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情歌》采编者吴文季:一生为光明歌唱

时间:2022-07-02 12:33:19

《康定情歌》采编者吴文季:一生为光明歌唱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

李家溜溜的大姐

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她哟

月亮弯弯看上溜溜的她哟

这首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传唱,经久不衰。2001年在康定跑马山举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康定情歌节”上,《康定情歌》被选为“中国第一情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它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向全世界推荐的中国惟一一首民歌,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经典情歌之一。这首民歌早已超越了国界和种族,成为全人类的心灵之声,由美国太空局选定,被放进美国发射的超越太阳系发往宇宙太空的火箭中,成了代表人类寻找宇宙生命的问候之声。2005年我国发射“神六”时,也搭载了这首《康定情歌》。半个多世纪以来,康定因之成为“浪漫之都”而誉满天下,且广为世人钦羡。然而,这首《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究竟是谁呢?人们苦苦寻觅,却众说纷纭,扑朔迷离。1996年,为了感谢创作了这首让全国乃至世界都知晓康定这座小城的音乐家,康定所在地的《甘孜报》曾悬赏1万元寻找答案。

幸好有以时任四川省甘孜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孜日报》总编辑郭昌平为首的热心群体,他们孜孜以求,北上南下,从大西南到全中国,经过近20年不知疲倦的探访、求证,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答案。他们先是找到第一个在正式舞台上演唱《康定情歌》的伍正谦;找到了为《康定情歌》编配伴奏的江定仙;找到了当时刚从国外留学归来,后来享誉中外乐坛的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当年喻宜萱是从老同学江定仙手中接过《康定情歌》的歌谱,并在南京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演唱此曲,并激起观众的热烈反响;此后又是她把这首情歌带到伦敦、巴黎,唱到国外。郭昌平还找到将这首歌第一次编入《中国民歌》(第一集)的原山歌社的成员王震亚、郭乃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康定情歌》的收集、改编者是福建省惠安县洛阳人吴文季。

吴文季又是如何与康定结缘的呢?说来话长。1938年,年刚20岁的吴文季为抗战离家投奔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并参加了“战时青年干部训练团”。武汉沦陷前,吴文季随训练团到当时的陪都重庆,1941年考入浮屠关的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班学习。1943年他又考取了国立重庆青木关音乐院声乐班。抗战胜利后直至1946年5月,吴文季因生活拮据仍滞留在重庆,为了解决生计,他接受了挚友的邀请到甘孜城。甘孜驻扎着一支原准备出征缅甸的部队,由于抗战胜利,他们在等待分配中成立了青年军夏令营,吴文季就是来担任他们的音乐教官。这支部队里青年士兵多来自西康少数民族地区,吴文季根据这个特点,自己刻印了流行的康藏民歌和新疆民歌作教材,深受学生欢迎,也因此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好感。学生常聚在他的宿舍,向他讲述当地民俗,吟唱家乡的各种民歌。他们还到附近的乡间搜集民歌,其中包括后来加工成《跑马溜溜的山上》的溜溜调。

康定溜溜调的原曲略嫌简单,经过吴文季加工后的《跑马溜溜的山上》却具有很好的和声和旋律;再者,老溜溜调的情歌只有3段歌词,而现在流传的《康定情歌》却有4段歌词。这第四段歌词是:

世间溜溜的女子任你溜溜的求哟

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爱哟

月亮弯弯任你溜溜的爱哟

月亮弯弯任你溜溜的爱哟

这里显然加进了作者对现代男女自由恋爱的憧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民歌极少有这样开放的思想,作者的加工使整首民歌格调得以升华,由此可见采写改编者的功力。

1946年8月底,吴文季回到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继续学习声乐。第二年,学校筹备联欢会,他把这首倾注心血的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交给声乐老师伍正谦审阅,伍正谦觉得不错,就请作曲系主任江定仙配器,并改名为《康定情歌》。联欢会上由江定仙钢琴伴奏,伍正谦第一次向音乐学院的师生演唱了这首歌曲。之后,江定仙又把这首民歌交给喻宜萱演唱……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受革命激情的鼓舞,吴文季也与当时广大知识青年一样,积极报名参军,投身到浩浩荡荡的解放全中国的洪流中去。他当然以自己的专长服务于革命的需要,先后担任过第二野战军战斗文工团、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和总政文工团的歌唱演员。

由他领唱的《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被灌制成唱片,风靡全国。一声高昂震撼人心的“开船了!——”,至今还在笔者的心中回荡。《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在全军文艺会演中获奖,闻讯后,吴文季的女友阮菠来信祝贺。吴文季给女友回了信,兴奋的心情力透纸背。

菠:

……高兴地告诉你,与《康定情歌》一样,《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近日又被录制成唱片。你以后可以打开唱机,听一听78转片子那一声开船令了!我觉得那高昂悠远的声调,切合当时的情景。你觉得如何?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感受……

