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时间:2022-06-30 04:12:39

通胀预期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摘要:通货膨胀预期是指社会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方向以及程度进行的事先估计。通胀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直接进行测量。因此,本文主要在公众通胀预期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和测量的方式,分析通胀预期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而后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通胀预期;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一、通货膨胀预期指标的选择与计算

央行为了更好地把握公众对未来物价水平的预期,向全国各地进行问卷调查。如问卷的问题是“预计在未来半年内的物价水平将比现在如何”,其选择的答案包括“快速上升;基本稳定;略有所下降或上升;基本不变;下降”。依据调查的结果来制定未来半年的预期指数。央行制定的未来物价预期指数通常反映了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但是这个预期指数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描述,为了更好地对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可以将预期的指数进行量化。

而对于通货膨胀预期指数的测算则主要包括概率法和差额的测算方法两种。差额的计算方法的公式就是W1=R1-F1,其中W1表示净差额,F1表示估计下一季度价格水平将会出现的人数比,R1表示估计下一季度价格水平上涨的人数百分比。而概率法就是指,假定公众对未来物价的预期符合某一种概率的分布,则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分析概率的参数。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指标选择和处理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稳定物价、保障就业、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现阶段在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判断依据。

1.稳定物价。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能够买到的商品数量。通常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商品的物价指数。在目前国际社会中,各国政府都采用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2.促进经济的增长。促进经济的增长是我国货币的最终目标,一般可以通过用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表现通货膨胀预期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通常,用GDP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而用CPI来表示真实的通货膨胀率。

三、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1.控制物价上涨的趋势以及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有效地管理。首先,对于货币的供应,央行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减少货币乘数以及基础货币的供应,从而降低货币供应的速度。因此,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应当灵活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好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控制好信贷的总量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地将资金引入到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中去,调整经济结构;落实好货币政策,最大限度地实现货币政策对金融的促进作用。其次,对于货币的需求,央行要进一步提高利率,特别是要适时地提高长期贷款的利率,减少因需求大于供应所产生的贷款长期化和存款活期化的现象出现。最后,在稳定经济的同时,要防止国外大量货币流入对我国物价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就需要严格控制国外游资的流入,防止国际的大量的资本对我国物价的炒作,从而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2.大力实施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率的市场化有利于拓展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其主要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强化市场利率的检测作用,加强对利率风险的引导,构建一套完整的利率风险报告制度,从而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二是逐步完善利率体系,通过及时地把握市场信息,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三是净化应用环境,强化利率市场化的引导作用,不断改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3.政府应当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力。努力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对货币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是做出货币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有效地避免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误差的重要保障。二是强化对短期货币政策操作的引导。央行需要注重货币政策的指导作用,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自主性。三是实现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精准化。为了适应宏观调控的需求,就需要大力延伸和拓展货币政策的市场功能,逐步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提高货币政策工具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化操作。四是及时公正透明地宏观经济信息。依靠信息平台技术,提高央行的信息素质,逐步增强央行能够准确、及时、科学的处理数据信息和披露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央行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的对等性,从而不断提高央行政策的实效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央行将通胀预期引入到货币政策的制定中是宏观调控的必然。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地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仍需要未来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彭方平,胡新明.通胀预期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J].中国管理科学,2012.

[2]柳婧.通胀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3]张建平.通胀预期形成机理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

作者简介:张 培(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河北省辛集市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职工。

上一篇:浅谈歌曲中的形体语言 下一篇:城市综合承载力文献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