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思品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7-01 02:28:31

关于优化思品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思品课堂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如何把抽象又枯燥的课堂教学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达到知识学习、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统一的目的,是每个思品教师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现为优化思品课堂教学谈几点认识。

1 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新而活,要使学生感兴趣必须从那些时代色彩浓郁,社会性强的材料中取新,用典型事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讲解《维护国家统一》这节课时,按书中的讲解比较抽象,因此,选用“分子的两国论”,宣扬“”的谬论,的“公投”等事例,从而说明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这样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获得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

2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独占课堂,而应充当教学中的导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把课堂变成一个使学生积极思考,人人都积极参与的“学习王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学到知识。

其次,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也就是变教为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教师在把握学生思路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灵巧的调节课堂气氛,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 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以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品课的教学过程是开启学生的心灵情感、陶冶情操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以情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开发大西北,科技人才是关键”,我们这一代正处在这个大好机遇,启迪学生领悟科技强国,教育兴国的必要性。作为我们这一代,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除了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适应现代化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从生动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爱祖国,为祖国奋斗的感情。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新闻热点、时事报道、中外故事,只要话题设得巧,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中掌握知识。

4 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用投影片,录音等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他们会以饱满的学习情绪,自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晓之以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在思品教学中,只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电教设备,才能优化思品课堂教学,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教育之爱 教育之真 教育之美 下一篇:浅论农村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