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时期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时间:2022-06-30 09:50:05

小议新时期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班主任应明确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分配,最终管理好整个班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主任角色 学生角色

引言

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规定,班级仍是高校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要求每个班级配备一个兼职的班主任。可见,班级是学院实施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键康成长、个性化发展和成才培养的摇篮。班级管理是学校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在高校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一环。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要求更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管理工作成效是否显著,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高低。

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为自己的定位感到迷茫,他们已经与同龄的其他在校大学生一样,具备了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如敢于思考和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追求独立、情绪不稳定、有着敏感且丰富的情感世界等。诚然,某些问题也客观存在。从生源方面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比本科院校分数低得多,客观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弱;录入到高职院校而非本科院校,客观上影响着学生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奋斗目标的选择。从培养目标上看,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年限为三年,比本科学生培养少了足足一年时间,且他们的就业和经济压力又比本科院校大。这势必要求与本科院校班级管理相比,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应当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笔者在总结自身班主任经验及分析同事班主任工作后,认为本着为社会输送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明确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分配。

1.高职院校班主任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文化修养、管理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势必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抓住高职学生的特点,抓住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1学生的心理医生。

班主任首先要改变观念,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现代大学生知识面广,心理成熟较早,班主任还靠以前那种特有的权威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关系的。所以,班主任可以试着走进学生的学习中,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先做他们的忠实听众,再针对发现的问题,慢慢地对他们的心理加以辅导和引导,使学生对班主任不再感觉有陌生感、距离感,从而开始接近、信任班主任,与班主任建立友谊。

1.2学习的引路人,与任课教师交流的沟通者。

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感染力。俗话说,师者,范者。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神态气质,直接影响着自己所面对的学生,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因此,班主任的自身修养是班级管理的潜在能量,若班主任本身能做到人品端正、求学上进、博学多才、严谨务实、宽宏大量,就会给学生一种信任感、佩服之情,使教师的“美好”形象深深地进入学生的脑海之中,促使其效仿,达成“身”胜于“言教”的效果。同时,班主任也应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近段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查找原因。

1.3学校政策的传达者。

班主任在管理上应突破思维定势,不循规蹈矩,敢于创新,要使学生不沦为教师命令的对象。首先班主任不能机械地传达学校的意见,要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有自己处理问题的独到之处,要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你是一个锐意进取、大胆改革、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人。有了这种感受,班主任的身教便能在无形中在学生心灵里产生一股创新的动力。要培养创新的学生,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要有创新的教育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师,所以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的创新意识和行为更加重要。

1.4社会实践的司令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就成为了就业教育。因此班主任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原来的“等人要”的被动局面,主动出击,结合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就业教育,阐述我国目前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的现状,使他们树立职业理想,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职业学习中去,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尽早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积极指导他们参加适合自己个性与发展的社会实践工作,以便一进入社会就能很快适应岗位的需求。在这一工作中,班主任要以极强的责任心去帮助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弱者”。

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全班学生在学院的生活起居,更要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拓展他们的综合能力,责任重大。因此,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原则的指导下,班主任需具有恒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社会、学院和家庭的协调配合下,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才能的空间。

2.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角色

2.1班干部的核心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班级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班级管理中起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学生是管理的对象,是管理的客体,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是参与管理的主体。班级建设只靠班主任的个人力量是不会有显著成效的,必须依靠班集体的共同努力。其中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委犹如整个班级的火车头,要想使整个班级跑得好而快,班主任就要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支具有示范作用和良好工作作风的班干部队伍,作为团结和教育全体学生的核心力量,并依靠这支力量形成正面的舆论,去影响、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如碰到某个具体班级管理问题,班主任不必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可给班干部一个思路,让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创造力;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班级征集金点子,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等等。

2.2已兼职、已创业学生的带头作用。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挑战。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班主任应该及时改变观念,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和促进学生创业及兼职。有兼职或已创业的学生需要在班上起充分的带头作用,以强服弱,加强经验交流,以提高整个班级成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只要班主任能明确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分配,热心耕耘、肯于付出、勤于管理,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理解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也就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最终管理好整个班级,为每个学生所尊敬和爱戴。当然,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班主任有一个温和的心态,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1]徐厚过.救育学通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桂珍.现代教育理论与实减[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周丽萍.班主任的四种暗示法[J].班主任之友,2006,(7).

[4]朱满玲,邓树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宁夏教育,2003,(2).

上一篇: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下一篇:让学生唱得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