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时间:2022-07-01 12:43:54

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作为教师,我们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愿望,就是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都在努力地探索更多符合本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其中,我发现讨论式教学法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一种既能推动素质教育,又能提升高考成绩实现“双赢”现象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讨论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布置给学生,历史学科就有许多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如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哥伦布是不折不扣的殖民主义强盗还是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航海家等;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部分,并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询各种相关资料,作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然后有目的地阅读,将注意力集中于与论题有关的内容;最后准备一个提纲或报告。其次,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要准备一份计划;设计如何开始讨论、讨论的方法、预计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希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等。最后,在课堂上,可由教师作简短的发言,帮助学生了解讨论的性质、内容和步骤;也可由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可随时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堂的讨论组织工作,例如座位的安排、小组成员的分配、组长和记录员的确定、讨论时间的把握以及课堂秩序的维持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愿意发言的同学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在讨论完毕时,从中发现疑难或者有意义的见解,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的优缺点。对某些仍有争议的地方,允许保留意见,而不强迫学生接受。总之,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讨论法是由学生独立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多向信息传递、获得创造性认识的过程,而非学生单方面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在实践中我逐渐感悟到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首先,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可养成他们从小读书的习惯和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我相信,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为关键,“思维从疑问开始”。李政道博士也认为:“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总之,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由知识的讲解员、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指导者,这必将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并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不断积极探求进而推动学习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从长远来看,对人的一生发展作用甚大。

其次,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既是学生的本能,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思想上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利于激发出思维火花,这样,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还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自我中心状态”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要经常改变思维角度,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训练。此外,在回答讨论的问题时,学生必须组织语言,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精炼、规范地表述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动手搜集整理和动脑冥思苦想,脑力和体力高度紧张,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形成。

第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根据学习心理学原则,学生自愿参与的学习过程,会进展迅速且学习内容保持率高。“因为学生将知识组织起来,并能随时得心应手地检索知识。”在课前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大脑中已有的储存信息,在定向思维不停地刺激下被激活了,沉睡多时的知识被唤醒了,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此外,学生在非被动情况下更易于记忆学习内容。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第五,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相互交流甚至相互影响,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成为可能,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现学生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正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和人生观,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使课堂不但成为能力培养,也是切实进行德育的场所。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第六,有利于进行成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趣。讨论题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难易度的区分。这样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另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这样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会觉得课太单调、乏味。并在解决同学的疑问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可见,讨论式教学法一方面可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习,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不再将问题的答案事先告诉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大胆实践,体验成功。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这种教学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对学生智力、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和形成发挥很大作用。从实践角度讲,这也是可行的。

当然,应该承认,这种讨论式教学法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各阶段之间妥善衔接,推动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水平究竟达到何种程度等,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测试。但无论有什么困难,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是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希望这一目标能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

上一篇: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下一篇:文艺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