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在管理活动提升中生成

时间:2022-06-30 10:48:54

师德在管理活动提升中生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养,立德为本。因此,师德建设工作应该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塑造一支师德优、业务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校的师德师风所追求的目标。为了增强我校教师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让教师在管理中,在培训中,在环境熏陶中,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思想境界、职业操守。

一、学校的管理哲学――真诚为本,方圆有度

在管理上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真诚”。学校的领导熟悉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状态和个性特点,会根据不同的教师的不同特点和他们商议个性化的发展,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一般教师会瞄准优秀的发展坐标,优秀教师则可望成为杰出教。因为我们的团队是优秀的,身在其中我们没有理由不优秀,也没有理由不说做教师很幸福,孩子成长一分,我们快乐一寸。方圆意指管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度”是对实施真诚的要求。

二、学校的环境建设――以人为本,厚德载物

我们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契机,将学校宣传和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中国梦,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续走雷锋路系列、风采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类,民乐展示,快乐文体系列,国学习系列,通过巧妙的设计,把学校文化精神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叙事方式。给师生以提示和激励,使师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更加浓重了。老师们审视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了思想觉悟和师德修养。

三、学校的教师培训――内化思想。行为自觉

重视教师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把主流价值观融进教师的心灵中去,县里的专家型教师到我校进行专题讲座。引导全校教师要在思想上共同进步,认清自己的角色,要做学生精神的守望者和学习的中介者。邀请少年宫的老师为教师讲解“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请镇派出所干警讲解《教师法》《青少年保护法》,同时学校引领教师不断地回顾,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培训、反思的过程中主流价值观就会内化成教师思想,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四、学校的各种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以学雷锋为契机,在一次次学雷锋的活动中,全校师生同学献出了一份份爱心,救助烧伤的男孩,义卖报纸捐助贫困学生,去社区清除积雪,去敬老院慰问,每一次爱心,老师和孩子们就收获一份快乐。每位教师都感受到爱的温馨,更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成功的喜悦。不用说教,不用管理,在活动中教师的师德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2.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召开“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学校领导及全体班主任老师参加了交流会。会上老师们分别通过举实例、讲典型,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自己在管理、育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深入探讨班主任工作方法。相互吸取好的班级管理经验,学习管理技巧,提高管理水平,使班级管理工作,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更提升了师德水平。

3.以教师节为契机,策划“感谢老师的关爱,倾听心的声音”主题活动。教师职业原动力的激发往往源于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学生成长的教育回报。我们以教师节为契机,策划“感谢老师的关爱,倾听心的声音”主题活动。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教育意义。活动构建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教育生态,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学校用心编辑了活动的所有花絮、剪影、师生感言,配上音乐,制成光盘,让老师重温并珍藏这份感动体验和温馨记忆。

4.以推荐“最美教师”为契机,发动老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寻找发掘“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校园里的阳光故事”活动。让老师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欣赏团队,让“我们以集体的方式站立”“每个人心中开出一朵花来”得到很好实现。发现和创造属于人的教育故事和教育奇迹。为了故事的整理,更为了让故事更好的感染人、影响人,安排有写作能力的教师与故事人结对子,一对一深入采访,撰写。将“故事”的主题活动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和谐校园和教师师德教育的始终,成为学校精神培育和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希望用故事传递思想,用故事感染情绪,用故事影响人。使人的教育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5.以家校共建为契机,开门办教育,实现家校共赢。让家长亲身体会课堂教学氛围,共同进行家校探讨交流,举办“开门办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初,教师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订“开门办教育”的实施方案,通过家庭走访暖心工程、系列感恩教育工程、有效课堂研讨三大活动平台,推动家校间有效互动,实现家校共赢的局面。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功能,开展“家长恳谈会”活动,深入发现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弊端;每学期都开展“学生眼中的我们”调查活动,帮助教师准确定位自我;在社会层面广泛开展“教师满意度调查”,从教学技能与道德修养等方面对教师现状进行调研。建立有效的家校连心桥,家长可以敞开心扉对教师提出期望,教师能正确面对家长的提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师德师能。

总之,学校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双层的,既教育了学生又深化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提升了教师职业境界和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的归属感和教育的成就感、幸福感,引领教师去追随教育的理想,执著于理想的教育。

作者简介:

庞海燕,职称: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巧用课堂质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