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及心理疏导初探

时间:2022-06-30 07:34:02

职高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及心理疏导初探

【摘要】职校的学生由于物质的贫困和对将从事的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而引发的精神贫困,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顶。具体表现为:自卑、自暴自弃、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互相影响,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只有主动对学生施加心理疏导,才能有效帮助他们摆脱这个怪圈。帮助其解决精神贫困, 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其以积极健康的的心态面对困难,从而克服贫困,走出心理误区。

【关键词】学生 精神贫困 心理疏导 初探

一、职业高级中学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及其深层原因:

以楚雄市职业高级中学为例,全校学生2600多名,经济条件一般的只有200-300人,其余学生都是贫困和特贫。以我所在的服装生产与管理班为例,全班45名同学,45名同学都是来自山区和坝区的农村户口。3人单亲,家庭条件一贫如洗,而其她的同学中只有5名同学家境一般,其余都是贫困和特贫,这样,贫困的学生占到了本班学生总数的89%。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忽视和偏见,一般家庭多将大学教育认为是高中教育的必然结果,而职业教育是不得已的第二选择。导致了职高学生中以农村家庭居多,而学生中多为普高竞争中的失败者。

这两个原因,导致了职业高中学生和他们的同龄人相比,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因为大多是由物质贫困现象所带来,所以将其称为精神贫困现象,其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精神贫困’那样给人们带来持久而深刻的痛苦”。

其具体表现是:

1.自卑 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和长期的社会偏见,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时往往过于理想化,一些理想化的职业如工程师、科学家、医生、教师等等往往是学生盲目向往的目标。而我在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所进行的调查中,没有一名学生对于她们将要从事的服务行业在早期教育中有过设想。职高学生对于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普遍缺乏信心,产生了自己将会成为人下人,低人一等的想法。

2.自闭 由于自卑的原因,很多职高学生出现了自闭的倾向,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初期,许多学生不喜欢同其他人交流,课间休息时偶尔只有两三名熟识的同学会进行交谈,气氛十分沉闷。自暴自弃 自卑加上自闭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了自暴自弃的现象。我班一名阳X同学在被多所学校开除后转到我班就读,他平常表现中规中矩,可是在一段时间间隔后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发火、打架现象。仇视和焦虑

同时我还注意到,以上心理问题还导致了一些仇视和焦虑现象。城里的同学和农村的同学,家境稍好的同学和贫困的同学往往各自形成自己的小集团,互不往来,彼此之间会就一些小事进行相互攻击。而某些同学还常常生活在焦虑中,我班有一个学习很好的周X,她家庭特别贫困,父亲早丧,她经常会在和别人谈话时抱怨自己命运多蹙,对于未来生活的细枝末节都充满了担心。

虽然这些现象并不是普遍的,但是确实有着不少的苗头,同时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不是以一种单一的形式出现,通过同学之间的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些,不仅影响了同学的学习,同时还影响了他们将来的工作。

我班有一同学在实习时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她平时自闭,交流能力很差,一次到车间实习时恰逢领导检查,对于领导的提问她一概用沉默应对,结果可想而知,在这次糟糕的经历后她更加沉默寡言了,对于受到的伤害往往逆来顺受,心理状况极端压抑。

二、心理疏导的对策和实践

对于由于物质贫困带来的精神贫困问题,必须认识到这是由种种困难结成的一个连锁的系统,单一的手段对于这种系统往往成效有限,相应的对于这种复杂的系统必须采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途径应该包括对于一些共性问题的解答和对于单个特殊问题的重视。

1. 共性问题

其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高学生的共同心理问题在于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我国长期以来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对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存在不足,这一现象正逐步受到关注,更有人指出:“职业价值观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提出了“尊重人”和“尊重劳动”这两个基本价值。

具体说来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结合上面的两个基本价值,让学生知道任何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因而职业的高低贵贱观念是无意义的想法,接受自己的职业,为自己能够获得独立的生存技能而自豪并由此引导其对本身技能的热爱。从而让学生安其心而乐其业。

其二: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主动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疏导和干预。

上面所说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仅仅限于理论的层面,而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团体心理咨询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团体咨询是一种影响职业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人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模仿、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具体的方法有:幻想技术、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头脑风暴等等,实际上,团体心理咨询可以通过一个虚拟的职业环境,利用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给职高生创造一个适当的心理过渡和心理适应环境,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解决很有好处。

2. 特殊问题

疏导的时机选择:进行心理疏导工作需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心情烦躁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在心情愉快时容易接收批评”。同时,学生个体也有差别,有的学生对公众场所的批评常常很难忍受,而有的学生则对私下的批评反应迟钝,而对公开的批评反应积极,表扬也是如此,因而,因人因时因地的开展心理疏导,把握好时机,是对学生开展这项工作尤其要注意的。

总之,职高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和心理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个别的问题,种种已经浮现的现象显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应该象对待物质贫困一样对待精神贫困,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作为这项工作的一个开始。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贫苦学生的“精神贫困”及其对策研究,云梦学刊,2007(7),123-125

[2]崔海魂,景宏化,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学会做事》,中国职业教育,2006(8),5

[3]周清华,张光旭,谭林斐,团体咨询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职业教育研究,2008(1),87

[4]巩瑾红,谈谈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广东教育,2005(4),25

[5]苏进昌、王君学,田荣彬,思想工作的心理疏导艺术,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102-103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下一篇:解析FANUC系统简单椭圆和复杂椭圆宏程序的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