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锅水物质成分定性检测的实验探究

时间:2022-06-30 07:36:53

蒸锅水物质成分定性检测的实验探究

1 问题的提出

水,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们每天都要饮水,人体中有70%的水。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中表述各离子含量为:铅0.01mg/L,铬0.05mg/L,汞0.001mg/L,铁0.3mg/L,铝0.2mg/L,锌1.0mg/L,氯化物250mg/L,水体硬度(钙镁)450mg/L,亚硝酸盐0.2mg/L [1]。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水体污染日益加剧,已经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经过氯化处理的自来水,烧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中对人体有害的卤代烃等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增大,若煮沸时间过长水中亚硝酸盐还会增加。当亚硝酸盐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影响人体健康。若长期用铝壶烧水,则水中的铝对人体的积累会使人受到伤害。为此,矿泉水、纯净水、弱碱性水、溶氧水等各种各样的饮用水进入市场,使得人们不好判断究竟饮用什么样的水才安全[2]。有些学者采用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饮用水物质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虽然这些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以及不受干扰,但所用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不适合中学生及中学化学教师普遍使用。我们以常用仪器及微型仪器对蒸锅水中亚硝酸盐、余氯、主要矿物质及重金属进行了定性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旨在帮助师生(公民)了解水源为自来水的蒸锅水(长时间煮沸的水)的成分物质,科学合理地烧水和饮水,重视和避免水中有害物质的摄入。若把该内容设计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物质检测方法的探讨去体验查阅资料、实验操作正确与否,观察、记录、判断对科学探究的意义,不仅能发展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以致用,强化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用品

仪器与材料:六穴白色与黑色点滴板若干、玻璃棒、烧杯(1000mL,200mL,50mL)、大试管、滴管若干、离心机、离心试管若干、试管夹、石棉网、电炉、洗瓶、托盘天平、滤纸

试剂:NaOH溶液(10%、6mol/L)、钙试剂、HNO3溶液(2mol/L)、AgNO3溶液、HCl溶液(6mol/L)、饱和KSCN溶液、镁试剂、二苯硫腙溶液、H2O2溶液(30%)、HAc溶液(2mol/L,6mol/L)、H2SO4溶液(1:4)、KMnO4溶液(0.05%)、KI-淀粉溶液、对氨基苯磺酸溶液、α-萘胺溶液、铝试剂、浓NH3・H2O、KI溶液(4%)、CuSO4溶液(2%)、NaHSO3固体、蒸馏水(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试样:自来水(山西省高校新区晋中学院,化学实验楼)

2.2 试样处理

取15mL自来水于标有原水标签的试管中;以1000mL烧杯取1000mL自来水,放在垫有石棉网的电炉上煮沸,取煮沸后的水15mL于标有开水标签的试管中;继续煮沸,同样方法分别取1000mL蒸煮至800mL、600mL、400mL、300mL、200mL、150mL、100mL、50mL的水15mL于标有相应标签的试管中,再取蒸馏水15mL于标有蒸馏水标签的试管中,以待检测。

2.3 实验原理

2.4 实验探究

2.4.1 蒸锅水中钙离子的定性检验

取6个洁净的白色点滴板共3×12个穴,依次放好,在每个点滴板的3个穴内分别滴加同种待测液1滴,再滴加1滴10% NaOH溶液,以玻璃棒取少量钙试剂接触试液并搅拌,观察实验现象,见表1。

2.4.2 蒸锅水中氯离子的定性检验

取6个洁净的黑色点滴板共3×12个穴,依次放好,在每3个穴内滴加同种待测液1滴,再依次滴加1滴2mol/L HNO3溶液,1滴AgN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见表2。

2.4.3 蒸锅水中Fe3+的定性检测

取6个洁净的白色点滴板共3×12个穴,依次放好,在每3个穴内滴加同种待测液1滴,再依次滴加1滴2mol/L HCl溶液,1滴饱和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见表3。

2.4.4 蒸锅水中Mg2+的定性检验

取6个洁净的白色点滴板共3×12个穴,依次放好,在每3个穴内滴加同种待测液1滴,再滴加1滴6mol/L NaOH溶液,以玻璃棒取少量镁试剂接触试液并搅拌,观察实验现象,见表4。

2.4.5 蒸锅水中Zn2+的定性检验

取11支离心试管,取各待测液2滴加到离心试管中,再依次加入5滴10%NaOH溶液,10滴二苯硫腙溶液,振荡并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见表5。

2.4.6 蒸锅水中Al3+的定性检验

取11支离心试管,取各待测液5滴加到离心试管中,再依次加入4滴6mol/L NaOH溶液,4滴30% H2O2。然后水浴加热并搅拌离心,离心液分别转移到另11支离心试管中,后分别加入5滴6mol/L HAc酸化。分别取上面HAc酸化的试液2滴加入到另11支离心管中,依次分别加入2滴2mol/L HAc、2滴铝试剂、2滴浓NH3・H2O,然后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见表6。

之,该实验具有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成本低、安全可靠、现象明显、污染少等特点,是学生科学探究的较好素材。

参考文献: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网上征求意见稿)GB5749-2005.

[2]蒲思川等.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5):31~34.

[3]何凤姣.无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5][9]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8]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什么才是真正影响未来房价走势的“王炸” 下一篇:望向隐蔽的辽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