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新产品推广

时间:2022-06-30 03:09:22

诊断新产品推广

产品常新,企业常青。新产品是企业的未来,这道理已经不用再费口舌解释了,但当我们看到总部样品陈列架上产品那么丰富,而市场却在为产品青黄不接发愁时,就知道专家所说的“80%的新产品推广是失败的”并非空穴来风。

谁在给新产品“判死刑”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过程中遭遇“层层否决”。

诊断:很多新产品还没有与消费者见面,就已经“死定”了。给新产品“判死刑”的不是消费者,而是销售部门的人员。

销售部门的“权力”越大,新产品推广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对那些只有销售部而没有市场部的企业而言,新产品推广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销售部门权力越大,对新产品“拥有”否决权的人就越多。营销老总同意推广了,销售经理可能不同意;销售经理同意了,区域经理可能不同意;区域经理同意了,业务员可能不同意;业务员同意了,经销商可能不同意;经销商同意了,二批可能不同意――这就是新产品推广过程中的“层层否决”现象。

“层层否决”现象的可怕不在于销售部门以部门的名义否决,而在于几乎人人都拥有实质上的否决权。这种否决可能表现为拒绝推广,也可能表现为“软抵抗”。

本土企业的业务员、主管、经销商通常是按片区划分,每个人都扮演着片区“诸侯”的角色。片区诸侯的权力很大,他们是片区的“决策者”,他们直接对销量负责,一句“不符合本区域特点”就足够否决新产品在本区域的推广。

新产品“层层否决”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完美批判”的过程,即“鸡蛋里挑骨头”,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挑毛病”。没有哪个新产品是完美的,挑毛病的人越多,新产品在投放市场前就被“判死刑”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我们认为,新产品推广的最大障碍可能不是“不符合市场需要”,而是“不符合销售部门和经销商的需要”,在推广新产品时,销售部门人人都扮演着消费者代言人的角色,这非常可怕!

新产品推广当然要征求销售部门的意见,但鉴于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层层否决”的现实,为了提高新产品推广的成功率,我们建议企业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新产品尽可能绕过通路环节,直铺终端。这样做能避免通路环节(经销商、二批等)的层层否决。因为经销商经常因为与厂家在价格、政策方面讨价还价时不满意,以新产品不符合市场需要为借口“否决”新产品,直供终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产品直供成功,就可以“挟消费者以令业务员和经销商”。

第二,在大面积推广新产品之前,选择典型市场做试验性推广。实践证明,“事实”比“道理”更重要、更有说服力,“样板市场”的说服力超过营销理论。当典型市场成功后,就可以“挟成功的事实以令业务员和经销商”。

新产品推广,不单纯是营销问题,有时也是“公司政治”问题。

第三,吸取跨国公司的经验。跨国公司的市场部极其强势,销售部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新产品推广决策,但主要是扮演“执行者”的角色。一旦公司决定推广新产品,销售部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

让新产品“生逢其时”

典型现象:老产品卖不动了,再推广新产品。

诊断:很多本土营销人骨子里有“百年产品”的梦想,恨不得把自己的产品变成像可口可乐那样的“百年产品”,殊不知可口可乐只是一个不可模仿的“例外”。

这种想法的具体表现,就是尽可能让产品“多卖一段时间”。因此,当销量下滑时,他们本能的想法是“挽救老产品”而不是推广新产品。在促销政策的推动下,老产品销量的提升是“回光返照”,但这经常被业务员当做“返老还童”,只有等老产品实在无法挽救了,业务员和经销商才会下决心推广新产品。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我们曾经以“传宗接代”比喻:一个人要想传宗接代,一定不能等到快死的时候才去生孩子,一定要在二三十岁年轻力壮时生孩子,在退休之时抱孙子,这样才能生生不息。

推广新产品也是如此。新产品推广需要老产品“带动”,一定要在老产品还畅销之时,就及时推广新产品。当老产品走下坡路时,新产品就可以及时替代老产品,这样就没有必要通过强力政策“挽救”老产品了。

