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上丝绸之路走到大唐的“外商”

时间:2022-06-30 06:34:06

从陆上丝绸之路走到大唐的“外商”

我国唐代全盛时期,京城长安人口上百万,而同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号称繁华,人口仅80万,长安作为当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毫无争议。《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而从陆上丝绸之路到大唐的商人占了很大比率,《新唐书》中说:“唐兴,(西域诸国)以次修贡,盖百余,皆冒万里而至。”

来自丝绸之路的商人在长安开了很多商铺,从中亚运来的金银器具和玉石制作的器皿成了宫廷和朝廷贵族的喜爱之物,他们不惜花绝大价钱购买,上行下效,乃至于民间富人也对西域货很热衷,市场一大,更加刺激了西域商人到富庶的大唐来赚取高额利润的热情。在唐代鼎盛的开元年间,在长安定居的外国人(实际上多数都是商人)有突厥人、回鹘人、吐火罗人、粟特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此外,流动外商更是无法统计,当时政府为了有效管理这些外商,专设了一个政府机构叫做“萨宝府”――其字面意思是“商队首领”,系外来语的英译――可见,当时长安的外商之多。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首描写当时长安市面的诗:“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说的是一富二代先是逛了奢侈品市场,逛腻了后,又去了有异国情调的胡姬酒店喝酒划拳、寻欢取乐,这两处在当时都是外商做生意的地方,是富贵公子常去之处。

众多史料显示,在大唐诸多西域外商中,波斯商人的影响力不小,长安城开有波斯邸、波斯酒店、波斯金店等,波斯商人也遍布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根据阿拉伯历史记载,庞勋作乱时,“在广州做生意的波斯、阿拉伯等外国人被杀死者有12万―20万人之众”(钱穆讲授《中国经济史》),由此来看,当时波斯商人,还有阿拉伯商人在唐帝国的人数是相当多的。

而且波斯商人与华夏民族也有了融合,他们长期定居唐帝国,甚至娶了中国妻子。最著名的如晚唐诗人李和他的妹妹李舜弦就是贩卖香药的波斯商人的后代。

其实,从丝绸之路走向大唐的外商中,粟特商人的势力也是相当之强。

据学者考证,从公元前2世纪到唐朝末期(约公元10世纪),“粟特商人在丝绸之路贸易中占支配地位。”粟特人的家乡马拉坎达,即现在的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丝绸之路的西北方。公元前327年,粟特人被亚历山大的军队攻打之后,从此军事力量再也没有得到恢复,但是,他们很快以商人的身份在中亚闻名遐迩,活跃于丝绸之路,并且走向了繁盛的大唐。我国古代和田人称呼这些粟特商人为“苏利”,久而久之,他们把所有的商人都称为“苏利”,可见当时粟特商人的影响确实大。

粟特人的长相是“瘦长脸、高鼻梁、深眼窝和长着浓密胡须”。

唐朝僧人玄奘在公元7世纪到达粟特人的都城马拉坎达时,发现,他们居住得十分狭窄,但是,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异方宝货,多聚此国”。粟特人的小孩在5岁起就读书写字,学做生意,到了12岁就被送到邻近的国家做生意。据说,葡萄和苜蓿就是粟特人输入到中国的,他们还将西方的奢侈品,如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器和玻璃器皿、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地中海的珊瑚、罗马的紫色羊毛布等运进中国销售,再将中国的丝绸运销至中亚地区,乃至于罗马,粟特商人还以善于鉴宝著称,他们还仿制中国铜钱,使用中国纸张。

在7世纪时,很多粟特商人在中国经商,并且取了中国名字,据说当时的很多粟特人改姓“安”。8世纪中期,粟特人在我国敦煌附近站稳了脚跟,因其擅长做生意而积聚了大量财富,成为当地很有影响力的群体。

唐代的凉州和洛阳,有粟特人建的琐罗亚斯德教寺庙。在敦煌佛寺藏经洞和吐鲁番的摩尼教经书中就有粟特语的,据考证大部分成书的时间可能在公元8世纪或9世纪的唐朝。

还有西方史料考证,唐玄宗的杨贵妃不仅青睐中亚地区的时尚,而且还钟情于中亚地区的男子,其证据之一,就是她对肥硕的安禄山的垂青(据记载,安禄山体重300多斤)。这俩人苟且之“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并且还或多或少左右了历史的走向。而这个安禄山就是丝绸之路上有名的粟特商人的后代。

安禄山的祖先是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之人是没有疑问的。据《新唐书》介绍:“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由此深究,西域之人姓康的,几乎都是来自当时西域“昭武九姓”。 而昭武九姓是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中古东伊朗语的古老民族人来到中原或其后裔10多个小国的的泛称。他们善商贾,和中国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人、石国人为主。而安禄山“本姓康”。

再说安禄山的妈妈阿史德,在丝绸之路沿线商路上以行巫术为职业,接触的来往商人当不可计数,她也弄不清到底是跟哪一位匆匆过客是孩子的亲身父亲,于是就自己编了个神话,说是她祈祷“轧荦山”感动了山神,让他怀孕了,这个孩子后来辗转改名为“安禄山”。

安禄山虽然算是位武人,但他身上的商业色彩却很浓:首先,他的祖先是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其次,从其出生地来看,他的“隐形爸爸”是商人身份的可能性很大;再者,安禄山“通六蕃语”,干的第一份工作是“互市郎”,即外商与唐朝人做生意的中间介绍人,实际上也可算是商人;更重要的是,安禄山的做大做“强”,得到“外商”朋友们的鼎立支持和巨额资金,史上说“(安禄山)潜遣贾胡行诸道,岁输财百万”。可见,历史上的安禄山与西域胡商关系密切。

同时,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绝高地位的“诗仙”李白,虽然对于他的出生地还有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和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之争,但是其祖先来自丝绸之路的中亚地区则无疑。

总之,唐朝时,粟特商人、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等西域外商来华做生意,为自身赚取财富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特产购销到了中亚,以至于更远的欧洲,对唐朝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亚文化和唐朝文化的交流。并且,在“开元盛时,税西域商胡以供四镇,出北道者纳赋轮台”,即唐朝政府在丝绸之路上收商业税作为驻军的军费,以此巩固边防。

从陆上丝绸之路走来的西域“外商”在民间也赫赫有名,如《太平广记》等唐人小说中也多有体现,历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上一篇:论阐释、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 下一篇:激励机制视角下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