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语文”教育观下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几个途径

时间:2022-07-01 03:41:29

浅谈“大语文”教育观下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几个途径

“大语文”教育发起人张孝纯先生曾经说过:“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笔者认为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坚持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就是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我们进行的“大语文”教学,就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积极开辟学生第二语文学习渠道,强化语文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学校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撷取语文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课上以及课下,最后能转化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在作文教学这一块,我们尤其强调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

一 、从生活中撷取作文的养料

著名特级老师于漪曾说过:“任何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应。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生意盎然。”高中学生写作文,首先是积累素材。现如今关于素材类的作文辅导书籍数不胜数,但是学生看完记忆并不深,写来写去还是类似小时候“妈妈背我去医院”这一类低幼的事情,现实中的鲜活素材丝毫不见。因此,生活化作文教学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并且运用到作文中去。

(一)利用电视,积累素材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鉴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是住宿生,一小半是走读生的情况,我们让学生养成了定期收看时事新闻和评写新闻评论的习惯。每周末回家看《新闻周刊》栏目,针对栏目中的热点事件,先撰写事件概要,然后写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对评论者的看法,所写的评论要有独特之处。看《新闻周刊》一方面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另一方面也作为积累素材的手段。另外,假期可以多看中央13套和中央10套的节目。这两个频道一个是新闻频道,一个是科教频道,学生在看这两个频道的节目时,获取的信息与“大语文”关联比较大。例如,我们的学生在写作苏锡常镇高三一模卷《围观》时,有一位同学将“小悦悦”事件运用进去,具体分析了在网络上为何有众多人围观此事,以及人们围观的动机、目的,就此又分析了鲁迅小说中看客的“围观”,进而比较了二者的不同。深刻剖析了不同时代的国民性,使小说有了一定的深度。(附作文开头:“说到围观,我想到了‘小悦悦’事件,不,您可别以为我是说那路过的18人是‘围观’,那不是围观,那是漠视,围观至少还是带有好奇心在里面,那18个人,连心都没有。我要说的是网络上对此事关注的一群人,一群在网络上围观此事的人。”)我们看到了学生将生活中所看到的新闻运用到了写作中。这样的学生不会担心没有作文素材,因为他们的生活处处有语文。

(二)微博记事、看新闻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生的通讯设备也随之进步。能上网的手机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手机能上网,就可以让学生不用看电视,也能知晓天下事。再加上微博,一个新闻事件出来,有时候老师都没有他们先知道。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利用它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要防止它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待学生手机上网一事,我们切不可因为其能便利的积累素材而让学生沉迷其中。因此,这一点要和学生做好一定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睡前可以浏览一下当天微博的新鲜事、时事新闻等,把一些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去的事件记录下来,同时自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生活中的趣事。第二天课前素材展示,由学生自己上来说说自己记录的事情或看到的事情并谈一谈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这样的做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事件的印象,而且也促进了他们对的思维发展。对于语文老师的这一要求,很多学生显得很高兴,毕竟这是他们喜欢的方式,比要求他们每天在作业本上积累一段素材的效果要好得多。一个礼拜下来,大部分同学都积累了三四个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写作不愁没材料了,另外这也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一种“大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很喜欢。作为老师,能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前提下做提高语文能力的事,老师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二、 借助阅读教学提升作文品味

在“大语文”式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更注重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毕竟“读写”不分家。因此,我们有意地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渗透,让学生能将阅读教学课上学习到的东西借用到作文课上,来给作文增加点亮色。

名著阅读课借用素材和技巧。学生在名著阅读课上,不仅仅是关注里面的情节,还要关注里面的人物形象和作者表现人物的技巧。当我们和学生一起读到《红楼梦》的时候,我们记得的不仅是玲珑善变、机关算尽的王熙凤,我们还要记得曹雪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手法;当我们读到鲁迅的《药》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记得“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这些愚昧麻木的看客,我们还要知道鲁迅运用双关手法所表现的“药”的内涵以及他所运用的明暗双线结构;当我们读到《老人与海》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记得勇敢坚强、不惧困难的桑迪亚哥,还要记得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表现手法……因此,在阅读课上,我们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陶冶情操的同时,何不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素材,学习作文的写作技巧呢?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另外,还可以巧用诗歌鉴赏课增加作文语言亮点。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时候,对于一些有哲理、有韵味的诗句,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下来。一则可以作为课外名句积累,二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到作文中,增添作文的文化底蕴。在作文中运用一些诗句作为点缀,对于高中生来说,既好学又有效。

如何让我们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我们必须要从生活中寻找到活水源头。“大语文”教育观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要开辟生活的第二课堂,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作文素材,拓展思维,化用技巧,提升作文的写作能力。生活化作文教学还有很多途径可走,我们还在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国生,丁之凤.大语文教育论集[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家伦,高群.作文就是生活[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敏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215121)

上一篇:浅议化学实验教学 下一篇:我国青少年男子软式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