一家白酒企业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他们提出了一个错误的操作模式:新产品上市要慢半拍,让老产品多销一段时间。结果在老产品卖不动时,新产品也推不动了。

白酒企业出现的特有现象“一二年喝倒一个牌子”,多是因为新产品推广不及时,“一二年喝倒一个品种”后,新产品跟不上,结果成了“一二年喝倒一个牌子”。我们认为,“一二年喝倒一个品种”是正常现象,“一二年喝倒一个牌子”是不正常现象。从正常现象变为不正常现象,根源就在于新产品推广的时机没掌握好。

典型现象:新产品上市时机失当,产生信心危机。

案例1:一家食品企业在旺季已经到来的12月份上市一种新产品,赶上旺季结尾,没有多大的销量,紧接着就赶上春节后长达半年的淡季,又没有销量。等到第二个旺季到来时,通路因为对已经半老不新的产品没有信心,都不愿经销,一个很好的产品就这样“夭折”了。

案例2:另一家食品企业在5月初上市一个新产品,赶上北方农村“收麦旺季”,借着旺季产品畅销的影响,铺货率较高,新产品初步立住了脚。通过政策影响熬过淡季后,很快又迎来了中秋旺季,由于销量较大,新产品彻底立住了脚。没过几个月,又赶上春节旺季,新产品成为畅销产品。

诊断:淡季推广新产品可以成功,旺季推广新产品也可以成功,但在旺季的结尾推广新产品很难成功。因此,推广新产品必须掌握时机。

新产品推广,很重要的是一个“推”字。推动新产品的影响有三种:一是政策推动,比如促销;二是人员推动,比如强力铺货;三是季节推动。当这三种推动力量合为一体时,新产品推广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很多企业选择旺季到来之前推广新产品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淡季推广新产品,季节就会成为“反推力”,怎样才能成功呢?淡季推广新产品必须特别注意一点:一定不能全面推广,只能重点推广。因为重点终端在淡季也有较大销量,而普通终端在淡季老产品都卖不动,怎会有能力推广新产品?同时,由于重点终端起着引导消费的作用,可以利用重点终端在淡季培育消费群。由于有重点终端的引导,当旺季到来时,产品全面铺向普通终端就能够很快动销。

新产品推广,信心是关键。再好的产品,只要卖不动,大家一定会对产品、政策、营销模式产生怀疑。旺季推广,信心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淡季推广,只有重点终端能够带来信心,新产品在淡季都能够进入重点终端,这会给普通终端和厂家信心。所

以,新产品上市的时机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信心问题。

在旺季快结束时推广新产品,就很容易遭遇信心危机。新产品虽然很容易在旺季铺货,但稳定的消费群体没有形成。当淡季到来时,新产品在普通终端销量急剧下降,甚至退出终端,会让整个市场形成悲观氛围。在下一个旺季到来时,经销商和终端已不愿意再销售这个曾经走过下坡路的产品。

“节奏”也是力量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节奏失当。

案例:一家县级白酒经销商由于所经销的两个主导品种老化,就说服厂家提供了一个升级型新产品。新产品5月份到货后,经销商夫妻在操作模式上发生了矛盾:丈夫的计划是先只铺酒店终端,等到8月底再走通路铺商店。妻子认为,现在就有人上门提货,不卖白不卖,卖一瓶算一瓶,主张全面铺开。

诊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新产品推广也是如此。

该经销商推广的老品牌新品种,在淡季全面铺货也可能成功,但淡季铺货率越高,新产品老化的速度可能越快。因此,我们强烈支持其丈夫提出的有“节奏”的新产品推广模式。

县级市场白酒终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酒店(饭店),另一类是商店(卖场)。这两类终端遵循不同的销售模式。酒店是白酒的大终端,加价率较高,愿意推新产品,可以实现终端直供;商店是小终端,加价率较低,愿意卖老产品。

