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时间:2022-07-01 09:40:56

试论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摘要:各类就业困难群体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人数众多,解决好他们的就业是解决高校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是在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简述的基础上,从高校、就业困难学生自身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原因,并给予各类就业困难毕业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Abstrac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s of college graduates who obtain employment difficultly among employee group at a disadvantag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mployment issues of universities, the key is to solv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The causes wer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namely,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who obtain employment difficultly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employee group at a disadvantage in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targeted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for college graduates who obtain employment difficultly.

关键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帮助

Key words: university;employment;difficult groups;guidance;assistance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252-02

0引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因此,加强了解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分析高校、困难学生自身造成的原因并给予其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帮助工作,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挥。

1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

在这个高校近年来扩招人数急剧攀升,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大背景下,大学生中一些就业特别困难的群体主要包括:

1.1 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特困生或贫困生来自老、少、边、贫地区的农村,城市下岗、多子女或单亲家庭,他们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生活困难。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高达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每年有近万名贫困大学生就业上出现签约时间上滞后、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的问题。

1.2 身体残疾、形象缺陷或心理、性格障碍的困难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那些身有残疾、形象缺陷或存在但并不影响工作和交往的疾病的毕业生,那些虽然身体健全,但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性格孤僻类的毕业生,他们就业困难。

1.3 就业困难的女大学毕业生女大学生受社会、家庭、教育、生理等方面的影响,在成才、心理与就业等方面一直以来都处于弱势。女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遭遇性别歧视,能够选择应聘的机会少,薪酬低,求职耗时长,压力大,求职曲折艰难。如2009年毕业于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三女生刘伟因“求职压力过大,无法找到工作”而跳水自杀。

1.4 综合素质欠缺类毕业生主要是指适应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当或自我放松要求导致学习成绩差、能力素质欠缺的毕业生;还包括在校期间由于考试作弊、偷窃、打架等不良行为受到校纪校规处理、纪律处分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买方市场”下这类毕业生就业困难。

1.5 学历低、专业冷或学校名气小的毕业生在用人大单位“买方市场”下,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热门专业或名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来自中职、大专等低学历、冷门专业、普通或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呈现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甚至无法就业的困难局面。

2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

造成高校上述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因素较为复杂,国家、社会等宏观因素和用人单位等外界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高校、毕业生自身造成的原因我们可以去分析和解决:

2.1 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贫困生因经济困难造成在专业素质教育、视野开阔等方面欠缺,导致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差;社会地位低下,资源不多,就业信息少;就业成本匮乏加大了参与求职竞争的难度。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尤其是异地人才招聘会所需的各种路费、住宿费、打印费和包装费等求职费用增加了贫困生择业负担,束缚了择业手脚。

2.2 身体缺陷、心理问题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残疾和容貌不佳的学生会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他们承受着比普通同学更大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常表现得比较自卑、忧郁,做起事来难免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表现的欠缺对应聘有影响;有心理、性格问题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交际能力较弱,害怕面对用人单位,对求职有畏难情绪,无法实现就业。

2.3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用人单位经济利益最大化考虑歧视女生。由于女性在生育期间的生育费用、产假工资、奖金由所在单位支付,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加重了其经济负担;自身素质欠缺。高校中有部分女生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和奖学金,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她们在实践动手、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价值取向与心理因素影响女生就业;部分女生误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在择业时过多看重经济利益和追求稳定性强、待遇好但竞争异常激烈的行政、教育等热门部门,就业难度大;一些女生依赖或自负心理较强,或是过分依赖学校、家长、老师为其安排工作没有充分准备,或是自视过高,对工作挑三拣四,结果一无所获。

2.4 综合素质欠缺类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学习成绩、专业理论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要求。部分毕业生因为补考、重修科目较多,不能按时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或勉强毕业获得了学历学位,但学习成绩不好,专业素质较差,实践能力不强,或因盗窃、打架等品行表现不良有历史污点等,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条件要求。

2.5 专业、学历或学校方面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成因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高校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不少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买方市场”下,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985”、“211”名牌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这导致来自一般院校、民办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因学历低、学校名气小而就业困难;部分普通或民办等院校由于学校名气小,经费紧张,人员编制压缩,在就业市场开发拓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指导师资数量配备等方面方面投入不足,直接影响职业指导的效果。

3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在了解高校里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群体并分析其原因后,对于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原因,我们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就高校和就业困难毕业生自身造成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3.1 经济上给予资助和扶植针对经济困难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要多管齐下:首先,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平时在学生干部选拔、各种活动组织方面要积极鼓励贫困生参加锻炼以有意识提高其能力素质;其次,在校院就业信息网和就业人员可以优先为贫困生提供针对性就业信息;再次,建议高校和银行应尽快建立科学化、法制化的困难毕业生失业救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还贷期限,以减轻贫困生择业时的经济压力和思想顾虑,使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3.2 对于残疾、形象和心理障碍类给予引导和鼓励首先,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引导;其次,我们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技能;最后,对于这类学生在校期间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给予他们担任学生干部机会,以锻炼其人际关系与能力素质。

3.3 对于就业困难女大学生的措施职业指导人员要帮助女毕业生明确女性优势所在。女性在语言表达、思考问题、与人相处、人际交往和职业忠诚度等方面都有天生优势;其次,要指导女毕业生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岗位,利用测评等工具客观了解“职业自我”特征,找准职业切入点,提高竞争力;再次,要指导他们要改变依赖、或自负的心理,积极应对就业。

3.4 对于综合素质欠缺的措施在学习方面,职业指导人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宏观的学习指导思想和微观的学习方法,联合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一起对落后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指导他们树立信心弥补自己学习缺陷,增强素质和竞争力;在求职技能方面,鼓励这些综合素质欠缺的学生参加职业指导课程,给予他们有目的培训、相应的扶持政策和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提前有的放矢的准备。

3.5 针对学历、专业和学校名气形成的困难群体的措施首先,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培养与指导;其次,做好就业市场开拓与主动出击。这类学校要加大投入建立毕业生“销售部”和专业的人才“销售队伍”,同时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主动走出去进行深入市场调研,选定目标就业市场;再次,加强与用人单位、人才中介组织和地方性人才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毕业生就业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

总之,在全面了解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职业指导人员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采取针对性务实措施加以解决,给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尽可能的就业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孔令兵.浅析就业困难人员的范围铜陵学院学报[J].科教论坛,2008,(6).

[2]潘瑞,杨桦.浅议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吉兴华,周明星.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实施策略探析[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9,3.

[4]李月涛.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

[5]王珏.高校特殊群体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3).

上一篇:谈高校青年教师上岗早期的自我发展规划 下一篇:“E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