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更“语文”

时间:2022-07-01 01:23:44

让语文更“语文”

摘 要:本文针对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不准确定位的现象,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功利化、速成化的情况,论述了问题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原因。从理念和方法方面探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四种举措。

关键词:工具和人文 问题 原因 对策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本应在语文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在语文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感悟古今的智慧,滋养灵魂,孕育理想。可高中语文比任何时候都要急功近利,都要缺少“语文味”。语文课本应最具人文气息,最有趣味,现在却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生物解剖课”。功利化、速成化正在吞食语文的阵地,语文正在缺失最主要的特征与内涵,现在的语文可以说是缺钙的,没有了内涵和钙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必须有牢固的基础,方能给学生一座参天大厦,而现在我们给的连一个像样的窝棚都不是。

长期的功利主义教育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道德观念与理想主义的缺失。语文本应是社会疗伤的一剂良药,本应给学生一个理想的国度,给学生提供一个精神栖息的家园,让他们踏入社会后,能够很好地调节身心。而现在,他只是一门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类:

(一)对于语文的认识有失偏颇。无论是一些基层的主管者,还是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没有给语文一个很好的定位,只是将其看成一门学科而已,语文和英语早已区别不大。什么是语文?语文就是一门学科,如何判断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就是通过考分的高低。

(二)高考的引导作用。每年的高考分析,将语文每一道题量化分析。每年的高考命题组的专家讲评,我们奉若神明。可笑至极的是,命题组是哪里人,有什么爱好,都打探得一清二楚,然后推测他会出哪一类型题目。当语文与考试技巧画上等号,那么语文还剩下多少?我们不是泥古不化,更不是遗老遗少,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传统语文教学,难道我们一边批判别人,一边又自相矛盾地做“孱头”和“昏蛋”?“批判继承”,我们只有批判,只有冷眼旁观,却没有了继承。

(三)改革的推波助澜作用。语文教学并非没有改革,只是改革从开始就是错的。很多学校改革越来越激进和功利。将一切无助于考试成绩的东西一点一滴地改去,直到语文味全无,直到语文成为考上大学的一门工具。在错误的路上,奔跑是没有用的,梦想只会越来越远。在暂时看不到的长远利益和触手可及的短期效益中,如何理性地取舍?

三、解决对策

(一)“模糊”定位,给语文一个非功利的框架与界定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那我要说“语文不器”。我们总是关注教育和课程的近期目标、显性目标,忽视了长远目标、隐性目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连一个合格的“人”都没有塑造好,怎么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应该充分发掘语文对人的精神涵养起的作用,这就是庄子讲的“无用之用”。文学艺术多是无用之用,但往往是大用。

(二)还原工具的内涵,让工具真正成为工具

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倡“无用之用”并非是使语文虚无缥缈起来。能够系统明确表达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应该体现为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和思想的工具。

1.让朗读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朱熹曾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有得尔。”教会学生读书,去用心去感悟,用感情去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强调“熟读成诵”,靠反复读和多读来达到意会的境界。现代语文教育呢,抛弃了古代多读和多背的传统,不是讲深讲透,就是满堂“讨论”。熟读精思,吟咏成诵是古人的读书之法,也理应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2.教会学生运用语言

“新课标”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要培养学生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学会积累语言。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做到厚积薄发,这样在用到语文这个工具时,才能游刃有余。只要我们把握根本,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坚持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提高语文能力和效率就不是一句空话。

(三)积极改变高考的语文评价体系,让更多的个性化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之大,大到尚方宝剑的地位,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迎合,是跪拜。高考过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剩几何?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剩些什么?应该承认,在目前条件下,考试是最为合理的一种选拔方式,但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让考试更有利于语文素养优秀的学生真正找到展示他们的舞台,而不是技巧和投机的舞台。

(四)注意衔接和前后的一贯性

人文濡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打破各个学段之间的界限,真正建立起连贯的、层次分明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制度。打破各自为战,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改变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实。小学、初中对于优秀文化的积淀和感悟能力较差,等到高中和大学,理解力增强了的时候,头脑里却没有多少储备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发生碰撞。头脑这块阵地,高雅的东西不去占领,粗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一味强调通俗易懂,不懂的不读不记,失去了储备中华文化的大好时机。

“正本清源”,有源头活水不断涌入,才能有一鉴开之半亩方塘;“贵在自得”,真正的青出于蓝,必须是自我感悟下的一次质的飞跃,任何的武功高手必须是融会贯通的。

参考文献

[1]方智范.什么是语文之本.

[2]顾振伟.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的语感培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高流中学

上一篇:扩大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下一篇:在新课标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