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

时间:2022-07-01 10:17:48

内容简介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自小父母双亡,被父亲生前结义兄弟、江湖上有名的大侠郭靖收养。杨过个性倔强,脾气顽劣,无奈之下,郭靖唯有将杨过送到全真教去学武。

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偏生又拜了心地狭窄的小人为师,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追打之下慌不择路,逃进了“活死人墓”。

活死人墓中隐居着一位少女,名叫小龙女。她从小在活死人墓中长大,武功高强,却不谙世事。她收留了杨过,并收他为徒,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

历经波折,神雕侠侣天下扬名,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回到了活死人墓中,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只留下神雕侠侣的传奇在世间流传……

作品欣赏

杨过一回头,猛见崖壁上用剑尖刻着两行字,一行大的写道:“十六年后,在此相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另一行较小的字写道:“小龙女书嘱夫君杨郎,珍重万千,务求相聚。”

杨过痴痴地望着那两行字,一时间心慌意乱,实不明是何用意,心想:“她约我十六年后在此重会,那么她到哪里去了呢?她身中剧毒,难以痊愈,十天半月都未必挨得到,怎能有十六年之约?她明明知道我已将绝情丹摔去,又怎能期我于十六年之后?”他越想心绪越乱,身子摇摇欲坠。

众人在对崖见他如痴如狂,生怕他一个失足,就此坠入谷底深渊。倘若过去相劝,那崖上只能再容一人,如杨过真的发起狂来,他武功又高,无人制得住他,势必被他一同拖坠深渊。黄蓉眉头微蹙,对程英道:“师妹,他似乎还肯听你说话。”程英点点头,道:“是!我过去瞧瞧。”说着飞身上了石梁,向杨过走去。

杨过听得背后脚步声,大声喝道:“谁也不许过来!”猛地转身,眼中射出凶光。程英柔声道:“杨大哥,是我啊。我只是想帮你找杨大嫂,别无他意。”杨过凝视着程英,过了半晌,眼色渐渐柔和。

程英向前走了一步,道:“这朵红花,是杨大嫂留下的吗?”杨过道:“是啊。为什么要十六年?为什么要十六年?”程英缓步走到崖上,顺着杨过的目光,向石壁上那两行字低声读了一遍,也是大惑不解,说道:“郭夫人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谁也比她不上。咱们问她去,必有明解。”杨过道:“不错。石梁滑溜,你脚下小心。”当下飞身过了对山,将崖壁的两行字对黄蓉说了。

黄蓉默默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两眼发亮,双手一拍,笑道:“过儿,大喜,大喜!”杨过惊喜交集,颤声道:“你说……说是喜讯吗?”黄蓉道:“这个自然。龙家妹子遇到了南海神尼,当真是旷世奇缘。”杨过脸色迷惘,问道:“南海神尼?那是谁?”

黄蓉道:“南海神尼是佛门中的大圣,佛法与武功上的修为俱是深不可测。只因她足迹罕履中土,是以中原武林人士极少有人知道她老人家的大名。我爹爹当年曾见过她一面,承蒙授以一路掌法,一生受用无穷,嗯,那是十六、三十二,不错,是三十二年之前的事了。”杨过将信将疑,喃喃道:“三十二年?”

黄蓉道:“是啊,这位神尼只怕已近百岁高龄。我爹爹说,每隔十六年,她老人家便来中土一行,恶人撞到了她那是前世不修。好人遇到了,她老人家必有慈悲。龙家妹子这等美艳如仙的人物,她老人家定是十分欢喜,将她收作徒儿,带到南海去了。”杨过喃喃道:“隔十六年,隔十六年。一灯大师,此事当真吗?”一灯“嗯”的一声。

黄蓉抢着道:“这位神尼佛法虽深,脾气却有点儿古怪。大师,你见过她老人家吗?”一灯摇头道:“老衲无缘,未曾得见。”黄蓉叹道:“她老人家便是有一点儿不通情理,想人家少年夫妻,如花年华,却要他们生生分隔十六年,那不是太残忍了吗?龙妹妹武功已这么高,再学十六年,难道真要把丈夫制得服服帖帖才罢手吗?”说着哈哈一笑。

