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桂冠明珠的金牌指挥

时间:2022-06-30 02:50:26

摘取桂冠明珠的金牌指挥

2006年11月,中国青年指挥家杨洋,在希腊举行的2006米

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有史以来中国指挥家在国际大赛上独占鳌头的第一人,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它的意义具有突破性,说明中国指挥艺术及指挥人才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杨洋获取的这枚宝贵的金牌,可以看作是中国指挥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

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是一项世界大赛,它与贝藏松指挥比赛、卡拉扬指挥比赛、库塞维茨基指挥比赛等相齐名,属国际顶尖级别(此比赛单数年为作曲比赛,双数年为指挥比赛),这项比赛以20世纪伟大的希腊指挥大师德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的名字命名,它是当今世界上众多青年指挥家为之向往的重要赛事,因为他们其中哪一位摘取桂冠后,便由此获得了世界指挥界中的一项至高荣誉。杨洋此次以绝对优势夺得第一(三名决赛选手一人第一,两人并列第三,第二名空缺),不仅轻松戴上了大赛的桂冠,而且还摘取了桂冠上那颗灿烂的明珠。

不凡的成长之路

杨洋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中,他自幼学习钢琴,在音乐上很有灵气,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成为著名钢琴教授李其芳的弟子。在名师手下,杨洋的专业技能得到了飞速提高,年仅13岁,就在当年北京举行的首届星海钢琴比赛中获奖,被认为是颇具希望的钢琴新秀,然而就在人们期盼他在钢琴演奏方面一展才华之际,他却对指挥发生了浓厚兴趣。杨洋学指挥还得提及他的同学,现同为指挥家的刘矩(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之子),是他不断在杨洋耳边灌输卡拉扬、伯恩斯坦等指挥大师的名字。依照刘矩的推荐,杨洋开始每天戴着耳机听伯恩斯坦指挥的第一交响曲,从此便一下入迷而不可收拾(伯恩斯坦是杨洋最崇拜的偶像),还是在音乐附中期间,杨洋就开始随徐新、吴灵芬两位教授学习指挥了,1996年,这位曾被人们看好的钢琴才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正式改行学起了指挥。杨洋曾说过,在他的艺术成长道路上,有三个姓Yǘ的人对他帮助极大。第一个就是他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上学时的主科老师俞峰教授。 此次比赛获奖后,他在接受我采访时说,是俞峰老师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使他获得了正确、细腻和精致的指挥法,这使他一生都受益匪浅,本次比赛的获奖,他从实践的锻炼中更加坚信了俞峰教授教学法的科学和实用。说来也是,在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四年间,俞峰教授对杨洋施以了全面、系统而又针对性很强的教学,他教会了杨洋如何以指挥家的眼光来剖析作品,又如何以自己双手的指挥图示来演释作品,这些,如今手捧金杯的杨洋心中都是再清楚不过了。

第二个姓Yǘ的人是余隆,这位中国交响乐坛上最具影响力和开拓精神的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以自己的慧眼和大度,为杨洋的成才提供了关键而必要的帮助。2000年,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的杨洋,被同样是刚成立的中国爱乐乐团聘为助理指挥,在余隆的扶携下,杨洋得以在中国最好的乐团中执棒,五年来,他在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季的正规音乐会及多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频繁登台,指挥了很多重要的交响乐及歌剧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演奏曲目和演奏经验。在中国爱乐乐团的几年时间里,杨洋的专业技能得到了飞速提高,知名度也开始遍及全国,他自己说,是余隆给了他太多的机会,使他得以在实践中占据先机,若不是如此,这次比赛他不可能如此胸有成竹,获奖之后,他从内心里感谢这位第二个Yǘ姓恩师。

第三个姓Yǘ的人是广州交响乐团的团长余其铿,这也是一个慧眼识才的伯乐。余团长思想开明,肯干而有魄力,他看中了杨洋的潜力,愿意为打造这位指挥新秀而鼎力相助,自此,广州交响乐团又成为了杨洋施展才华和艺术实践的基地,他们之间的长期合作,为杨洋熟悉不同乐团的风格,扩大艺术眼界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比赛获奖后,在谈到余团长时,杨洋同样露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作为当今十分活跃的青年指挥家,杨洋近年来的艺术履历已经相当广泛,他不仅指挥过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等国内著名乐团,还指挥过德国莱茵国立交响乐团、法国戛纳交响乐团、波尔多•夏朗交响乐团、希腊多彩交响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世界著名乐团,并与奥古斯汀•杜梅、萨宾娜•迈耶、雷纳德•卡皮松、阿尔本•格哈德、林昭亮、白建宇等国际著名独奏家合作,赢得了广泛的肯定与赞誉。

雅典的中国风暴

2006年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强手如云,通过全球区域选拔,共有十六名选手赴雅典进入决赛,杨洋是其中之一。本届比赛的第一轮曲目是:莫扎特的歌剧《魔笛》选段,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选段,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第二、三轮的曲目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爱格蒙特序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及希腊作曲家新创作的五首舞蹈音乐。

