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生态链

时间:2022-07-01 10:19:08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生态链

我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在时间上呈波浪状不断上扬的发展态势,2009年有所回落,但2010年又重新恢复上扬的态势。在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中,发生在2003年的有9起,2007年有17起,2008年有58起,2009年40起,2010年50起。这些年来,特别是2008年,上升态势明显。这正验证了通常所说的:2003年是网络舆论年,2007年是网络民意年,2008年是网络舆论监督年,2010年是微博元年。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年份,在网络舆论事件的数量上皆有明显表现。

对我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的地域进行统计:源自东部地区的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占54%、中部地区占22%、西部地区占24%;源自大城市的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占56%、中小城市占30%、农村偏僻地区约占14%。

由此可见,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更为频发的地域以东部地区与大城市为主,而且城市越发达,受网络舆论关注的程度越高。以方位而言,频发顺序是:东部、中部、西部;以发达程度而言,频发顺序是: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偏远地区。在东部及大城市中,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最为突出;在中部地区,网络舆论事件分布以湖北、河南、湖南、山西四省偏多;西部各地,以重庆、陕西、四川偏多,而且多集中在成都、重庆与西安三个城市,这也正好是西部较为发达的三个城市。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涉群体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涉群体,参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最终划分出中国当代社会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涉阶层,以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首当其冲,相关案例共67起,约占整体的36%。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案例共28起,占到整体的15%。位列其三的是私营企业主阶层,案例为22起,占整体的12%。然后是办事人员阶层,案例18起,占整体的9%。农业劳动者阶层,案例16起,占整体的7%,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与产业工人阶层各为10起、5起,各占整体的5%与3%。位列最后的是经理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各三起,仅占整体的2%。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他们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仅为2%,但却拥有并控制着整个社会最重要的组织资源,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们构成了网络舆论事件的焦点,网民极度关注他们的道德品质、管理能力、工作作风等。

在所有社会阶层中,经理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受到网络舆论的关注最少。经理阶层与个体工商户阶层在经济地位上较高,人口比例却相对较小,因此获得的关注在所有网络舆论事件中比例不大。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属于弱势群体,拥有很少的社会资源,从已经发生的网络舆论案例看,引起的网络舆论关注也最少。

通过对以上网络舆论关注的各阶层分析发现,网络舆论对社会阶层的关注度明显呈现出如下特点:对社会资源占有越多,被关注度越高;对社会资源拥有越少,被关注度越低。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涉类型

网络舆论事件的类型是针对网络舆论事件的议题与性质来分的。网络舆论事件所涉内容很广,但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方面。政治方面,官员腐败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显示出网民对政治生活的关注。网民一方面积极关注政府的管理绩效,一方面积极监督管理中的腐败问题。如,2008年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对话网民、网民对科技部网站留言的热议、网民对中国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关注、2009年重庆打击黑社会保护伞等,都受到网民的热烈追捧。

警民对抗问题事实上反映的也是网民对政府行政执法的监督。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加强,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政法机关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执法中的不公不廉问题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焦点。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网络舆论事件关注的又一热点。民生问题是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教育、医疗、城市拆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这类案例共39起,占到总体数量的19%。这些内容最易于触发网民的敏感神经,引起网民共鸣,快速形成网络舆论热潮,并引发人们对体制缺陷的探讨。

性与婚姻问题也是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这类案例共九起,占到整体的4.5%。现实社会的道德滑坡使网民特别关注体现人类基本道德的性与婚姻问题。这类问题总是与名人隐私、高官情妇、插足小三、家庭责任等联系在一起。

在历年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中,2010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微博、手机等新媒体迅猛发展,政府管理、房屋拆迁、警民对抗事件比例呈扩大趋势,成为最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关注的兴趣点。

网络舆论事件的信源与传播途径

目前,大众传播的媒体主要有三: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我们对210起案例的信源与传播途径进行考察,以探寻网络舆论事件在各媒体间形成、扩散与传播的基本规律。

考察网络舆论事件的信息来源,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追溯:追溯谷歌、百度、搜狗、有道等搜索引擎;追溯门户网站以及社区论坛自带的检索系统;也通过电子期刊库进行文献追溯。通过对210个网络舆论案例的信息源的考察,我们发现,43%的网络舆论事件由传统媒体率先报道,34%源自网络媒体,3%源自手机媒体,20%是各类媒体同时报道,难以分辨先后。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信息源,可查证的大多来自传统媒体,这与我们通常所感觉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信息源”有所出入,但却十分吻合我们对门户网站信息源的分析,在门户网站提供的海量信息中,除体育与娱乐信息原创率居高外,其它新闻信息多转自传统媒体或新闻网站。

