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时间:2022-06-30 12:33:44

摘要:李清照的词,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笔触出发,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细腻,给我们呈现了一位女性优雅丰盈的精神世界。本文将挑选李清照部分代表词作,从表现手法、音律语言、意向经营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李清照词作的美学特色。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境;美

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古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准则中,女性作家更是寥寥无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出现,,给中国古典文坛带来一抹美丽的风情,我们常说“诗言志,词言情”,她更是凭借她“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的独特艺术风格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比如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提到李清照“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她的“易安体”自古受到文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一、表现手法之美

李清照的词,善于使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寥寥几笔,自然流淌,天然浑成充满了悠扬的意境美。易安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环境和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她的内心世界。比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上阙:“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简单勾画了几个意象:残荷,消香,冷席,凉秋,罗裙,兰舟,大雁,亭楼。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作者一开头就用白描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彩。

在修辞手法方面,李清照还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如她在《鹧鸪天・桂花》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扬桂花“梅定妒,菊应羞”。在《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里用比喻手法夸赞梅花像人一样娇美可人“香脸半开娇旖旎”,更似一位出浴美人“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情感表达的方式含蓄委婉,曲折幽深,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声律语言之美

李清照的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她认为词是和诗完全不同的抒情文体,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词不但要像诗一样分平仄,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1]李清照的词音律婉转,最有名的就是在《声声慢》中对叠字的运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平仄格律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相间,两字一拍,先扬后抑。“寻”、“清”、“凄”、“惨”、“戚”等多齿音相连也是绝无仅有的。除此之外,“寻寻觅觅”突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孤苦无依,没有寄托,“冷冷清清”,烘托环境凄清悲凉,“凄凄惨惨戚戚”测中描写自己内心的凄冷寂寞。将环境和内心交织在一起,寄情于景,奠定了整首词哀婉悲凉的基调。还有比如《行香子・天与秋光》中“凄凄惶惶”,《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等,这些叠字的使用,情景交融,显得一气呵成,别开生面。

除了叠字的出现,李清照还擅长用口语化的语言精确表达复杂微妙的心理。比如《一剪梅》里“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短短八个字,写出了自己内心曲折的心理变化。又《声声慢》里“最难将息”,“将息”就是当时的口语,指休息调养。《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里面“夹衫乍著心情好”一个轻快好心情的易安居士跃然纸上,隔着近千年也令人读起来亲切不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口语化句子莫过于《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最后两句“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从以前最雀跃热闹的元宵节到和丈夫经常踏雪寻诗的浪漫,现在都是“无意思”、“没心情”,憔悴、倦怠的心情,心灰意冷的凄凉都在这平平淡淡的口语化句子里体现出来了。

三、意象经营之美

中国的文人最喜欢用花来比作女性,这种用花自比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达到了巅峰。对“花”的意象经营其实从易安居士笔下就有了。她几乎大部分的词作都提到花,其中有十一首专门的咏花词。跟大多数文人墨客一样,她喜爱的花大多色彩淡素,气味幽香,体现高贵的品格,主要有梅花、、桂花、荷花、海棠花梨花等。她夸赞红梅高洁之美:“红酥肯放琼苞碎”(《玉楼春》)、更说梅花:“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她很推崇陶渊明归隐山水的淡然,自勉道,“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黄菊的萧瑟更是让她见影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一个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女词人形象令人见之忘俗。她Φ墓鸹ǜ是爱到极致,她用了一整首词来赞美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桂花》),色雅香幽的桂花正是她她抱朴守拙、淡泊明志的个人形象。

除了爱花,性情中人的李清照也爱酒,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她兴致来了从“沉醉不知归路”到“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夕阳西下,一个活泼真性情的少女在荷花深处划船惊起鸥鹭的诗情画意,酒也给这个诗意的邂逅提供了可能。《渔家傲》里“共赏金尊沈绿蚁”,月亮、新酒、梅花一起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夜里赏梅图。

在词的发展史上,“易安体”的出现,促进了词的变革。杨慎在《词品》提到李清照“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2]。李清照的“闺阁词”,结合自己细腻的触角、雅致的审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独特的女性视角下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宋)李清照著,徐培均笺注:《李清照集笺注》,第267页。

[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8页。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翻译视角下汉语歇后语的韩译 下一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与国家能力成长:基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