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原理的税收筹划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7-01 09:33:22

基于经济学原理的税收筹划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摘 要: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税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就产生了税收筹划制度,税收筹划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税收筹划制度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收益,还是政府宏观调控是否收到成效的主要体现。现阶段,相关管理人员也对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税收筹划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从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进行分析,以使税收筹划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税收筹划;必要性;可行性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收益,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经济策略,也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体现。现阶段,经常会出现偷税、漏税和逃税的经济犯罪行为,因此,要求企业和政府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我国税制的现状

1.税制简介

税制的全称是税收制度,是有关国家税法制度的总称,税收制度,是国家向纳税人纳税的法律依据,也是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基本准则。税收制度作为税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由税法、准则、规定和条例组成,其中包括税制结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内容。税制结构是税收政策表现的主要方面,是决定国家税收和税种的主要因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是指由国家和有关税务机关组织、监督和管理纳税人的纳税状况税收管理制度是指:中央和政府之间对税收的管理权限进行划分,税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税收立法权、相关法规的解释权、税种的征收权和税率的调整权等等。

2.税制的基本特点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收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此期间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相应的出现一系列的税收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基于以上情况,税收制定者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企业也在研究和探索税收筹划方案,以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我国税收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流转税占的比例相对较大、所得税的比例相对较少

给企业带来经济负担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虽然税收比例在不断增多,但是流转税占的比例相对较大,是税收收入的主体。通过比较流转税和所得税的不同,我们能够看出,流转税主要是征收商品或劳务产品的流转金额,却不能以企业的实际盈利状况为主。所得税主要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所得的主要部分所得的具体数额与企业盈利状况有密切的联系。

(2)税收增长速度较快

税收的不断增加,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税收增长速度不能与经济增长速度协调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税收增长率的统计方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统计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税收是依据现价进行计算,然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主要是通过可比价的计算方式,如果只从价格方面考虑,将会减少增长的差距。其次,国民生产总值的结构与税收结构不同,国民生产总值的结构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增加值,而税收结构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增加值,因为农业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较慢,因此,税收的增长速度就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最后,受征收管理因素的制约,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逐渐提高其征收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一些偷欠税行为,国家也加大了打击力度。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

1.税收筹划的定义

税收筹划是指以相关税法为准则,以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为前提,以影响税收因素为条件,税收的经济负担相对较轻、经济收益相对较高的经济决策,以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税收筹划的基本特征

(1)合法性

税收筹划制度已经被很多国家所认可,其合法性主要指:纳税人在纳税时遵循国家相关税法制度,而征收标准符合国家税收政策。对于税收筹划行为,税务局是持一种积极和鼓励的态度,因此,税收筹划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有其自身的合法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2)事前策划

通过税收筹划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税收筹划属于事前策划行为,例如,在达到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企业可以申请税务机关改变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一经批准就可以延迟纳税期限,这就是税收筹划行为的一种体现。如果企业在年末为获取经济收益而改变计算方法,这就是偷税行为的表现,产生这两种行为的不同结果是因为计算方法前后之间的联系。此外,税收的合法性决定了税收筹划属于事前行为,对于固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税法是有相应的征管范围,如果改变征管内容,只能提前改变生产经营计划,反之,就是违背税法规定,因此,如果税法筹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就属于事前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划性。

三、税收筹划的必要性研究

1.企业视角

市场经济对于市场经营主体之间是公平的,在市场竞争中地位是平等的,在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在等价交换与平等竞争两方面,但是,由于市场经营主体都想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收益,就产生了竞争行为。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使每一个市场经营主体都必须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获取直接的经济收益。

目标一:直接的经济收益。

作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税收筹划也有自身的收益和成本。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以最大限度追求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从客观角度分析,盈利与纳税本身存在矛盾,纳税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又要承担纳税的负担,因此,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税收、获取经济收益。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和主体利益,在企业自主经营和自己承担盈利与亏损的同时,税收使企业已有利益遭到损失,因此,在相关税法允许的情况下下,国家应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所以,我们能够看出,直接经济收益是企业进行税收规划的主要原因,这完全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目标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税收筹划制度的建立。应依据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在熟悉税收的法律法规之外,企业工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做出适用于企业发展的税收筹划方案。基于以上情况,通过税收筹划行为,相关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有一定了解,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此外,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税收筹划发挥重要作用,是企业实现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

2.政府视角

从政府的社会职能方面分析,税收是政府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自身履行重要的社会职能,为国家建设提供公共用品。例如,为了保护我国领土不受侵犯,需要成立大批军队,面对巨额的军费开支,只能由政府提供,同时也是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主要体现,而企业没有任何理由去为军队提供军费,因此,政府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权利获得收入,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共用品。政府获得经济收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发行货币、国债和税收等等,不断发行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因此,政府会采用举债和税收方式获得经济收入。

通过实行税收制度,政府达成自身的既定目标,在获取经济收入之外,还是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体现。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有两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依据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思想,不同的经济活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在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国家标准时,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以下是政府通过税收筹划所实现的既定目标。

目标一: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

税收在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还有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职能,通过相关税收政策指引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与纳税人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密切,国家为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不断投资,相应地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国家为了支持地区或企业的发展,在一段期间内,对该地区或企业实行税收政策倾斜的制度。在我国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软件生产基地,国家都会实施部分优惠政策,通过不断实施优惠政策,引领企业对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和行业进行投资。此外,为了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采取一系列行为控制有害物品的消费,也制定了严格的税收制度,以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例如,对烟草业和酒业收取消费税,能够充分体现税收政策对引导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

目标二:改进和完善税收体制。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做支撑,在众多税收管理体制中,税法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税收制度实行的基础。如果政府的税法制度相对健全,将会确保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进而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以减少因税收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进而减少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四、税收筹划的可行性研究

1.企业视角

企业实行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经济收益,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最大限度获取经济收益,将会实施可行的税收筹划政策,这是企业进行筹划的内在动因,税收筹划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进而使企业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有可行性的。

2.政府视角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然而,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税收筹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政府是认可收筹划行为的,从英国首次认可税收筹划行为之后,大部分国家也逐渐认可税收筹划制度。虽然,在法律上,政府已经逐渐认同税收筹划行为,但是在税收筹划实行的过程中,政府并不是唯命是从,以免企业出现偷税、漏税和避税行为,国家也在逐渐改进和完善税收筹划制度,以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税收筹划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税收筹划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于一些偷税、漏税行为缺少相应的解决对策。其次,在制定税收政策方面,由于地区性和行业性的差距,一些特殊时期,政府为了鼓励和支持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会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例如,为了引进外来投资者投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政府建立以市场为主的改革试验基地,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划分了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并且实施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基于以上原因,由于政府法律的允许、地区性和行业性税收制度的差异,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行性的客观条件。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税收筹划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税收筹划制度对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政府和企业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税收筹划政策,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税收筹划制度的有效实施,例如,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和经营理念陈旧等等。因此,现阶段,为了使税收筹划制度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和政府服务,国家应建立健全税收筹划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完善税收管理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蓉,杨琦.企业战略管理与税收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9(6):33~36.

[2]卢强.企业税务筹划研究[J].博士学位论文.天津财经学院图书馆,2012,6(5):33~36.

[3]马斯格雷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J].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8(5):44~48.

[4]宋献中,沈肇章.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J].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7(5):113~115.

[5]申嫦娥.中国地区间税负差异原因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2,12(11):33~36..

作者简介:李晓(1992- ),女,辽宁沈阳人,经济学专业;张玉明,男,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教师

上一篇: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构建 下一篇: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