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乐在学中

时间:2022-07-01 03:00:55

巧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乐在学中

内容摘要:小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恰当地创造教学的生动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充满激情和活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必须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教学情境,从而把数学课堂成为孩子喜欢学习的园地。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乐在学中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带有感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两倍。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一堂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师要取得教学上的成功,不仅有赖于自己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只有从“情”入手,融情于教,学生才会移情而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从情感上受到感染,思想上产生共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乐学”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呢?我的做法是:

一、激发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游戏,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学不厌,把游戏与数学内容结合起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精心设计了“数手指”的游戏:我先示范,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拇指,“一、二、三、四、五”(再循环往复)“六、七、八、九、十……一直数下去,会不会?”学生答“会”。师生齐数。我说:“现在,你们报出一个数,老师不用数,就能马上说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头上,你们信不信?”生:“13。”我说:“在中指上。”接着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又快又对猜到你们报出的数在哪个手指上吗?这里面有没有秘密?想学吗?”生答:“想。”我说:“上完今天的课,你们准能发现其中的秘密。”这时学生一定会带着“好奇”的心理主动参与探索新知。接着,我就趁热打铁地利用数手指的游戏,引导学生探索被5整除还余几的问题了。学生很快悟出了数理。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了参与广度,也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渗透方法,创设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要设计一些情境外,还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不断获得学习成功,增强自信和动力,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全面发展,创设实践情境。

小学生往往要依靠有形事物或动作行为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可以说,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可以使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亲自尝到学习的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求知欲望。寓思维启迪于操作之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四、因势利导,创设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人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突现创新,因此,“问题”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有了问题才会去钻研,才会去探索,这种求索性心理倾向,有力地推动学生不断地带有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有效的问题情境,可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深入探索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是喜爱思考的,而且易于激发,只要有问题,就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地位,就会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就会产生不断探索的积极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设置悬念,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思考机会,必然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五、寓练于乐,创设练习情境。

“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伴随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学生由于长时间集中注意,在下课前的十几分钟左右,注意力便开始逐渐减退,学习兴趣明显变弱。教学时,我注意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的练习,创造让全体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和谐发展,创设成功情境。

成功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潜因。学生一旦有了成功感,就会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但是,学生的潜力、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教师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兴趣,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行情境交融的教学,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富于情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爱华.怎样上出好课》黄爱华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2]《小学数学教师》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

上一篇: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下一篇:怎样学好“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