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皮写下的生命絮语:潜水钟与蝴蝶

时间:2022-07-01 06:27:46

左眼皮写下的生命絮语:潜水钟与蝴蝶

为薄薄一本书,我两次失常。终于对得起书店,买下一本十五分钟就翻完了的书,摊开本子,不为友人不为考试,单纯写篇读后感。前面的,是因为看到结尾,耳边嘈杂都静寂,身上发冷心里空白,只一秒。后边的,是突然想到,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是绝笔,真想写时,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自己的手。

此时,静悄悄的周日下午悄然流逝。桌上彩笔纸屑针头线脑散着,腾不出地方索性趴上床。为个小故事失常,有点儿不好意思,可惜生命不是择捡,微不足道也只好做到底。

不过是人无干日好,花无百日红。少少文字里推想生平:法国人,记者,时尚杂志编辑。想是有段醇酒美人,鲜衣怒马的玫瑰色生活,未曾想病了,病得很重,痛苦却不彻底。像高墙铁窗,禁锢自由又留一只眼睛观看表达。好在是字母文字,从头开始念,眼睛眨呀眨,单词,段落……又动起来了。

这样的人,更有名的是保尔,瘫痪,口述。还有那个只能仰望的脑子无边无界的科学家。这个相对平常的法国人,也曾热闹过、时尚过、争分夺秒意气风发过,静下来,他的世界,既算不上崇高也算不上圆整。

不太歇斯底里不太强作欢颜。也许是眨眼都太累,舍不得浪费。忧郁有时振作有时,更多的,在我看来,只是茫然。从发病到离去两年不到,尚不太够演苦情戏,别忘了梦魇两分钟惊醒都嫌迟。不能动的苦恼,大的是治愈无望每况愈下,还能偷偷丢下转到幻想时间,小的却如细菌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沐浴都成了乡愁,以前泡热水解乏舒服到不想动,现在想动都难;看电视几乎是最用脑的事,要技巧运气并用才能找个不闹的台盯着打发下午;时间不重要了,“世界末日之前,总会有个护士来的。”

那个“绝症五阶段”,有,但不是主题。重点也不在临终关怀啊大彻大悟之类的。担心给来探望的孩子们留下坏印象;突然发觉别人眼中苍白绝望的自己,只好大笑;荒诞不经的梦,是唯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时候。大多数时间,要么为维持活着正视身体成为囚牢的现实,要么回忆爱人、父亲、旅行。想的不多,不敢想的太深。似乎痛苦能平均化,多活一天,今天就少熬一点。

还是想活着,但是还要死。“死并非生命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中国式描述大概可以说“为了亲人,我要坚强要忍耐不要让他们担心”。这里呢,痛苦似乎随着身体的麻痹而迟钝了,感情也是,亲人来探望,见一次彼此都能更适应一点。我们的一生是什么呢?对自己,是慢慢死去,对别人,是不断告别。假如就死在那一天,发病时或是别的某一天,墓地会变么,告别致辞会变么,鲜花还是泪水,都是一样的。

死或生。彻底的死和不完美的生。人生总有注定,也不乏偶然。前者是终有一死,后者是不期而至的种种不幸,只有想到没想到的分别罢了,或者说,像在每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醒来,夜里的梦如水泡散去——我们只是不去想罢了。我们的灵魂,或许不如哲人说的那样渴望回归上帝荣光或无所顾忌超然物外,弃绝健康肉体和鲜活欲望,我们还是不是相片里笑得傻气的男女之一,还是不是别人心里缺点多多却割舍不下的讨债鬼。无尽的自由是无边的囚牢,反过来,界墙里的我们,起码知道自己能走到哪里,走远了能回哪里。一朵花自给自足自开谢,它不知道自己多美。

最后是蝴蝶的声音。虫师里染虫濒死的母亲最后做的,是捂住孩子的耳朵,让他听身体里血液流动心脏跳动的声音。世界太吵,听听自己。这脆弱美丽的生物如脆弱美丽的生命,捏住翅膀搓掉鳞粉,只有丑陋翅膀颤动。但它飞过,与花丛与艳阳与晴空相映——都难逃的黑暗寒冷的无底洞,坠落窒息的那一刻,簌簌的扑翅声那么清晰——就停在这里。

我的肉体沉重如潜水钟,但内心渴望像蝴蝶般自由飞翔,本来想死的我,只能靠想象与回忆活下去。

世界顶级时尚杂志——法国《ELLE》总编辑让一多米尼克·鲍比,1995年12月8日突发脑中风,陷入深度昏迷。20天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丧失了所有的运动功能,不能动、不能吃、不能说话、甚至不能呼吸,全身能动的只有左眼皮,这成为他联系世界的唯一通道。鲍比的身体就像被困在重重的潜水钟里,无法自主,无法动弹,但他的心灵如同轻盈的蝴蝶一样自由飞翔。

当友人念到某个需要的字母时,他眼皮眨一下,这样写下一个词、一句话,写下过去生活的回忆,写下当下生活的感受,写下关于活着、关于死亡、关于爱的思索,甚至写信给他所有的朋友……写下这本书。

读这本书,只知道此书写作的经历——用左眼皮一下一下地选择需要的字母,然后拼成一个词,然后成为一个句子,一个个句子,成段,成章,成书……便足够。当身体仅仅剩下左眼皮还能眨动时,我们如何让生命依然丰满?

作者身已残疾,不久于人世,但是整日思考的,却不是自己的疾病,也不是自己的“未来”,而是冷静地思索着人来到这个世间所会遇到的一些大问题小问题——一些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问题,诸如爱情、信仰、慈悲、良知以及安乐死、福利社会等等,作者在自己的思索中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有忧虑,有嘲笑,有悲伤,有欢乐,还有愤怒,但是,字里行间,无不透出巨大的乐观与豁达,从而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

1997年1月,我们便知道了一个叫鲍比的男子,我们只是知道,这本他一生最后的一本书——也是他唯一的一本书,是用他全部的生命写就了。3月7日,这本书法版问世。两天后,他离开了人间。6月,纽约英文版出版。7月,伦敦英文版出版。8月,德文版……全世界已经有几十个民族的人在阅读这本简短的文字。2007年,戛纳大奖公布,《潜水钟与蝴蝶》赫然在榜。

一本给绝望者以光明的不可思议的图书,一本让人类变得更加坚强的图书,一本伟大的图书。

上一篇:我的初恋与爱情无关 下一篇: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