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时间:2022-07-01 06:31:34

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摘 要: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就业形式严峻。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但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倾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危险。如何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深入分析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专业的发展现状。由于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是有原来的计算数学或者是应用数学专业改造而成的,使得该专业的定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学校在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所教的专业课程不够明确的现象,这样极容易造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混乱。

(二)毕业生自身。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一个影响该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因素就是学生们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哪一个专业,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没有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对于就业就很难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才能真正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哪些方面是自己的特长和强项,这样才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社会环境。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率,主要是看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否是热门专业。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始终是就业市场兴旺发达的生命线。社会需求大量的专业,学生会对照用人单位的标准不断完善自己。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的学科,社会普遍认可度不高,甚至不少用人单位把该专业等同于计算机,从各类招聘会对专业的需求来看,指定要该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微乎其微,甚至报考国家公务员都通不过专业审查。越是工作找不到,越是不愿意学习,越是学习热情不高,越是不好找工作,长此以往,陷人恶性循环。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很多的企业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使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导致该专业的学生更难找到工作。

二、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校要想在教学的时候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还能掌握专业的技能,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走校企联合的办学道路。首先有学校的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的理论知识,然后让大家将这些理论知识牢记于心,最后为了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学生们送到产业科研单位进行实习,让其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全部运用到实际的生产运作中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肯定会受到社会各企业的喜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与外校企业进行联手的时候,由于社会上的很多企业都不是太认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高校可以自己来开辟一块实习基地,实行“订单式办学”,即高校根据社会上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按其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校企联合,学生能够检验并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二)准确定位学科,打造特色学科内容。在现有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基础上,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涵盖面很广,灵活度大。在专业方向选择和课程的开设上应有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必须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联合起来,按照“强基础、高素质、有特长、适应广”的培养目标,遵循前沿性、先进性、交叉性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以课程体系改革为龙头,拓宽专业口径,形成特色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三)强化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课程围绕定义、公理、公式和计算,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推理演算能力的培养。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培养信息人才,因此我们认为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应重视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调整了实践环节,现在的实践环节有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数学试验上机、程序设计语言等。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在专业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和关键。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聘用教师时要注重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教师岗位,确保其能够给学生传授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现职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要组织参与专业的讲座和培训活动,深入了解当前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前沿知识和信息,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深入企业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为学生讲授真实的岗位工作要求和流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Y语

总之,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新的学科,应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并且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的考虑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联系,有效缓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就业压力,增强其竞争就业力。

参考文献:

[1]罗林.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2:225.

[2]轩安乐,李超峰.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与拓展对策[J].知识经济,2016,11:64.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无阻碍咨询服务模式探析 下一篇:关于港口机械设备生产成本的优化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