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与热

时间:2022-06-30 06:20:45

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与热

只有通过深度且综合性的研判,增加全局把控能力,掌握事态发展本质,抓住应对危机的关键不放,才不会走弯路,防止在应对过程中再生变数。

2011年以来,中国网络舆情服务领域构成了以软件开发商、媒体、政府以及科研机构等为代表的多元格局,基本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具体来说,诸如各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这些舆情服务对象,他们开始购买舆情监测软件,接受一些较为专业的舆情分析服务,以此形成内含预警、监测、分析、报告、等要素在内的网络舆情应对模式。国内市场对于网络舆情服务的需求仍在日益扩大,这条产业链如燃烧着的荆棘,渐渐向纵深蔓延。

然而在这一行业如火如荼的背后,无论是各地政府部门,还是一些注重网络品牌形象的大型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热失衡”。在某种意义上,如何有效化解这一舆情研判领域内的失衡现象,无疑是网络舆情应对模式顺利实现升级,以适应当今舆情传播路径渐趋复杂化的关键。

何谓“冷”与“热”

当今网络新媒体应用日益深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不仅仅要正确认识到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性,更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到网络舆情的科学运用中来,把形成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测与研判机制和确保网络舆情安全作为推进网络问政工作的第一要务。

纵观各地政府部门的舆情研判实践,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流行的趋势”:这些政府机构纷纷与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商合作,引进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节省了大量人力,摆脱了以“人海浏览法”为主的传统模式,向实现“黄金四小时”法则靠近,及时充分、全面准确地收集各类舆情信息,迅速形成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或简报。另外,面对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与舆论传播的畸形多变,政府部门也与一些网络舆情研究性机构接触,参与相关的舆情应对培训班,试图全方位地掌握提炼舆情信息的策略方法,提升舆情应对水平。

应该说,围绕着网络舆论热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等而展开的舆情研判,无论是改进硬件设施,还是通过学习提升应对技巧、规避应对误区,这些都是相当必要的,而且是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研判体系的重点。市场上各舆情服务主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将大量资本聚合投入这一产业。在此,为理清网络舆情研判脉络,不妨将这些舆论场上各方位的投入、博弈都归为网络舆情研判中的“热表现”。

那么,所谓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则是“反思性研判”、“事后研究”,从舆情事件的生发根源或本质上进行专题性或综合性研究等。网络舆情研判的“本地化”策略即是其中一种。实际上,通过这种“冷”性研判可以更为清晰地识别社会的各种变化,反映深度的社情民意,从根源上了解民众利益诉求或社会不公现象的形成过程,及时发现隐藏着的社会矛盾,以寻找到最为有效的化解之策。这也是舆情分析的题中应有之义。

具体而言,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主要体现在,各地党政部门或企业单位平安无事时,从易引发社会舆论危机的话题入手,进行系统性研究。也就是说,将这些引发网络或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源头,以不同标准进行重点分类,如按社会热点可分为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医疗教育问题、房价问题、金融投资问题、三农问题等。每一类形成综合性数据库矩阵,包括问题或事件的历史根源、发展过程、信息对比、媒体传播路径等。在占有这一社会问题所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研究或透视,并做出合乎事态发展逻辑且基本准确的预测。

“冷热”失衡

对于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研判,“冷”与“热”都不可缺位,否则既不能有效应对舆论危机,化解社会压力,更会造成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内乱象丛生。当前网络舆情研判中,过于重视“热”而淡化“冷”。这种“冷热失衡”是当前网络舆情研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仅仅依靠漫天散网式舆情巡视,实际上这未必真正能有效且快速地发现、提取最有价值的舆情信息。更有甚者,编排不合理的舆情简报或过于报喜不报忧,而让决策者信息认知失真,这又何以有效合理地舆论引导?

舆情应对之“热”的背后却是积重难返。日常的舆情信息渠道严重堵塞,事后深度研判的机制远未形成,这些舆情研判的“冷操作”继续被淡化。

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热失衡”,即表现在即时研判与深度研判的脱节,过于注重机械化监测,却完全忽视无“功利”可言的纵深研究。

“冷热”辩证法

如果这种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热失衡”再不改观,各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公关无疑会继续深陷于这一不可逾越的困境。为规避或改观“冷热失衡”,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网络舆情研判中“冷”与“热”的辩证关系,即以“即时研判”为绝对主导和以“深度研判”为主要支撑的两种舆情应对模式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处理“冷”与“热”的关系,一方面网络舆情研判不能不“热”,必须大力投入,全面提升舆论危机处理技能,以适应信息量之大、涉及面之广、传播之迅疾等为特征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在“黄金四小时”甚至“黄金两小时”内“先声夺人”,第一时间扼杀引发舆论危机的“苗头”,实现“灭火”功能。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冷”,惟有冷静时思考才有立足全局的底气,从而针对性地化解相关舆情事件。因为日常监测分析,通常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领域的一些基本常识进行。依此路径推进,自然会得出一套舆情应对策略。先不管这些技术层面上的努力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而要在消除舆论负面因素的同时转害为利,“借鸡生蛋”扩大正面影响,这须依赖舆情工作者或分析师对相关事件的深度分析能力。这就要求舆情工作者或舆情分析师在舆论危机出现前后,对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全面准确地掌握事件演变的内在路径。

因为只有通过深度且综合性研判,增加全局把控能力,掌握事态发展本质,抓住应对危机的关键不放,才不会走弯路或以免在应对过程中再生变数。一些地方政府在未出现舆论危机时,无视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对接融合,无视官方网站上的民意诉求且平台处于瘫痪状态,而一旦舆论危机袭来,就手忙脚忙应对失当,甚至进一步激化网民情绪。

事实上,辨证认识与对待舆情研判中的“冷”与“热”,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或舆论危机突发性背后的必然因素。一言概之,只有“冷热有度”,或掌握即时研判与深度研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作为一条重要的舆情工作准则,才能真正地形成有效且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体系。

王小杨

红网舆情研究员

上一篇:手机电视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下一篇:网络舆情下的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