杨过道:“不,郭伯母,那倒不是的。”黄蓉道:“怎么?”杨过道:“龙儿毒入脏腑,性命难保,倘若真的蒙神尼她老人家垂青,那么十六年之中,定是神尼以大神通驱除她体内剧毒。我总道……总道那是再也治不好的了。”

黄蓉叹了口气,说道:“芙儿莽撞伤人,我……我真是惭愧无地。过儿,你这番猜测似乎更近情理。龙妹妹毒入脏腑,神尼便有仙丹妙药,也非短时能将剧毒除尽。只盼她早日康复,神尼忽发善心,不用这么久,便放她和你相会了。”

杨过从未听说“南海神尼”的名字,心头恍恍惚惚,欲待不信,但花草在手,字迹在石,却是千真万确之事。小龙女如真遇到不测,又怎能有十六年之约?他沉吟半晌,又问:“郭伯母,你怎知是南海神尼收了她去?她又怎地不在壁上书下真情,也好免我牵挂?”

黄蓉道:“我是从‘十六年后’这四字中推想出来的。我只知南海神尼每隔十六年一履中土,除她之外,并无别人有此等奇习。一灯大师,你想得起有旁人吗?”一灯摇头道:“没有。”黄蓉道:“这位神尼连她的名字也不准旁人提,怎能许龙妹妹在石上书她名号?就可惜这断肠草不知能否解得你体内之毒,倘若……唉,十六年后龙妹妹欣然归来,要是见不到你,只怕她也不肯再活了。”

杨过眼眶中泪水充盈,望出来模糊一片,依稀若见对面崖上有个白影徘徊,似是十六年后小龙女在此寻觅,却是失望伤心,寻不到自己。一阵冷风吹来,他打个冷战,毅然道:“郭伯母,那我便到南海去找她,但不知神尼她老人家驻锡何处?”

黄蓉道:“你千万莫作此想,南海神尼所住的大智岛岂容外人涉足?而男子一登此岛,更是立招杀身之祸。我爹爹颇蒙神尼青目,也从未敢赴大智岛拜谒。龙妹妹既蒙神尼她老人家收留,相见有日,十六年弹指即过,又何必急在一时?”

杨过瞪着黄蓉,厉声道:“郭伯母,你这番话到底是真是假?”黄蓉道:“你再去瞧瞧石壁上的字迹,若非龙家妹子所书,我说的自然也未必是真。”杨过道:“那字迹没错。她写我这‘杨’字,右边那‘日’字下总是少写一画,这不是别人假冒的。”黄蓉拍手道:“那便好了。不瞒你说,我只觉此事太过凑巧,一直还疑心是朱大哥暗中布置了来让你宽心的呢。”

杨过低头沉思半晌,说道:“好,我便服这断肠草试试,倘若无效,十六年后,请郭伯母告知我那苦命的妻子罢。”

生命 爱情 自由 孔庆东 蒋泥

金庸研究专家陈墨在《金庸小说之谜》中,谈道:“对于少年读者来说,金作中对侠少年在困苦、逆境中成长的历程,青春期反抗中的挫折与收获,以及敌友师徒、男女之间复杂关系的描写,在启人心智。”应该说,这个评价对《神雕侠侣》来说,是很恰当的。生命、爱情、自由这往往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在《神雕侠侣》中,作者不单安排了舍生取义者,亦描写了追求生命的诸多人物,作者对生命倚重的观点很自然地通过书中一系列的矛盾斗争而表现出来。

小说主人公杨过,他一生坎坷,其中有多少生死悬于一线的经历!虽然杨过童年时便漂泊江湖,但他聪明机智,活得逍遥自在,并不比别人烦恼。因此他对生命自有一番领悟。进入与世几乎隔绝的古墓,与小龙女相处几年,他的心境仍未淡泊,这与他活泼顽皮的性格颇有关系。基于杨过以往的经历,以及他的性格,他很喜爱这个花花世界,经常想着带小龙女行走江湖,这样一个热爱生命之人如何肯轻易放弃生命呢?