当新产品同时铺向酒店和商店时,就会产生两个不同的零售价格。酒店之所以愿意推新产品,正是因为新产品价格高。如果新产品同时铺向商店,就会把终端价格拉下来,酒店就不愿意推广。没有终端愿意推广,新产品就会夭折。

按照其丈夫的计划,淡季只铺酒店,酒店由于有利可图,一定会极力推荐,从而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在8月底白酒旺季到来之前,全面铺向通路。由于前期的引导,再加上价格下降,销量会急剧上升。

从上述案例,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老产品是因为忠诚的消费者愿意“买”而畅销,新产品必须有人愿意“卖”才可能畅销。

因此,新产品推广,关键是创造让终端愿意“卖”的理由。终端愿意“费力”推新产品的理由很简单:更高的利润。除非有强力市场拉动,新产品只有给通路和终端创造更高的利润,才有可能畅销。

在新产品推广时,应该仔细分析一下终端,把那些既能“引导”消费,又能够在初期“把握”价格的终端找出来。在推广新产品时,把握好推广节奏,不能只追求铺货率,还要追求“推荐率”。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犯了“铺货率崇拜症”,把铺货率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结果造成下列现象:货铺得到处都是,就是不动销。

把握新产品推广的节奏,就是要在初期把“推荐率”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先给那些愿意“推荐”新产品的企业铺货,这样的铺货才是有质量的铺货率。

终端的推荐一定建立在利润基础之上,因此,把握新产品推广节奏,实质也就是把握价格变化的节奏。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存在“现象”,希望集中所有政策、力量,一举成功。

诊断:企业也许可以集中所有政策、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货铺下去,毕竟这些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范畴,但却难以在短期内让目标消费者接受产品,因为这属于企业只能施加“影响”而无法“控制”的范畴。

正因为新产品推广过程中的现象,经常出现新产品“推广过度”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不计代价”、“发疯式”推广新产品的现象,这种推广只能让竞品“恐慌”,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因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过度的新产品推广通常只是让更多的货压在通路而已。对于有时效的产品,比如食品,新产品过多地压在通路,通常会把经销商“撑死”。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比喻,推广新产品如同推墙,当用一根木杠推墙时,不要寄希望使出吃奶的劲一次推倒。有经验的人通常先推一下,然后回一下,如此四五次,就能很容易把墙推倒。

推广新产品也是如此。以推广政策为例,千万不要一次把推广政策释放完,否则,通路一定会一次性消化掉。我们主张推广政策至少要分3批释放,每释放一次政策,推动新产品前进一步。

推广新产品时一定要记住:最大的力量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

“高开低走”是门艺术

典型现象:对新产品不正确的期待。

案例:一家食品经销商的销售额从最高峰时的5000万元/年下滑到2000万元/年。诊断结论是产品老化,要推新产品。但让经销商苦恼的是,他花了很大的代价推广过很多新产品,却总是不成功。他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市场不认新产品。

诊断:我们到这个经销商处考察后,首先否定了经销商提出的“这个市场不认新产品”的结论,因为这是一个移民城市,消费比较前卫,对新产品接受速度比较快。

经过详细调研,我们才发现经销商对新产品错误的期待是屡次推广失败的主要原因。经销商的观点是新产品自然应该“质量更好一点,包装更美一点,价格更低一点,促销更大一点”。其实,这是一个貌似合理却极不可行的想法。

经销商最大的错误在于“价格更低一点”,同时又对质量、价格、促销提出更高的要求。经销商所犯的错误也是一个大众认知错误:新产品越便宜越好卖。

消费者想买便宜产品吗?不是,消费者只是想卖“占便宜”的产品。当消费者提出能不能便宜一点时,你可以把“成交价”降下来,因为那可以让消费者“占便宜”,但是千万不要把“标签价”降下来,因为那将使产品“不值钱”。

