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星猝逝,摇响心脏“闹铃”

时间:2022-07-02 03:05:08

笑星猝逝,摇响心脏“闹铃”

相声表演大师马季因心脏病发作病逝,走得是那么急!72岁不能算老,看上去硬硬朗朗的他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与悲痛。人们在痛悼笑星骤陨的同时,应该从中反思些什么呢?

什么叫心脏猝死?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而在我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每天有7000人,占了所有猝死人数的50%,其中多数是死于冠心病。

马季是心脏病猝死吗?

急救中心初步判断马季是由于心脏病突发猝死。可能的依据是:

事件突然发生 相声演员赵世忠前一天晚上还与马季通了电话,听出马季状态很好。可见事件发生12小时以内马季并没表示有任何症状,后来是突发事件;

心肺复苏无效急救人员对马季进行了全力抢救:如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仍然无效,宣布临床死亡。据此可推测马季是心脏突发事件致命:

确有心脏病史 北京安贞医院的大夫介绍,马季有17年的心脏病史,曾在安贞医院心内科住过院;

马季过于肥胖他身高不超过1米7,体重却有105公斤。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105÷(1.7×1.7)=36.3。

一般认为,正常的体重指数为18到25之间。而超过36,应该说是“重度肥胖”了。而男性肥胖患者心肌梗死的几率比一般人群高4.5~5.5倍。所以,马季过于肥胖也是高危因素。

心脏病夺命,马季究竟没注意什么?

身边缺少照顾 马季猝死前到底有没有预感?这我们不得而知。因为除保姆外没有其他贴身的人照顾马季。从赵世忠与马季通话之后直到次日9点保姆发现马季已失去神志,这段最关键时刻,人们不知马季发生了什么情况。老年人身边没有贴心人陪住,应从马季这里吸取教训。

忽视先兆症状猝死尽管来势迅猛,但大约有1/4的猝死患者在死亡当日有先兆症状:例如持续性胸痛、胸闷、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可见,心脏病夺命前并非完全没有预兆,当有心脏病史的病人感受到身心欠佳的蛛丝马迹,应迅速去看医生,不可掉以轻心。

丢掉了生命攸关的34分钟据急救中心郭院长说,保姆在9点钟发现马季已经没有神志后,只是马上通知了他的家人。等家人赶到后,才在9时34分拨打了急救电话。如果保姆在通知家人的同时,直接拨打999电话,这样就能提前34分钟实施急救,效果有可能会大不相同,因为心肺复苏的效果与抢救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需要以分秒来计算。这白白浪费的34分钟,实在令人可惜!

所以老年人、某些病的高危人群,应该为自己一旦发生突然事件预先制订好“急救指南”,让家人和身边人知道如何处理。马季没有做到这一点,留下了终生遗憾!

忽视定期复查如果马季在安贞医院住院期间,能多听取心脏病医生的指导,出院后能定期复查,可能病情会有转机,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退休更比在职忙跟古月、高秀敏等艺人一样,马季的猝死与他的常年操劳、身心疲惫有关。他退休后,仍早晨7时起床,到晚11点睡觉,有时还要外出讲课。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固然可嘉,可他们却忘了,没了健康和生命,事业又怎样延伸?

以上都说明马季忽略了重要的几项保健养生原则:没能严格控制体重、认真减肥;没做到劳逸结合,尤其是退休之后更变本加厉地操劳,怎不让他积劳成疾?特别是一个有17年心脏病史的老病号,却疏于检查,甚至未能做到定期复查;没能与医院、医生保持经常联系,没能建立一套应急预警、救治的措施,以至于给病魔以可乘之机。

狙击心脏猝死,我们能做什么?

做心脏喜欢的事 保持心情愉悦、劳逸结合、充足睡眠、坚持运动、控制体重。肥胖就是给心脏的劳动加码。

保持血管年轻化 动脉血管老化就会变硬变窄甚至闭塞不通,心脑就会缺血乏氧,就容易发生心脑梗死甚至猝死。方法是尽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去掉促成动脉硬化的因素。

吃心脏血管喜欢的食物 心血管最怕油腻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喜欢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丰富的粗茶淡饭,所以我们应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吃豆制品、鱼类等。此外,还应经常进食降脂食品胡萝卜、茄子、香菇、海带、紫菜、黑木耳、柑橘、葡萄、玉米、燕麦片等。

拒绝心血管厌恶的不良习惯彻底戒烟,不可酗酒,饮食定时定量,不可滥用药物。有人不看医生,只靠道听途说,顾名思义自己买药,而事实上,心血管药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药物。

身边应有亲人陪住 老年人、慢性病人最好不要单身居住,家人不能同居一处时,也应早晚或随时电话问安,以免贻误了,突发病症的发现时机。

定期查体或复查 及时发现某些隐患及某些事件的预兆;检查自身是否属于某些病的高危人群。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把自己门诊、住院病历、体检表、检查单、化验单,以及用药情况都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以备急诊时供医生参考。

制定一个应急预警方案 起码为自己建立个“健康卡片”随身带,特别是老人、孩子和某些病的高危人群,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血压、慢性病、可能发生的危险突发事件、日常就诊医院等都记录在上面,并向家人和周围人交代清楚,以备应急时争取更多时间。

探索急救“绿色通道”如果得了重病急病如心肌梗死、脑中风,随时有猝死可能,就不能按诊所一卫生院一区一县一市一省级医院逐步升级模式就诊了,而应直接到达有条件抢救的正规医院就诊。建议平时就应保存好正规医院的病历,与主治医生建立好联系,一旦有突况(像心梗、中风、大出血一类的急重症),可在第一时间到达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免得浪费掉抢救生命的最佳时机。

人人树立急救观念 具备初步现场急救常识,起码知道立即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不可延误!

E-mail:cw_0791@163.com

上一篇:特色汤让你“水汪汪”等 下一篇:笑话一箩/我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