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陵十三钗》探电影译名之文化观

时间:2022-07-01 10:54:58

从《金陵十三钗》探电影译名之文化观

[摘 要]本文从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译名The Flowers of War入手,通过对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影片原名与译名之间的对比和比较,揭示了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一方面忠实于源语的语意,另一方面更重视译语的文化,以译语的文化价值观为上,利用转换意象和运用修辞的方法来完成从源语文化到译语文化的跨越,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信息传递和语意功能对等。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电影译名;翻译;文化

作为人类历史与生活的写照,电影这个融语言、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传播媒介在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日显其异彩,由此,电影登上国际舞台时所带有的标签,即影片的译名也越发引人关注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而言,一个理想的电影译名在观影前能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在观影时会引发观众深切的共鸣,而在观影后则留给他们恒久的回忆。若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电影片名的翻译就不再只是文字转换的机械工作,而是结合了语言和文化的一门高深艺术。这就要求译者能够从电影的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出发,取得一种同时超越形式语言学和文艺理论,但又凌驾于两者之上的更广阔的视角。这种视角包括了语言科学、语言艺术和电影艺术在内,是人类不同种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在接触、碰撞、交流中互相影响、渗透,互相借鉴、促动的动态的视角,即语言、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透视视角。有了这样一种视角,译者便能以跨语言文化的姿态来应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处理好语言与艺术、模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译名入手,以广大观众熟悉的影片译名为例,探讨这种语言、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三位一体的视角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作用,解读各种译法背后所蕴含的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内涵

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从开拍之日起,其别具一格的电影名称就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上映之后,影片扣人心弦的情节、恢宏壮观的场面以及演员对片中人物淋漓尽致的诠释无不给人留下极具震撼的观影效果。仔细回顾这部难得一见的爱国大片时,观众们一定不会遗漏电影片头及海报上的英文译名The Flowers of War。中国观众以及那些深谙中华历史文化的观众在观影之前难免会对这个字面意义与原名相距甚远的译名心存疑惑,那么观影之后是否豁然开朗了许多呢?其实,这种情况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并不鲜见,那么译者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翻译以及其中究竟蕴含了多少语言和文化的深意,本文且从《金陵十三钗》入手,为观众细细解读。

(一)转换意象越东西文化之界

大凡具备一些中国古典文化常识的人对“金陵十二钗”都不会陌生,因其出自于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指的是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城中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她们出身名门,资质不凡,最后却在封建礼教的桎梏和家族命运的起伏中结局凄凉悲惨,无不令人扼腕叹息。而电影《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的南京,一座教堂里的几个神职人员、一群躲在教堂里的教会女学生、十三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这里的“十三钗”指的是故事中十三位侠肝义胆的风尘女子。片名采用的仿拟修辞法不仅浓缩了影片的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深深地吸引了观众,激发了人们的观影兴趣。

然而,对于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外国观众而言,“金陵十二钗”却是个陌生的词条,也许他们既不知道金陵代表着南京,也不了解《红楼梦》中的这些奇女子。对外国观众来说“金陵十二钗”这个意象在他们的文化中显然是不存在的,那么在该意象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金陵十三钗”就更是虚无缥缈,令人摸不着头脑了。因此,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既体现不了故事的主题,也无法再现原名中仿拟的修辞效果。那么译者又是如何抉择的呢?为何原名中的“金陵”和“十三钗”都没有出现在译名中呢?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这个意象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中是缺失的,而“金陵”在外国观众眼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已,他们不知道“金陵”代表着“南京”,也不知道“南京”在1937年的炮火中饱受蹂躏,更不会知道这段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记忆深处最痛的一道伤痕。为了传达片名中隐含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译者通过转换意象的方法,用目的语使用者熟悉的意象来传递文字以外的信息,于是便有了The Flowers of War。在这个译名中用war(战争)来代替了金陵,用flowers(花)来象征片中的十三位女性。也许观众们起初会不解,因为这些毕竟是风尘女子,在世俗的眼中她们是低贱的、肮脏的,怎可比作纯美的花朵。然而,影片中她们不顾个人安危,心系民族存亡,保护同胞,奋起抗日,这种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早已掩去了她们为世人所不耻的卑微身份。因此,译者使用“花”这个意象,不仅用来描绘她们美丽动人的外表,更以此来展现她们纯净高洁的本质。

由于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中意象的不对等,也许外国观众在看到片名时无法像中国观众一样在潜意识中体会到抗战中的“十三钗”和《红楼梦》中的“十二钗”在家庭出生、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上的强烈对比,但是通过The Flowers of War这一译名中的意象转换所展示出的绽放于战火之中花朵的坚强和美丽,同样在译语文化中实现了相似的修辞表达效果,对片名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缺失进行了有效的补偿。

无独有偶,影片《鸿门宴》的译名White Vengeance同样采用了转换意象的方式。鸿门宴的故事出自于《史记》,指的是项羽为报复刘邦特设酒宴,宴席上暗藏杀机,但最终暗算未能得逞的著名历史典故。这是一个典型的富有汉语历史文化背景的词,在英语语言文化中自然找不到等同的意象,若是逐字翻译的话,观众定会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宴请,使得片名的文化和历史意蕴及其对故事情节的暗示作用荡然无存。而White Vengeance则译得比较巧妙。通过意象的转换,译者将“宴会”转换成了“复仇”,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故事的主题。然后,仿拟英语中white elephant一词将该片描绘成了一个white(白色)的复仇故事。因为white elephant指的是华而不实的东西,那么White Vengeance便是精心设计而徒劳无获的复仇了。通过意象转换的方式,译者娴熟地游走于两种文字和文化之间,在正确传递了源语语言文化信息的同时,为电影的译名披上了译语文化的传统装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上一篇:自驾游? 第4期 下一篇:国产电影海报设计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