不料此后,阮菠再也收不到吴文季的讯息,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似的。原来,1953年,吴文季因早年参加“战时干部训练团”以及做过部队青年军夏令营音乐教官,被视为有政治历史问题,从军队清除遣送回惠安老家。他孤身一人,住在农村破旧的老屋,开荒种地,接受管教。他心中虽然钟爱着女友,但正因为爱在他心中太神圣了,他毅然斩断了萌芽中的情感,宁愿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带给的他全部的苦难,也不希望他爱的人跟着他受苦。此后,一直到他病逝,他都保持单身,既不恋爱也不成家。他曾经对他哥哥说:“我所爱的人在远方,现在是隔了天河了。但你们也别劝我成家。我不让别人为我背政治包袱,除非历史问题能尽快澄清。”

吴文季始终把音乐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即使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看到他的母校小学缺少音乐老师,他便自荐当音乐老师。他出色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赢得师生的尊重,他的声名也渐渐流传在外。开始,是一些演出单位为排练文艺节目或创作节目,偷偷找到他向他请教。1957年后,出于繁重的宣传任务需要编导人员,在一些熟悉朋友的举荐下,吴文季先后在洛阳镇文工团、惠安高甲剧团、惠安歌舞团、晋江专区歌剧团和泉州艺术学校工作,任编导、作曲和音乐教员,谱写和编导了《阿兰》、《丰收之夜》、《八级浪》、《惠女颂》、《崇武民兵》、《戏曲春秋》、《阴谋》、《渔蚌嬉舞》等优秀乐曲、舞蹈,其中舞剧《阿兰》、《丰收之夜》、《八级浪》和《惠女颂》于1959年、1960年被选送赴京参加汇演,均获各界好评。

笔者为了寻找吴文季的历史足迹,专门翻阅了《惠安县志》(1998年7月出版),书中除了记述县文艺团体先后排演的《阿兰》、《丰收之夜》在地区获过奖;记述“特别是后来与省歌舞团联合排演的《丰收之夜》还作为赴京参加全国歌舞剧汇报演出的节目”之外,根本没有提及这些节目的编导和作曲。还有一处提及“崇武镇渔民民兵业余演出队演出的《崇武民兵》和《八级浪》”,但也未标明编导和作曲。但笔者从“《崇武民兵》后来改编成歌舞《前线民兵》参加‘上海之春’音乐会”一句话中,窥探出这里一定有吴文季这位高手在悄悄起作用。

笔者又继续追踪到《泉州市志》(2000年版)卷三十九《文化》,在“各县业余文工团(队)”目下,有一段文字很值得推敲:“如1963年春成立的惠安县崇武镇渔民民兵业余演出队,先后创作演出《崇武民兵》、《八级浪》、《渔歌唱今昔》等演唱节目。这些节目战斗性强,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博得广大渔区群众和军政部门的好评。该演出队被评为福建省军区先进单位。《八级浪》获得省1964年群众业余创作会演一等奖。”一个镇的演出团体何以能取得这么突出的艺术成绩,应该不会没有高人在创作和编导。

1964年随着乡镇开展“社教”,“阶级斗争”的弦又紧绷起来,吴文季再次陷入人生的低谷,他被处理回乡下家中,为了生计他只好去琢打石子卖钱。1966年5月1日他含冤病逝。在沉寂了整整20年之后,1986年吴文季冤案才得以彻底,据说前组织上为他调出档案查阅,从头至尾却找不到一份处分的决定……

吴文季葬于离洛阳古镇几公里外的凤窝山上。墓碑上镌刻的墓志铭是“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光明歌唱!”

又是一个10年,1996年随着《甘孜报》探秘《康定情歌》采编者答案的揭晓,吴文季的墓前不再寂寞,时不时总有追慕者送来的鲜花在墓碑前灿烂开放。惠安县洛阳镇凤窝山也因此有了名气,连吴文季曾经暂栖过的老屋,也有了指示的路牌:“《康定情歌》采编者吴文季故居”。

《人民文学》2004年副刊第三期发表了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张玉春教授的长篇纪实文学《泉州湾上一朵溜溜的云》,为我们揭开了一位被时代潮流推到边缘的音乐家的面纱。也许这又应验了哲学家的预言:是金子的总会发光!

2008年3月29日,泉州市为纪念吴文季诞辰90周年,举行了《他始终为光明而歌唱》为主题的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共同组织。四川省甘孜州州委宣传部和康定县县委宣传部向大会发来贺电,海内外多家有影响的媒体予以详细报道。

遗憾的是,至今尚没有一部地方志书为其立传正名。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志工作者终将会为这位著名的音乐家还原其历史本来的面目,以慰其在天之灵。

上一篇:内部审计与企业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 下一篇:“朝阳鸣凤”黄桂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