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教育模式移植于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工作初探

时间:2022-07-01 11:12:20

CDIO教育模式移植于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工作初探

【摘要】通过近年来高职院校对CDIO教育模式的深入开展,本文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指导教学和实践为例,探索性地将职业指导教育工作与CDIO教育模式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主动参与能力,改变以往政策灌输式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投入职业指导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过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使学生在职场终身受益。

1.前言

CDIO源于20世纪中期,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等4所著名大学发起,全球20余所大学参与合作开发的国际工程教育CDIO教育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项目。该理念是“做中学”和“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抽象表达,在高职院校中往往体现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职业教育工作中。

自2007年以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召开CDIO国际合作组织会议和论坛,先后有29家高校相关专业进行试点推行CDIO教育模式,受到高校学生欢迎。2005年,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高职院校也相继引入并试点推行和实施CDIO教育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三大领域都取得了可喜成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受到企业和行业的欢迎。

1.1 CDIO教育模式符合我国高职教育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培养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强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职教育实施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技术知识、职业技能和态度、团队合作与沟通等能力,努力培养高技能型社会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与CDIO教学大纲中将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基本吻合。CDIO提出的12条检验测评标准,与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吻合度也非常高。由此看出,CDIO教育模式符合我国高职教育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培养。

1.2 CDIO教育模式符合社会企业和行业所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从CDIO教育模式自身来讲,是一个通过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的过程,这正是社会企业和行业直接面临的生产过程。因此,企业和行业为了将自身对人才的需求最大化,也积极与高职院校联姻,开展订单培养和校企合作开发教学工作。

在CDIO的12条检验测评标准中,企业标准及行业标准体现的尤为重要。社会企业和行业也往往更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具备这些能力和要求。通过订单培养和校企合作开发教学,企业将节约大量新员工上岗培训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使毕业生一进企业就上岗,上岗就生产的无缝对接,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青睐。

2.引入CDIO教育模式,推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工作实践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200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改进职业指导教育工作方法,改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高,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指导教育课程体系。

2.1 基于CDIO模式进行课程设计和职业规划设计

如果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作为项目进行CDIO模式下运作的话,将学生整体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逐步分解到大一至大三整个大学阶段,那么每学期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为例,根据学院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大一期间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大二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大三注重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通过整合学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学院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原来的一个学期就业指导课分解到了大一至大三离校专业实践之前的整个在校期间。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CDIO模式下项目运作,大一期间要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平台进行构思与设计。学院积极引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开发的《职业核心能力》就业能力提升考证和人才培养项目;大二期间注重学生参加相关赛事,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修正和重新设计。每年10月,学院积极举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将作品推荐到省市各级参加相关赛事。同时,学院还注重开发《思维创新与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项目,使学生掌握利用集体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流程与方法,找到最优或次优的解决方案;大三期间注重专业实践和运行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学院开设就业指导课,有针对性开展职业礼仪、求职技巧等授课,在一年社会工作中,通过学生、教师、企业、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和关注,将学生就业工作圆满完成。

2.2 学生基于CDIO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通过核心能力课程的培养,学生通过项目调查、头脑风暴,提出项目构想,再查找案例、搜集资料,进行方案设计。完成方案设计后,学生进行项目制作、调试并完善项目,整理方案、进程表、项目报告、小组答辩与成果展示。通过项目化实施,使原来分散的课程围绕项目设计与制作而融会贯通,课程教学从一个教师推进到几个教师平行指导,教学场所从项目扩展到企业,学生学习态度也从灌输式课堂教学变为主动学习获得能力提升。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根据CDIO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团队小组及小组之间通过项目展示和答辩进行相互分享和调节,职业指导教师根据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给予必要的指导工作。整个闭环有效提高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针对项目自身和职业规划进行调节,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最优或次优的解决方案。

2.3 高校和社会企业双师教学,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工作

以往高校职业指导教育工作者通过课题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他们更希望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获得更多职业指导的机会。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资源共享、校企合作等方式与社会企业、行业搭建合作平台,邀请企业、行业等人事经理和老总走上讲堂,让学生聆听来自社会需求的声音,使学生有据可依,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同时,通过订单培养等合作形式把学生送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特定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并运用到生产中去。

2.4 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全方位掌握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引进第三方数据分析,全方位掌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江苏省教育厅特别委托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第三方研究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针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充分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及江苏省各高校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

麦可思调查涵盖了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专业设置、毕业生对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评价主体不仅涉及到毕业生,还包涵教师和教育质量;评价客体不仅涉及学校,还有企业或行业人事部门参与评价。评价内容紧紧围绕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生产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科技创新能力、项目执行力、承受压力能力等。素质与人文精神包涵企业文化接受能力、爱岗敬业能力等职业能力。所有的数据分析,都紧密围绕在江苏省教育厅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掌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对高校办学声誉上。根据CDIO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来讲,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人才培养项目所做的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结语

以CDIO为环境平台,实施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实践,将职业指导工作项目化,改进了以往政策灌输式的工作方式,学生积极性得到提升,自主能动性和自我认知、创造性得到发挥,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提高,职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得到加强,符合职业教育终身受益的理念,在社会教育领域中贡献了高校教育的一份力量。

职业指导教育工作者在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更新教学和学习观念,走出课堂和办公室,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学习知识,共同开发教学项目,使学院教学科研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学院在社会和企业知名度得到认可,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2]古凌岚.面向应用环境的CDIO部署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1(11):109-112.

[3]scinery.CDIO百科名片,/view/2402813.htm,2011-09-27.

[4]单强,徐兵.基于CDIO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1):30-34.

[5]许湘岳,徐金寿.全国高等院校就业能力训练系列教材[M].人民出版社,2011,1.

作者简介:冯莉(1983—),女,江苏泰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讲师。

上一篇:一种光控节能照明装置 下一篇:对法律意图主义的另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