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黔互促 共绘帮扶新蓝图

时间:2022-06-30 01:01:19

自1996年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委、市政府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始终重视、支持对口帮扶工作,动员全市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人民的充分肯定,多名个人和集体获得部级表彰。

集中资金 突出重点

1996年起至2012年底,宁波市累计在贵州完成帮扶项目3500余个,无偿帮扶资金与物资8.68亿元(政府财政资金4.2亿元,社会捐赠资金4.48亿元)。其中帮扶黔东南州项目1847个,金额4.24亿元;帮扶黔西南州项目1343个,金额3.68亿元;社会各界还向毕节、铜仁等地捐资捐物0.76亿元。

宁波市的帮扶资金,主要帮助对口地区建设了105个新农村示范点和39个扶贫示范村,扶持发展了15个较大规模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改善了1430多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和100多所医院(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资助了6万多名大中小学贫困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培训了2万多人次的党政干部、教师、医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农业科技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3万余人次。向贵州派出挂职干部94人,接收了205名贵州干部到宁波挂职锻炼。

2013年2月,为加大对口帮扶贵州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由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6个省(直辖市)的8个城市,分别对口帮扶贵州的8个市(州),其中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援黔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谋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贵州省黔西南州工作的通知》,对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

按照全部覆盖、点面结合的原则,宁波市11个县市区和13个市级部门,以“二对一”“三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黔西南州所有的8个市县和3个新区(2014年由于黔西南州区划调整,暂缓2个新区运作,结对关系又有新调整),并新增市卫生局和旅游局与黔西南州卫生局和旅游局对口开展行业帮扶合作。

要求全市每年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不低于3000万的帮扶资金。其中市本级不低于1500万,余姚、慈溪、鄞州、北仑不低于200万,奉化、宁海、象山、海曙、江东、江北、镇海不低于100万,市级部门不低于前三年平均资金量。

正式编制完成了《2013-2015年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三年工作计划》。计划明确了工作重点,即实施美丽乡村特色示范村寨帮扶计划(重点建设9个村寨)、实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帮扶计划(重点建设6个农业产业基地),实施干部人才交流培训计划,实施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帮扶计划,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帮扶计划。

2013年7月,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到宁波市访问,两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举行了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工作。2014年6月,宁波市长卢子跃率市党政代表团赴贵州省和黔西南州考察,与黔西南州签订了2014年度两地政府对口帮扶项目协议,并进一步就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共建、互通航班、高校和职教合作、卫生和旅游结对、高层次干部交流挂职等两地全面交流合作事项达成了一致。

2013、2014这两年里,宁波市按照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帮出亮点、做出示范的思路,共在黔西南州实施对口帮扶项目149个,到位帮扶资金12034万元。其中政府资金9554万元,社会捐赠2480万元。

新阶段 新亮点

在新的扶贫协作阶段,宁波市的帮扶工作主要有以下亮点。

高层互访正常化。2014年起,两地党政代表团每年进行一次互访。2014年4月,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到宁波考察,并就园区共建、产业合作、农产品市场拓展、教育旅游交流合作等7个方面25个事项进行了商讨。2014年6月,宁波市党政代表团赴贵州省和黔西南州考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与省长陈敏尔等领导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充分肯定了宁波的对口帮扶工作。2015年6月,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赴宁波考察。高层频繁互访,大大推进了两地的合作交流。

开通宁波与兴义的直飞航线。2014年10月16日,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宁波与兴义的直飞航线正式通航。该航线设计合理,由宁波经停兴义往返丽江,每周三班,开通以来上座率一直较好,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现象。此航线的开通,将大大促进两地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为黔西南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园区共建成效显著。2014年,宁波与黔西南州确定共建兴仁县山地生态农业园。园区一期工程已于当年年底完成,路网已贯通,万亩枇杷树已遍布山岗。

黔西南州农特优产品宁波展销中心于2015年6月开业。将大大促进黔西南州农产品在宁波的销售,进而促进当地农户增收。

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针对黔西南州发展规划的调整,宁波及时调整了奉化市、宁波港集团等四个单位的结对关系,充实到晴隆县等相对欠发展县的帮扶队伍。在干部挂职上,挂职期限由一年延长到三年,选派的5名干部中2名任黔西南州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使挂职干部能在重要的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长期的对口帮扶工作中,宁波市总结出了一套日益完善的工作方法。

突出党政推动,建立对口工作机制。宁波市历界党委、政府均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每年组织一次市党政代表团出访贵州对口地区,以加强两地的沟通协调和工作推进。同时,宁波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努力找准项目,明确帮扶项目申报、审批、实施、检查验收和资金划拨、使用、监督管理程序和方式,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群众受益一个。此外,甬黔两地还通过共建培训中心,对被帮扶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3万多人次。组织3000多名村镇干部、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校长教师到宁波培训、考察,帮助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提升素质。已累计派出104名处级干部到贵州,接收220名贵州干部到宁波挂职交流。为促进全民参与扶贫,两地建立社会联动机制。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宁波连续8年开展了甬黔携手――万人助学、图书传递、温暖午餐等系列大型献爱心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的市民上万人,共计资助6万多名贵州贫困学生。

突出民生改善,资助公共事业建设。近些年,两地着力推进民族特色示范村寨建设,先后帮助建设黔东南州千户苗寨、黔西南州楼纳村、万福村等一批民族特色示范村寨,完善基础设施,整洁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楼纳村,已成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2011年5月,考察楼纳村时说:“楼纳村是我看的第一个布依族村寨,发展得很好。希望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把布依族的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使对口帮扶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另外,为改善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宁波市新建、改扩建黔西南州 1400多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改善了100多所州县乡医院的医疗设施,有效缓解了当地上学难、就医难问题。

突出产业培育,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宁波市先后资助建设麻江蓝莓基地、黎平油茶基地、兴义市七舍镇的茶叶基地、猪场坪万亩核桃基地、则戎乡冷水洞村的金银花基地、贞丰黄花梨基地等,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改善当地优势农产品种植结构,宁波市帮助引进杨梅、白枇杷、波尔山羊、长毛兔等优良农产品品种,已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兴义市万屯杨梅广受市场欢迎,晴隆县波尔山羊成为南方草地畜牧业典范,创造了扶贫开发的“晴隆模式”。为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宁波市利用主办的浙洽会、消博会、食博会等大型展会,为贵州搭建招商引资和农副产品外销平台。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到贵州投资考察。目前,宁波相关企业和个人在贵州的投资项目涉及商贸、矿产、水电、塑料化工、模具制造、物流、房地产、消防、交通、旅游、服装、酒店、灯饰、五交化等行业,总投资已超过300亿元。

十九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对流合作不仅增进了甬黔两地人民的感情,也使两地的工作得到了相互促进。在工作中,宁波市学到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增强了大局观念和发展意识;在组织发动资助困难群众、贫困孩子过程中,培育了市民的爱心,升华了宁波精神,促进了爱心宁波、文明宁波的建设;通过开展经济合作和劳务合作,更是直接推动了宁波的产业转型升级。

上一篇:革命老区换新颜 下一篇:大刀阔斧改革创新推进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