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时间:2022-07-01 09:23:18

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摘要:只有彻底抛弃“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营造融洽、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才能和潜力,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唤醒;素质教育;主动性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要求每个学生都受到应有的教育,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才能和潜力;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要求让学生主动发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走进中小学课堂,会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出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作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能力差,知识面窄,技能单一,缺乏创新精神与活力,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理论发展史上,许多教育家都从不同侧面论证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教育成功之前提。如《学记》中就己萌发了教学过程中对改变师生关系的思考,认为“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消化,不顾学生的志趣爱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违背数学规律,教学效果常常事与愿违。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一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作为教授对象的学生不仅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而且中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实现积极主动的发展,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这样培养的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河北省衡水中学的“教育神话”就是一个实例。

衡水市地处河北省南部,经济教育都比较落后。衡水中学又是河北省重点中学中招生人门地围最小的学校之一招生寻取分数线在全省统一中夸中也是河北省重点中学中最低的学校。自1997年,衡水中学开始施素质教育,大胆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的观点;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由课堂中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由于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衡水中学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实现大面积丰收,以最低的入学录取分数,最小的招生人口范围和硬件并不硬的条件;经过3年高中教育后,高考600分以上的人数比其它市最好的学校多出近100名;重点大学上线率几乎多一倍,达到了最高的“升学率”。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后劲十足。这是“应试教育”根本办不到的。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以期通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争力。为了从容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使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民族创造能力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巴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一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搞好了中小学教育,才能培养出能够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使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也就是说,素质教育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件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彻底抛弃“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营造融洽、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把素质教育全面引进中个学课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现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趔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正确的出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基于B/S模式的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