老百姓讲“一分价钱一分货”,不是“一分货一分价钱”。新产品的价格不是用来销售的,而是用于给产品“定位”的,新产品值不值钱,很大程度是由价格决定的。当给优质新产品标低价时,即使优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也已经不值钱。

正因为如此,新产品定价通常遵循“高开低走”的原则。“高开”是为了给新产品定位,“低走”是为了让消费者“占便宜”。

还有一些业务员和经销商认为政策是厂家给的,这个认识不正确,政策应该是产品的价格创造的。只有更高的价格,才有更好的政策。当新产品价格“高开低走”时,就给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政策,给了新产品更大的推力。

我们的市场观察结论是:在产业集中化之前,市场上价格最低的商品,通常是卖得最差的商品。极少有哪个品牌能靠最低价打开市场。当然,像格兰仕那样打出品牌后再打价格战,另当别论。

“瞄准目标”才能成功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目的不明确,错把成功当失败。

诊断:什么叫成功?达到目标就叫成功吗?

新产品上市的目标是什么?这

还用问,扩大销量呗!

是的,业务员和经销商似乎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不断扩大销量,恨不得每个新产品都能上量、成为主导产品。

这样的简单思维可能产生一个问题:错把已经成功的新产品推广当做失败。

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的目标确实比较单一,可以通过不断扩大销量提升利润,那是一个被称作“规模经济”的时代。过剩经济已经迫使一些行业进入了“规模不经济”时代,产品销量越大,利润越低,因为它是竞争对手的“靶子”,当所有竞品都有针对性地出政策时,主导产品就将逐步进入“无利润区”。

现在,如果想让一个产品既能产生销量,又能产生利润,还能抵御竞品的攻击,那一定会陷入“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困境。

在此情况下,新产品推广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

有的新产品推广是为抵抗竞争对手新产品的攻击,因为用老产品与对手的新产品竞争,“成功也是失败”,而用新产品与对手竞争,“失败也是成功”。因此,当新产品成功抑制竞品时,退出市场也是成功。

当新产品作为“小批量产品群”的一部分用于产生利润时,“销量的增加可能意味着失败”。此时,利润最大化是其目标,销量最大化不再作为基本目标。

市场环境已经变了,在推广新产品前最好搞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否则,错把成功当失败,那可就冤大了。

别拿“执行力”当替罪羊

典型现象:“天衣无缝”的新产品推广方案,到一线“漏洞百出”。

案例:一家食品企业在推广新产品前,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老总亲自主持召开新产品推广会,并专门制订了一份《新产品上市执行手册》。当新产品推广会议结束时,面对一个似乎“天衣无缝”的新产品推广计划,所有人员都松了一口气。10天后,市场部经理专程到目标市场走访,发现原来天衣无缝的新产品推广计划竟被执行得漏洞百出。市场部经理发现,参会的区域营销主管根本没有把会议精神传达给业务员,更谈不上传达给经销商,只是通过电话向经销商传达了这样一个简单信息:厂里又推出一个新产品,价格是××。会议精神、《新产品上市执行手册》全部被区域主管们“贪污”了。

诊断:传统的新产品推广,通常由技术人员拿出几个样品,然后由业务员或经销商“挑选”。被挑中的产品,在进货时“捎带”一点点,在市场上试试看,如果被接受就大批量进货。这种推广方式当然成功率极低,而且由于成功率较低,业务员和经销商已经害怕推新产品了。这次新产品推广,尽管厂方下了很大力气,整个营销队伍仍然没有信心,仍然当做一次传统的新产品推广在做。

该企业的市场范围虽然不大,但营销管理层次却不少。销售经理――省级经理――大区经理――小区经理――业务员,这么多的管理层次,很难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关键时刻只有越级指挥和越级请示,结果造成中层管理能力弱化。本次新产品推广会只让小区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参加,结果会议精神没有传达下去,基层执行人员和经销商对会议精神不了解。

