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

时间:2022-06-30 09:27:17

罗汉果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

1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试验中的3组对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杂菌及霉菌的污染,同时也有因升汞消毒过度而导致芽体的死亡的现象,其中消毒6min的污染率最高,达79%,消毒10min的芽体死亡率最高,达47%,消毒8min为最佳消毒组,其芽的污染率、死亡率及成活率分别为31%,11%和58%(表1)。可见升汞消毒时间的控制是降低污染率的有效措施之一,8min是最佳时间。

2培养基对芽诱导的影响

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芽的诱导作用不同,对各组芽诱导率的统计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当NAA的浓度过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而抑制了芽的诱导;当NAA的浓度过低时,愈伤组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芽体生长状态不佳,芽体生长慢且瘦小;当NAA为0.05mg/L时,有利于腋芽的重新诱导和生长,芽体不仅生长快而且粗壮,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愈伤组织的形成,因此培养基c为芽诱导的最佳配方。

3培养基对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继代培养10d左右可见茎段的腋芽开始形成幼芽,同时切口处膨大形成少量白色疏松的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到25d左右即可由腋芽形成数个丛生芽和嫩梢,至此可以进行下次继代培养,继代培养的最优配方选择以繁殖系数和芽体的生长状态为依据。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不定芽的增殖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继代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IBA有利于腋芽的重新诱导和生长,而当加入GA3后芽的增殖系数有明显的增大,且当IBA和GA3的比例为1∶1时(配方c),增殖系数最大,生长最快。

4培养基对根诱导的影响

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20d后生根,不同生根诱导情况统计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在1/2MS+IBA1.0生根培养基c中,根的诱导率达98%,长根最快,根系发达健壮,效果最佳;尽管NAA能有效诱导生根且根系发达,但由于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而易导致断根现象,从而影响炼苗和移栽的成活率。当在最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的组培苗根数达5~6条时,即可在无光照的条件下将瓶盖打开,适时向培养基中加少量无菌水,3d后将苗移除、洗净后移栽到营养土中培养。培养钵置于有遮荫设施的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移栽成活率达98.5%左右。

5讨论

尽管本试验的消毒效果较好,但污染率还是偏高。有研究表明,药用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共生有多种植物内生菌[12],内生菌的存在与组培污染有较大关系,例如蛇足石杉植物体内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对其灭菌比较困难[13]。陈海燕等[14-15]已从罗汉果中能分离出内生菌,因此,罗汉果外植体污染率高可能与其具有较多的内生菌有一定关系。不同激素浓度及其配比影响芽体的诱导、分化增殖及根的分化率,林荣等[6]认为MS+IBA0.5mg/L+BA1.0mg/L的培养基最适于罗汉果叶组织诱导成芽。GA3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在以往的罗汉果组织培养中尚无人报道。本实验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加入了0.1mg/L的GA3,结果芽的分化增殖中,增殖系数达8~9,与杭玲等[8]的增殖率4~8、蔡时可等[9]的增殖系数4~6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说明本实验在以往罗汉果继代培养基基础上,适量配合使用GA3能有效促进新芽的分化增殖和加快其生长,在繁殖速度这一层面上有了新的突破。在生根诱导中添加IBA1.0mg/L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培养20d几乎所有的无菌苗生根情况均能达到移栽要求,这与蔡时可[9]等的生根周期30d左右相比,能有效缩短培养周期,而且此配方能有效克服添加NAA后出现愈伤组织大而脱根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本试验研究了罗汉果组培苗生产的高效快繁,可为提高工厂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体系。

作者:谭秀梅 王晓英 田启建 夏勉 刘世彪 单位: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国家作物分子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一篇:辣椒的嫁接及栽培技术初探 下一篇:木棉DNA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