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为主治面瘫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01 06:19:55

【中图分类号】R3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62-01

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多见。虽不危及生命,但对工作学习健康带来一定影响。笔者曾用活血化瘀为主治疗30例面瘫,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在30例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以18-45岁多见;职业;农民20例,职工10例;病程最长时间30-45天,最短5-10天;临床症状、体征全具、诊断无误。

1.方法与效果:

一、方药组成(自拟):本方由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田七、桃仁、赤芍、茯苓、甘草组成,随症加减白芷、钩藤、全虫、僵虫。用量除红花、田七、甘草3-6克外,其余为10-25克。

二、用法:为水煎服或剂量加倍研制,用白酒25克左右冲服,每日三次,每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5剂。孕妇、月经期禁用,不能饮酒者,慎用酒服。

三、判断标准:将30例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观察判断。显效为1-2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有效2-4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效为4个疗程以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四、治疗效果:30例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显效23例,显效率为76%;有效6例,有效率为20%;无效1例,无效率4%。总有效率为96%。

典型病例:患者,李xx,男性,38岁,农民。因晨起感右面部僵硬,口角向左歪斜,无诱因;右额文消失,不能皱额;右眼裂扩大,不能完全闭合,流泪;倍耳实验(+);右耳唇沟消失;左口角下垂、流涎;露齿时口角歪向左侧;不能鼓腮、撅嘴、吹口哨等动作。诊断无误,经中医中药、针灸、理疗治疗月余,无明显好转来院门诊求治,用上述方法治疗两个疗程,明显好转,三个疗程痊愈。

2.讨论

本病病因虽未完全清楚,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人体气血不足,血行受阻,血液既亏,内风易动,寒热相乘,失去平衡,加外感风寒所致。采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使气血通畅,加快气血流速和物质变换,使面神经营养和氧气供应充足。如加当归补血,钩藤、僵蚕、全虫平息内风,白芷祛除外风,茯苓利湿消肿,川芎活血行气,从而达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目的,调节其失衡,所以,活血化瘀法治疗面瘫的疗效是满意的。

上一篇:剖腹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 下一篇:长期输血所致铁过载去铁治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