中国市场广阔,因而企业的管理层次普遍较多,而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渗透力却普遍只有1.5级,这是本土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于已经程序化的“例常”问题,可以通过管理层次层层传达。、对于重要的信息,如重要新产品的推广,可以集中所有人员集中传达,或者以书面形式传达,避免层层传达过程中的失真。

第二,采取跨国公司经常采用的专业方法,由市场部拿着详细的推广方案到一线“路演”,并督导方案执行。

我们认为,总部策划“天衣无缝”,一线推广“漏洞百出”,这不是基层人员的“执行力”不够,而是管理的“渗透力”不足。执行力不过是无能管理者推卸管理责任的借口罢了。

别总是把责任推给研发部门

典型现象:研发部门总是新产品推广失败的替罪羊。

诊断:销售部门和研发部门经常闹矛盾,产品卖不动,销售部门只要一句“产品不符合市场要求”就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当研发部门问销售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产品时,销售部门通常只能以“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这样对产品开发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话搪塞。

完整的新产品开发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产品“概念形成”;二是新产品“技术成形”。第一项内容应该由销售部门完成,因为业务员长期浸淫于市场,在新产品开发上应该是消费者需求的“代言人”。研发部门的责任应该是把销售部门提出的“新产品概念”通过技术手段予以实现。这才是新产品研发的完整流程。说新产品开发与业务员无关是在推卸责任。

埋头于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其性格总体上比业务员内向,即使亲自下市场调研,通常也无法像业务员一样善于沟通,因此,新产品开发一定要与销售部门结合,这样才能保证产品是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同时也避免以不断“试错”的方式推广新产品。

现在,一些经销商一听到推广新产品就紧张、害怕。“试错”式的新产品推广面临两难境地:不投入吧,推广成功不了;投入吧,又害怕白投入。

新产品为什么“怀才不遇”

典型现象:被专家称道的新产品经常“怀才不遇”,而不像新产品的新产品却大行其道。

诊断:“新瓶装旧酒”和“旧瓶装新酒”哪个更接近新产品概念的本质?“新瓶装旧酒”曾经是个贬义词,但现在更受营销人青睐。

家电行业注定要备受煎熬,因为家电行业这么多年始终在向消费者传递这样的概念:××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正因为家电的技术突破很艰难,家电业已被一些人称为“夕阳产业”。

手机行业就要幸运得多。手机行业的形成要归功于摩托罗拉的技术突破,手机行业的繁荣则要归功于诺基亚对手机行业的重新界定。在摩托罗拉眼里,没有技术突破不算什么新产品;在诺基亚眼里,给消费者新感觉就是新产品。因此,一个新外观、一个新铃声、一个新颜色都足以成为新产品。

当我们合不得扔掉家里那台老掉牙的彩电时,有人在一年内已经换了好几部手机。其实,手机换来换去,使用的还是那几个有限自的功能。但消费者从购买手机中获得了满足感。

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可能要让那些抱着传统新产品观的人大跌眼镜了。这也提醒我们要重新理解新产品的概念。

传统上,新产品的定义是技术导向的,我们把新产品定义为具有新功能、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利益的产品。现在,我们还要给新产品定义一个消费者导向:“只要消费者看起来像新产品,就是新产品。”无论新产品具备多少技术含量或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的利益,如果消费者不认同,就只能“怀才不遇”,只有被消费者识别,即让消费者看起来像新产品,才有意义。

其实,新产品是否真的有实质性的变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消费者看起来像是新产品。这并不是“忽悠”消费者。在基本功能得到满足后,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功能已经成为新产品开发的主流。因此,新产品开发更多是由创意达成的,而不是技术突破的结果。在汽车、手机领域,新产品主要表现为工业设计;在食品领域,新产品更多地表现为包装设计的变化和口味、规格的变化。这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反而值得彰显和推广。(下期请看《诊断营销腐败》)

上一篇:第三只眼看国美 下一篇:没有模式做不大,固守模式做不长