50%的比例加权生成每一指标的最终权重。利用主成分分析思想,根据具体指标的方差贡献率计算每一具体指标的权重,以此得到客观赋权的标准;利用行业风险分析法,考虑到风险的行业性和同行业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类似性,通过分析不同行业的行业风险区分相应控制措施的重要程度,以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赋予适当的权重。

有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即可利用评价系统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最终以评价指数客观反映之。其评价指数编制的流程概括为图2所示。

五、结束语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一项极具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应当具有的特性,提出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整体架构以及构建的逻辑框架,并据此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系统性地研究内部控制评价,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共识性的设计方案,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当然,该方案仍处于理论的设想阶段,是否能够具有普遍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企业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 48-54.

[2]骆良彬,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J].审计研究,2008,(6):84-90.

[3]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4):55-61.

[4]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5,(2): 11-17.

[5]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A省电网公司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1):69-76.

[6]于增彪,王竞达,瞿卫菁.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审计研究,2007,(3):47-52.

[7]上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研究――基于上汽集团借助IT系统平台的CSA实践[J].审计研究,2009,(6):34-40.

[8]朱荣恩,应唯,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8):48-53.

[9]阚京华.美国强制性双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解析与启示[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7,(22):13-18.

[10]张龙平,陈作习,宋浩.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9,(2):75-80.

[11]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58-65.

[12]谢志华.内部控制:本质与结构[J].会计研究,2009,(12):70-75.

[13]董美霞.增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果的思考――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73-80.

[14]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6):58-64.

[15]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2009):制定、分析与评价[N].上海证券报,2010-06-01.

[16]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31.

[17]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5-12.

[18]财政部企业会计指数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企业会计指数编制的基本思路与调查问卷设计[Z].财政部调查研究栏目,201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产融结合型上市公司运营效率评价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