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01 04:44:15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改的深入使原有的“应试”教学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灵活化、生活化、社会化越来越成为新教学理念的核心。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各个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都在模块和内容的设计上做出了极大的创新,很多教材甚至还加入了《化学与生活》的模块。当然,要真正贯彻“生活化化学”这一理念,光是进行教材上的“硬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实际教学这一“软件”的更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的功利化、物质化和激进化使得我国的教育深受“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当前,在大规模的新课改下,应试模式备受冲击,“生活化教学”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焦点。高中化学是一门学科性较强的课程,过去应试教育下的化学更是呈现出一种“闭门造车”的相对封闭趋势,很多学生很难将在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而这,便就是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呢?在这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情景化的实验教学

所谓情景化,是指将化学实验与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和事物联系起来。情景化实验教学的宗旨,就是“将生活作为实验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将每一个环节与实际生活中的点滴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在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中的“葡萄糖的还原性”这一知识点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葡萄糖”这一主题作为实验课的导入,围绕“葡萄糖是最简单、最重要的单糖,并广泛分布与自然界中”等相关的知识,导入葡萄、柿霜等一些含葡萄糖量较多的水果的图片,让学生对葡萄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葡萄糖的还原实验,这一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严格进行:在一支清洁后的试管中加入1mL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边向试管内逐步滴入适量氨水,等析出的沉淀刚好溶解之后,再向试管中加入1~2mL的葡萄糖溶液,并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将其以热水浴的方式加热半分钟,当试管内壁中有银镜产生的时候,实验方完成。最重要的是最后一部分,教师需要引入一些相应的生活现象,作为一个学识与常识的过渡跳板,从而将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最后加入一个与葡萄糖的还原相关的小镜子的制作实验。首先,配制银氨溶液。将8g硝酸银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氨水直到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将8g氢氧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倒入银氨溶液中,再加入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完全溶解,然后将其盖好并熟化2到4小时。其次,配置葡萄糖溶液。将4g葡萄糖溶液完全溶于96mL蒸馏水中。再次,进行玻璃片处理。先用碱将玻璃片去油,然后用硝酸溶液进行洗涤,去掉有机物,再用氯化亚锡溶液对其洗涤,以使银与玻璃片比较易于结合。最后,制作小镜子。将15~20mL的无水乙醇注入银氨溶液中,并加入500mL水对其进行稀释,注入葡萄糖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倒在玻璃片上,片刻之后,玻璃片上就会产生一层银,至此为止,小镜子便成功制成了。

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将所学知识巧妙地过渡到了生活常识上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更在充满乐趣的气氛下增加了化学实验中的生活气息。

二、化学中的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与环境高度链接的学科,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上的热点,更是重点。因此,环境教育成为“生活化”化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在强调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课堂与生活、与社会之间的间隙得以填补。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环境教育呢?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是进行环境教育的第一武器,人教版的新教材,无论是从模块还是内容上,都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理念的传播。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中,编者设置了与环境保直接相关的章节(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另外,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爱护水资源”一课中的“科学史话——杀虫剂DDT的功与过”这一模块中,编者从化学史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由于人类使用大量农药而造成的对水生生物、农作物等的巨大危害。与此同时,教材中运用大量的插图和资料卡,以一种更为灵活和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递出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具有很强的实际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手中所拥有的一线资料,根据各个章节的模块和内容,适当安排相应的环境教育课程。

其次,组织适当的课外环保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讲知识,以课外作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环保实践的机会。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中的第二节“爱护水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分配学生一个课外作业:对自己生活环境周围的水体进行抽样、化学成分分析,以水质分析为基础,进行水污染程度的判定,并进一步得出减轻污染的方法分析,最后以完整报告的形式递交。

三、小结

生活化教学将长期作为高中化学的教学宗旨,如何让化学更紧密地渗入生活,是我们长期的努力方向。只有让化学生活化,我们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上一篇: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渗透 下一篇: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