杨洋第一轮顺利过关,他的技术表现和音乐处理都无懈可击。在谈到指挥莫扎特《魔笛》选段时他对我说,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宣叙调,选择它就是要考验参赛者会不会处理歌剧音乐,能否掌握呼吸气口和弹性节奏等要领。让他窃喜的是,这段著名的宣叙调正是上大学一年级时,俞峰教授亲自教过他的。得心应手地指挥完后,杨洋心中不由自主地又泛起了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第二轮指挥贝多芬《爱格蒙特序曲》时,杨洋丰富的乐队指挥经验给他带来了很大帮助,此曲中有一个著名的速度转换难点,就是对某些大指挥来说,也未必在此不露马脚,杨洋在国内的音乐会上多次指挥过这部作品,对其技术难点早已掌握得十分娴熟,比赛时他一挥而就,完整而无差错,比起其他选手,仅这一项就远远超越了他们。

第三轮指挥德彪西的《大海》时,杨洋绝佳的色彩感和敏锐的调配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由此他向我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2006年8月,杨洋得到了韩国指挥家郑明勋开办的大师班的邀请,赴韩国接受了两个星期的培训深造,用杨洋自己的话说,这是对他一生都极其重要的两个星期。在与郑明勋的接触中,他真正领悟到了一个伟大指挥家的神奇魔力,郑明勋很看重杨洋,将他与别的学生分开而另加对待,他亲自观看杨洋的排练,告诉他怎样掌握管弦乐队的色彩,怎样调配乐队织体的层次变化。郑明勋的点拨令杨洋茅塞顿开,从此他无论排练、演出、听音乐甚至看总谱都有了与前不同的感受,真像是深入到了音乐内层。有了8月份与大师的邂逅,杨洋站在比赛的指挥台前镇定自若,德彪西的《大海》在他的手下从未有过如此神妙的音响,信手拈来,杨洋的成功大局已定。

2006年11月,雅典掀起了中国风暴,就像2004年奥运赛场上中国健儿夺金狂潮一样,今日的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属于中国的青年人杨洋,他同样在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制造了另一个狂潮。当比赛评委会主席宣布获奖选手时,两名女选手(一名来自德国,一名来自希腊)并列第三名,此时,站在台下的杨洋心中不由一怔,难道自己是第二名而第一名空缺?暗自思量之时,评委会主席却将语调慢了下来,他卖着关子说道:“本届比赛的第一名人选我想不说大家就都已知道了,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杨洋”,话音刚落,全场的掌声与欢呼声骤起,此时的杨洋方才如卸重负,继而又满怀自信地接受了人们的祝贺与赞扬。

天才与勤奋的硕果

大赛夺冠对于事业追求者来说无疑是成功的象征,杨洋此次取得的业绩用辉煌二字形容当不为过,然这份辉煌则浸透着他的天才能力和勤奋精神。杨洋小时随父母生活在广西,在那个音乐艺术并不发达的地区,小小的他却经常能够显现出音乐灵感的火花。他从小在家里听唱片,父母从那些老式唱片中将贝多芬、莫扎特等大作曲家的作品灌输给他,而杨洋也真争气,听过的音乐大多都能牢牢地记在脑海中。有一回,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在一次音乐欣赏课上播放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幼小的杨洋跟在妈妈身后一起去听,听着听着,他发觉不对了,就对妈妈说,“您去对放唱片的叔叔说一声,现在应该是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可播放的却不是第三乐章的音乐”,妈妈过去对工作人员一说,人家一查,杨洋果然说对了,原来那也是老式唱片,工作人员由于疏忽而放错张了。至此,杨洋敏感的音乐灵气和超群的记忆力便在人们之间传开了。

杨洋不仅音乐天分高,刻苦的精神也是出了名的,他当年在音乐学院学习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以“打工”的身份到中国交响乐团等单位去充当键盘演奏员,随着一场场音乐会的演出,他逐渐体会到了音乐结构的内在奥妙,积累了作为指挥所欠缺,而作为演奏员所独具的实际演奏经验。2000―2005年,杨洋在中国爱乐乐团担任助理指挥,此期间,每一位外请的著名指挥家排练演出他都一定到场,他利用这样的场合观摩学习,增长了很多艺术方面的见识,而像奥科•卡姆,克劳茨•维瑟这样的训练乐队的大师,就更是杨洋所不倦追求的对象了,他仔细观察大师们的排练,从中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技术。

杨洋从音乐学院毕业后至今,所指挥过的交响乐作品和歌剧作品都相当可观,仅我听过并写过乐评的大部头作品就有《第三交响曲》,圣-桑《第三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福列的交响诗《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等多部。而人们至今也还记得,在2003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曾指挥首演了作曲家郭文景的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当时所取得的反响可谓空前。此外,他还指挥首演了美国作曲家詹•沙普利的《筝协奏曲》和日本作曲家三木稔的《琵琶协奏曲》以及舞剧《胡桃夹子》(中国版)在澳门的首演。

如今的杨洋在各方面已显得很成熟,艺术上也开始逐渐独立。本次比赛,他没靠任何人帮忙,自己从网上下载材料,自己给评委会寄录音,自己办理出国手续以及只身前去参赛,一切都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他不仅在艺术事业上开始了独立,且在人生的旅途中也开始了独立的步伐。获奖后,国外许多知名音乐经纪人找到他,表示愿为他安排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演出,随着签约合同的不断到来,一个国际化、职业化的指挥生涯正在等待着这位新兴的指挥骄子。

景作人 中央歌剧院中提琴演奏员

上一篇:天鹅的吟唱 下一篇:乐海短波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