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1 06:36:54

在线教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应用

摘要 在线教学的日益普及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同时也为农业远程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我国,农业远程教育一般用于高校或者义务教育,农民教育培训中很少使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通过研究传统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线教学模式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开启在线教学的探索应用之旅。

关键词 在线教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意义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82-02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农业科技的使用者,也是农业科技的创造者。许多重要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发明都需要靠新型职业农民来完成,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该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1]。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农广校教师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线工作者,更加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主流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使农民学员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从而加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 新型职业农民传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农民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面对面大集中式的传统学习模式式已经很难满足农民学员的需求。通过多年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践教学,发现农民学员在传统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员文化层次差异大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是“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重点对象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人员。但是,目前的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壮年走向了城市,融入了城市。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数量急剧减少,40岁以上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短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劳动力年龄一般为50~60岁,他们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不高,整体能力素质差异大。

1.2 学员居住分散,集中授课难度大

由于一个县或乡镇面积广大,农村村落分散。集中培训既需要及时通知,又要求农民学员长途跋涉,也有部分农民学员居住在偏僻的村落,还要解决食宿问题,经常有学员不能按规定时间听课,个别学员散漫的学习态度容易影响整个培训班的授课效果。

1.3 学员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学习随意性强

农村收种季节性强,在农忙季节,农民一般要完成大量的农业生产作业,劳动时间常常严重超时。农闲季节家务劳动又比较多而杂,导致农民很少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学习。让农民坐在教室里连续听半天或者更长时间的课很难,虽然他们人坐在教室上课,但心思还在农场或者大棚里,不仅思想开小差,部分农民还会坐立不安,总想着还有农活没做完。甚至在学习培训期间,还有少数农民会请假去干农活。这种随意的学习态度,既不利于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推广,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1.4 学员的学习空间、时间受限制,学习被动

传统的大集中式教学将农民学员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内,空间比较局限,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学习人员。面对面教学只能让农民学员在规定的培训期间接受学习,学习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农民学员被动接受学习内容,不能自由主动地学习农业知识与技能。

1.5 学习内容范围窄,不能开展个性化学习

农民学员参加学习,都希望能解决一些实际的农业生产问题,但集中培训只能针对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不能针对每一名学习者因材施教,不能农民学员作为学习主体,按照个人意愿自由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不能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自主性。

1.6 学习形式单一,注意力难以集中

大集中式培训可以使学习者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但主要是单向的、一对多的交流,形式单一,范围较小。农民惯有的思维是“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即只关注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不善于理解结构化的系统知识。当教师连续讲解系列性的理论知识时,比如连续3 h的知识讲座,农民学员往往感到乏味,难以理解,导致他们注意力分散。即使将半天的讲座分成3~4节课来讲解,往往学员们第一节课还能集中精力,越往后越不专注,直接影响学习质量。

2 在线教学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2.1 在线教学的概念

“在线”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计算机、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移动终端与互联网连在了一起。从专业的角度看,“在线”是一个信息技术词汇,是指“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联在一起”。从字面上讲,在线教学就是通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系统开展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现代化教育形式。在线教学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学习者为主体,结合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通信技术,是以交互性、实时性、综合性、适应性等为基本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传统远程教育的新发展[2]。

2.2 国内外在线教学的发展现状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表明,1995―2000年,全世界的远程教育市场规模正以每年增长45%的速度扩张,到2000年,全世界有7 000万人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在线教学,美国每年用于在线教学的开支在100亿~2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教学机构通过互联网招收学习者和发放文凭。美国远程教育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种类达到4.9万个,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大力推进在线教育进程,不仅增加设备投入,而且在中小学和社会各机构之间积极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教育。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组织教育界和企业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994年,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启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网络教育从此起步。1999年,教育部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年,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达到31所[3]。目前,教育部批准举办网络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达到67所,注册学习者累计达200多万人。

3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中引入在线教学的意义与优势

3.1 意义

在线教学作为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农民学员可以不在学校、教室里学习,使最好的教师、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课程能为更多的学习者所用,使他们获得接受学习的机会。

在线教学一般运用文本、图像、表格、音频、视频、动画、三维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技术,使抽象、宏观、微观等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农业生产的一项或几项技术)更形象易懂,多种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激发农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在线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在线教学通常由一系列学习模块构成,每个学习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其中还有配合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讲座、共享资源链接、作业、问答、测验评价等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教材而言,学习模块增强了农民学员学习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而且学习内容更新更加容易,扩大了农民学员的选择范围,更易满足农民学员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

3.2 优势

在线教学的优势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利用多种信息资源,满足农民学员的学习需要。在线教学中,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农民学员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全面而真实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农民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农民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内容,充分满足农民学员个性化的实际需要,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二是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吸引农民学员自助学习。在线课程作为新型学习资源,具有广泛的共享性,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终端中播放。教学的地域被无限扩大,学员可以不用集中,学习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在各自的田间、家里就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短时学习,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从而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5]。三是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促使农民学员乐于学习。传统课堂教学是通过“听”和“说”进行的,而在线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践作业)紧密结合,配合学习的学习活动有视频实时教学、BBS或QQ群双向讨论、实践作业反馈、测验评价等,在线教学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教学效果,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农民学员可以向老师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是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必要时,又可利用网络的BBS坛等功能与同一课程的其他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能够激发农民学员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学习,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讲解[6]。四是教学管理形式自动化,方便农民学员接受个性化指导。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一方面,在线教学管理系统对每个农民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完整地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个人资料,针对不同的农民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整个学习过程以农民学员为中心,农民学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教师充当指导者,随时可以对农民学员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辅导。

4 参考文献

[1] 李毅.试论微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中的应用[J].农民科技培训,2016(2):11-14.

[2] 齐国.在线教学简易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 国明艳.寿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体协同机制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 闫瑾.青海省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5):204-206.

[5] 和玉芳.关于培育新型农民问题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6):2.

[6] 左越,储为文,杨晓妍.浅谈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4(2):23-25.

上一篇:喀什地区核桃标准化生产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猪瘟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