然而,对性质敏感、发生地偏远的事件,网络媒体的挖掘功能却有独到之处。如2003年SARS事件,在管理部门未作指示之前,传统媒体难以报道,但网络论坛上四处传播。2008年温州出国考察门事件――一张遗失的公务员出国考察账单,在事情没有核实之前,传统媒体难以报道,但网络论坛四处张贴。2008年山西娄烦矿难,当地政府封闭消息,传统媒体难以报道,记者孙春龙却将事件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

网络媒体发掘信源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势,其不计其数的信息源头,其四通八达的信息渠道,特别是随着 3G普及,移动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我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途径基本如下:一是从手机媒体到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占3%;二是从网络媒体到传统媒体或手机媒体,占29%;三是从网络媒体到网络媒体,占5%;四是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或手机媒体,占43%;五是各媒体同时关注,占20%。事实上,网络舆论事件的形成,大多是多种媒体互为传播的结果。

对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途径进行整体考察,发现其扩散过程基本呈现出葫芦状模型:某媒体发掘信源――各媒体分头传播――多媒体共鸣――舆论事件形成,并向社会各方扩散影响。

网络舆论形成的途径较为多元。在事件发展中,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作用尤为突出。网络媒体彻底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广大网民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探讨问题、形成观点、引导舆论。在网络舆论事件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值得关注,因为起关键作用的观点往往来自非常有限的几个活跃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5%的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在网络上沸沸扬扬,持续升温,传统媒体却处之漠然,如赵薇着装事件、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铜须门事件、贾君鹏事件等。这反映出不同媒体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会随着媒体的多元发展更趋明显。

网络舆论事件的影响与效果

网络舆论不同于司法审判,它主要是通过“舆论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事件各方施加影响,从而左右事件进程。探讨网络舆论事件的影响与效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探讨网络舆论对事件解决的多向作用;二是比较网络舆论事件中各媒体影响力。

网络舆论对事件解决的多向作用,是指网络舆论在促进原始事件解决过程中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传播学先驱勒温在研究群体社会行为时建立了一个力场分析图。图中,他将促进事物变革的力量分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时,事物将会发生变革;当作用力小于反作用力时,事物将会走向变革的反面;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持不下时,事物会处于均衡状态。受此启发,我们将事件进程中网络舆论作用划分为三种:正向、负向与中性。

数据显示,起正向作用的网络舆论占绝大多数,其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十分明显。起中性作用的网络舆论对促进事件解决的作用不甚明显,但却起到了很好的广开言路的作用,虽然这些言论不免良莠不齐。

起负面作用的网络舆论所占比例较小。网络舆论的情绪化、鼓动性、不负责任等特点,也易于引起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等问题。

比较网络舆论事件中各媒介的影响力,我们将事件进程与主要媒体报道联系在一起,对不同媒体报道影响事件发展的作用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网络媒体主导事件发展的案例有80起,占50%,传统媒体起主导作用的14起,占9%,多种媒体共同作用的66起,占41%,手机媒体的主导作用尚不明显。

不同媒体对舆论事件进程的影响力,网络媒体首屈一指。虽然网络媒体在信源挖掘上尚不及传统媒体,但网络媒体最具人气、最具开放性的特点使其影响力远在传统媒体之上。许多传统媒体无法解决的问题,网络媒体皆因网民的自觉参与,挖掘真相,伸张正义,最终形成势不可挡的网络舆论气势,管理者不得不重新审视问题。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已经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寻找出路。虽然目前在信源获取上仍有政策保护,但对重大舆论事件的影响力,已经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然而到目前为止,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仍然难以被超越。手机媒体,其媒体功能开发较晚,在舆论事件中的影响力难以考察,但其独特的便捷性、移动性,皆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

在全信息时代,多种媒体共同关注重大事件,共同影响事件发展,这将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舆论监督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不仅在网络舆论事件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在推进事件圆满解决方面的正向作用也十分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媒体,是我们还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上一篇:网络新闻推送的价值观 下一篇:道德的负收益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