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观世音菩萨”

时间:2022-07-01 07:37:25

名师档案:张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天津市第二中学,任校高中部语文组组长。天津市河北区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心组成员,区学科带头人,区教育系统知识型职工,市级教学研究课题“写作思维序列化训练的实践研究”负责人。在区第二、第六届“百节创新教育优秀课”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数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市、区级论文大赛中获奖。指导的学生参加“光明乳业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在校教师专业化考核中,多年连获一等奖。从教十余年,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具有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语文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各年级的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文学底蕴深厚、语文气味浓郁、注重人文修养”的教学特色。

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您所感受到的学生在作文方面的欠缺要在哪些方面?

作文水平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不仅仅反映一个人对已有信息的表达能力和组合技巧,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智水平。

同学们在作文中最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兴趣,不是生活而是感受,不是模仿而是创新,不是技巧而是情境,不是规范而是个性。而每一篇个性化的作文,其实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综合体现,无论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还是选材立意,无不渗透着作者独特的审美直觉和细腻的心灵感受。针对这些问题,您能不能给、出_些具体的建议或商去?

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曾言:“作文无外乎‘观世音菩萨’五字而已。”不要误解,刘先生此言并非号召我们面对难题之时念经诵佛,他老人家只是以这样“巧记妙喻”的独特方式告诉我们作文的真谛。

其中的“观”,是不是指“观察生活”?

是的。观察生活,看似老生常谈,实践起来却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工夫。生活处处有文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浓缩着生命的真谛。细致入微地观察体验,才能收获别样的情怀与感受。如,下面两句自我介绍:“我叫李金发——李嘉诚的‘李’,金子的‘金’,发财的‘发’”、“我叫黄玉芹——黄瓜的‘黄’,玉米的‘玉’,芹菜的‘芹’”。对自己名字的解读,透露出一个人的见识,也能让人对其身份产生合理猜测。

那么“世”指什么?

“世”,指的是世态人情。《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红楼梦》为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一定曾让你洒下同情之泪,但你有没有进一步思考这一悲剧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社会环境是悲剧产生的根源,因而他们的爱情悲剧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另一方面,二人的性格特点也为这一悲剧的产生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音”是否指文章的音韵美?

“音”的确是说作文要讲一点音韵,使人读来琅琅上口,广义来讲就是具有一定的文采。郁达夫的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中,以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为主旨句反复咏叹,“平仄平”的音韵层叠,优美而富有韵致。

“菩萨”的含意不好理解,写作文需要有菩萨心肠?

也有这个意思,重在强调为文的心胸与情怀。孔庆东说的好——“好文章的标准,似乎莫衷一是,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有生命。”我们的作文纵不能经世致用,至少该和时代脉搏及人类的普世价值相吻合。没有“心怀天下,慈悲济世”的气度,终难做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上一篇:让我们把机械重复的操作交给计算机 下一篇:心理描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