理解杨过的生命观,非得将其处境考虑完全。他不是一味地贪恋生命,他的内心有着强烈的矛盾。小龙女悬崖留书,示意十六年后相见,他看破生死般地要随风而逝。但他没有,这并非得益于其他人的劝慰,而是恰恰因为他对小龙女的深情,他宁可独自漂泊江湖十六年,也不敢想象十六年后小龙女真的兑现诺言而见不到他,杨过热爱自己的生命不如热爱小龙女的强烈,这反而成为他继续生命的动力。

生命如此灿烂而可贵,然而她却充满着缺憾。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郭靖与黄蓉这一对武侠世界的精英夫妇,他们的大女儿除了貌美外似乎没有继承父母的任何优点。作者不给他们设计完美的人生,而是根据生命的规律给他们留下了不大不小的缺憾,读来更贴近生活。到后来,生性莽撞的郭芙竞一剑砍掉杨过的一只手臂,这个令人吃惊的举动的确令读者难以接受,可仔细推敲却对这一情节的合理性毫无疑义。作者如此安排有夸大郭氏夫妇的缺憾之嫌――生下这样的不肖子女。但就连超凡脱俗的小龙女也不可避免有着严重的缺憾。作者用心良苦,似乎直到此时才现端倪: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面对生命中的诸多不如意,人类无法回避,那么唯有抗争,抗争并非为了删除生命中的缺憾,而是令人摆脱其影响,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

既然《神雕侠侣》将爱情的意义灌注于情花这一象征体,那么我们便由情花来参考书中的爱情观。情花周边有刺,昧甘且苦,其果实往往捉摸不透,不能由果实外表断定其味道。爱情就是如此不可捉摸的神秘之物。她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所以周伯通与瑛姑鬼使神差地发生了恋情,大武与小武同郭芙之间的纠缠因为耶律齐的出现戛然而止。尤其是书中生死与共的雌雄白雕,它们的殉情更让人体会到爱的魔力,她就像是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电弧一样,在男女之间产生那种精神和肉体的强烈的倾慕之情。问世间,情为何物?作者没有回答,因为他不能用言语来阐释。正如三毛所言:“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神雕侠侣》中有不少特立独行之士,他们我行我素,基本上不受社会礼法与江湖规范的约束。东邪黄药师是这样的一位资深前辈。他鄙视封建礼法中的论资排辈,主张坦诚相交,人人平等,这种在当时说来相当先进的思想显然曲高和寡,所以他只能习惯一种独行侠的生活,即便孤独,也要与封建礼法对抗到底。

或许是青出于蓝,杨过的思想较之黄药师更为激进。他与小龙女的结合受到世人的阻挠,因为小龙女是其师,师徒结合便是,这是不容于当时社会的。杨过不理解,不接受,他尽全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伤痕累累,但他毫不妥协,最终他成功实现了对当时礼法的超越。当然,这并非他一人之功。作者设计一位生活于古墓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难道是为了给人留下独特的审美形象?我想这决非偶然。小龙女完全不懂俗世礼法,正是为了迎合杨过那狂傲不羁的性格。没有两个人的互相扶持,他们会寸步难行,更不可能苦尽甘来。

综观整部作品,生命、爱情、自由在主人公杨过的身上体现无遗,然而对这三者的追求无不充满了艰辛。从《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儒之侠转变为《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道之侠,金庸先生赋予作品的意蕴在不断更新。

实际上,作者将生命、爱情、自由三位一体,是应了作品主人公人物性格发展的要求。对爱情与自由的追求是体现生命意义的最佳范式,没有这种追求,人生无异于失去灵气的一潭死水。这正是《神雕侠侣》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怀念汪曾祺先生 下一篇:怀念他,就是怀念文坛的一种品格(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