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体育课堂

时间:2022-07-01 07:31:39

新理念下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体育课堂

摘 要:和谐的体育课堂对于师生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体育教学中究竟如何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摆在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面前首要的问题。作者分析了如何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策略

体育课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规律,不能只要求学生做机械的模仿练习,而要努力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谐是一种美”,是社会的追求,更是教育的追求,和谐高效的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促进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

和谐的体育课堂,学生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而且精神饱满,练习积极主动,从而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任务。高效的体育课堂特点有:准确地把握体育学科性质,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完整流畅的教学流程,能准确把握“黄金位置”找准切入点,有高效简明的延伸,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定位是恰当的。目前,全国中小学生的体质普遍下降,上体育课的兴致不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构建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希望老师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师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老师只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然后有的放矢地去教育,这样就不会因笼统教育而导致有些学生的不满情绪。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素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又要在学生身上倾注爱心和耐心。尤其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应保持良好心态,善于运用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矛盾,并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增进师生情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个别学生,还需要做大量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利用一切资源,挖掘教材趣味性

趣味性、娱乐性是体育课的一大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把实心球投准练习比喻成打靶,把障碍跑练习比喻成红军长征,或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情景,故事内容环环相扣相连(比如消防员救火、鸡毛信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耐力跑则可以采取追逐跑、让距跑,自行设定路线完成规定距离等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

要转变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认识,把体育课堂看作是生命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的课堂,学生是生命体,一群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终究不是我们能完全控制得了的。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就应顺应学生的需要,落实课改理念,营造多维互动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1.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练习前滚翻的时候,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即圆形物体比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物体更容易产生运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团身”的动作。也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趣,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认学生对上课更富有亲切感,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改进、完善教法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各自的学习方法。对于后进生来说,首先要着重解决的是学习方法问题,然后才是如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问题。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运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提升教师素质,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1.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体育课不同于其它的学科,体育课在操场上进行,学生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差,有一点“风吹草动”,注意力就会马上转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学生喜欢节奏感强的练习,如在队列教学中可以用口哨、掌声等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喊口令,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练习起来注意力更易集中。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学生一高兴起来就得意忘形,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连蹦带跳,甚至还有在地上打滚、你追我赶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用在游戏中,学生最想扮演重要的人物,如在“老鹰捉小鸡”中想做老鹰,分组练习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配,适当安排好角色的替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遵守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师要缩短课堂讲解的时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讲解得多,学生领会得也不一定深刻,反而有所厌恶,从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练习的兴趣,也减少了学生练习的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效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无心听老师嗦的讲解。因此,教师要尽量缩短讲解的时间,做到精讲多练,提高练习的密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练习;并且讲解时要注意语调,要抑扬D挫、富于感情,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前滚翻,将动作要领浓缩成“滚动一条线,团身一个团,挺身跳起似飞燕”这三句话,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且学生练习的时间也会更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教师要具有创新的能力

和谐高效课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的,创新是贯穿于体育教育全过程的一种经常,它是体育课堂充满活力的保证,也是体育教师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表现。体育教师如果缺乏创新能力而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最终会导致体育课堂枯燥乏味,调动不了学生渴望运动的激情,势必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相关的学练能力的发挥,更谈不上实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健身观念、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了。作为体育教师应是创新能力较强的人,精力旺盛、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于各类体育活动、竞赛有主见、创见和预见。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沿着素质教育发展方向前进的主观动力,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

总之,和谐的课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模式,面对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选择和谐的教学内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构建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为己任,在和谐的体育课堂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我国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浅谈 下一篇:轮胎物流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