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话写字

时间:2022-07-01 06:20:05

汉字神奇多变,被誉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是我们祖先智慧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它是孕育和发展我们人的一切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起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被提升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确立了写字教学应有的地位。写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必须要持之以恒,让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的最好办法就是“兴趣”,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凡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持续的时间总是相对较长的。笔者进行写字教学尝试的年级正好是一年级,一年级的孩子是一张纯白的纸,要想让这张“纸”上写出漂亮的字来,“起笔”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笔一划的练习写字,横是横,竖是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肯定不感兴趣,长久下去甚至会出现厌烦的情绪。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教育思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幸福的人。”让学生在写字、练字中感到幸福和快乐,不仅是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也是学生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这个“趣”字在写字教学中绽开花,让学生也能在写字中感到“幸福”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颇有些心得。

一、认识笔画,化繁为简

汉字书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单就笔画来说就多姿多彩。它们看似没联系,实际又是笔笔相连,如何让刚入学的孩子在这错综复杂的笔画里,理出一条线来,记住并认识它们呢?这就需要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概念。笔者在对基本笔画的教学中,给笔画进行家庭分类,如:横家族,竖家族,折家族等,在同家族(即同一笔画名称)中采用家庭称谓的办法让学生认识、识记笔画,如三种不同长度的横,冠以横妈妈、横姐姐、横妹妹的名字,学生不仅从中形象地认识了横笔画的特点,还容易识记,简单而有效,形象地概括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化繁为简。

二、书写笔画,生动形象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就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起一个良好的开头。但是低年级学生文化积累少,很多书法术语根本不知其意。这就要老师寻求一种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说”与“动”相结合的办法,来分解难点。比如,在教学顿笔时,笔者让学生认识笔画的书写,如在写横时,让学生平平拿起右手,伸出手掌,跟着横的笔画走势,书空。在教学横笔画的顿笔时,笔者是这样说的:“横可不是一根棍子,她可是一个美丽的姑娘。我们起笔时要重些,然后中间变轻了,这叫行笔,最尾巴的这沱水是顿笔,咱们在顿笔时,就这样‘多多’两下(顿笔的形象动作),然后收回来,这个横笔画就变得美丽极了。”用上“多多”这样的儿童话语言,向右下划两下,往回收。形象而有趣的让学生在肢体语言中体验了“横”的笔画特征。再如,书写“捺”这个笔画难点时,同样用手掌书空的方式,加上好记上口的儿歌“轻起笔,右下斜,稍停顿(多多),平出锋”,学生在简单的儿歌中,加上形体的配合识记笔画。

笔者还以串编儿歌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各种笔画特征:“中国字,真奇妙,田字格里稳当坐,横要平,竖要直,弯要圆,折有角,小朋友们写好它,快快乐乐走天下。”儿歌琅琅上口,各种笔画特征又尽在其中,一举多得。

三、间架结构,与生活连线

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时总是只记住这个字有哪些笔画或部分组成,而不注意整个字的间架结构,由于脑中没有整个字的形象,就难以做到意在笔先,这样写出来的字往往结构松垮,比例不当。例如,笔者在进行“口”字的教学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颇费了写周折。“口”虽然是个独体字,教师也让学生充分观察了整个字的笔画和结构,不仅仅让学生发现了这个字中有竖,有横,有折,还让他们观察出了这些笔画的具体笔画名称及特点——屈头竖、短横折以及短横。为了掌握好这些特点,笔者别出心裁地编了一个三兄妹的故事:“看看老师怎么把这个“口”字请进他们的房子——田字格里。仔细看,懒虫弟弟来了,看他斜斜的靠着,他就是竖家族中的屈头竖(教师边说边写屈头竖),懒哥哥更不得了了,居然懒洋洋的坐靠在懒弟弟身上,脚丫也缩起来了,所以跟懒弟弟比起来就显得短了(教师边说边写‘横折’),这就是折家族中有名的懒哥哥——横折。这时横妹妹看见这对懒哥俩儿,走过来,拍拍懒弟弟的脚丫,敲敲懒哥哥的小屁屁,‘站好,站好’(说的同时,教师写‘口’的封口横),看,这个‘口’字就这么生动活泼地写出来啦。”这样的教学方法贴近生活,使学生很快就能找准“口”字在田字格的正确位置。

在把汉字写入田字格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字的间架结构,教师设计了把汉字请进“房子”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间架结构,把汉字书写有机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充满了趣味性,人文性。

四、写字初始,习惯导航

笔者初浅的认为,一手好字的初始是习惯的养成。纵然有了以上几点写字教学方法上的点子,如果没有正确的写字习惯,那一切都是空谈。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在执笔方法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笔者也串编了儿歌:“拇指食指排排坐,眼睛睁得圆又圆,笔杆靠在虎口上,中指拿来当枕头,兄弟几个排排靠。”每次写字都以这首儿歌开始。坐姿的习惯养成则以韵律操的形式呈现:“头——正,身——直,脚——平,胸——挺,两肘——平放,视线——一尺”。

在日常的幸福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学习写字,练习写字,从而渐渐地懂得欣赏写字作品。作为教师,抓好学生的基本功就是自己教学的基本功,常言道“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你的学生字漂亮,可见教师的教学功力非同一般。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

当然,写字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即便笔者以上所述也是自己在写字教学尝试感悟中的冰山一角。就让我们为孩子们能在中国汉字文化的熏陶中,始终以兴趣盎然的情绪,想写字,会写字,乐于写字,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写字基础而努力!

上一篇:浅谈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下一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